APP下载

平坝:蹄疾步稳加快发展

2019-07-23王明领

当代贵州 2019年21期
关键词:攻坚农村发展

文_王明领

2018年以来,平坝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脱贫攻坚取得根本性胜利。

2018年以来,平坝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脱贫攻坚取得了根本性胜利。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事业和谐稳定、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加快崛起的步伐蹄疾步稳。

大跨步 大发展

2018年,平坝区面对困境逐浪前行,始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向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脱贫攻坚取得根本性胜利。投入66.73亿元,全力打好“四场硬仗”,扎实抓好“五个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和“冬季充电”。建成通组路494公里,修复破损路面641公里,硬化联户路和庭院190万平方米;大力发展蔬菜、优质稻、食用菌等扶贫产业,带动11.7万人增收;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73处,解决15.6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86户。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成功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1.23%。

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98亿元,同比增长9.7%;财政总收入23.14亿元,同比增长15.97%。

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调减玉米等低效农作物6.84万亩。建成蔬菜基地10万亩、优质稻基地10万亩。建成食用菌大棚600余个,年产菌棒2100万棒。新增无公害产地认定3.29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6个、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实施“千企改造”项目35个,培育“万企融合”示范企业15家、标杆项目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8.6%。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完成营造林2.68万亩,落实天然林管护25.51万亩。划定生态红线138.08平方公里,全面落实三级“河长”制,综合治理城区河道5.95公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9.7%,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52%。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城镇新增就业9428人,成功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和9.9%,城市和农村低保分别增长6%和9%。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发展,区乡两级远程医疗实现互联互通,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新跨越 新篇章

面对2019年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任务,平坝区干部群众勠力同心,蓄势而发。

增强发展后劲。抓好项目谋划、储备以及增强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力度,确保项目库资金规模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争取中央和省级预算内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途径,力争引进产业类项目30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10个以上。进一步加强政银企沟通对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探索新型政银合作机制,破解瓶颈促保障。

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以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以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为方向,以蔬菜、大米、茶叶、中药材和生态畜牧业为主导,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千企改造”,助力企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加快推进黎阳国际技改扩能等项目建设,全力盘活“三线企业”资产,积极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园区发展。深入推进“万企融合”,加快慧聪建筑装备器材产业园建设,支持华讯科技、灏瑞科技加快发展,积极抓好数字经济试点工作。

平坝区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杨国民 / 摄)

加快服务业发展。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比上年增长28%以上,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33%以上。继续开展A级景区创建,完善景区景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小河湾、航空小镇等“1+5个100”工程建设,丰富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打好三大攻坚战。巩固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达标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5%。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助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实现脱贫退出,持续落实好教育扶贫、健康医疗扶贫等政策,全面织牢贫困群众保障网。

推动乡村振兴。大力推广“塘约经验”,深化“三变”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鼓励农村集体经济成员参与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提升民生福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上台阶工程,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实施医改三年行动计划,健全体系完整、覆盖城乡的分级诊疗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多种形式的医共体,实现区域医共体全覆盖。

抓改革 抓创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平坝区坚持改革开放再出发,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优化营商环境。把2019年作为“营商环境优化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缩减清单事项,推动“非禁即引”全面落实。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机制和“保姆式”“一网一门一次”“集成套餐服务”等政务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

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安顺高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组建运行和夏云工业园服务聚集区建设,加快实施羊昌工业园供电、供水工程项目,完成大健康新医药产业园规划编制,加快引进制药企业落地,推动大健康新医药产业加速聚集,强力推动高铁新城加快发展,力争黔中新区申报省级开发区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积极帮助民营企业争取省绿色发展基金,支持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加快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抢抓贵阳、贵安、安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编制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项目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协调推动东外环线项目建设、贵阳西环高速建设,加快推进厦蓉高速齐伯连接线建设,优化城市“外连”通道,提升区域发展联动性。按照安顺市“一分三向”发展模式,有效衔接上位规划,加快构建主城区、小城镇、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积极实施“8+X”小城镇项目,加快乐平新区建设,提升天龙、夏云小城镇产城融合能力,打造特色小镇。

征途不远,未来可期。平坝区干部群众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攻坚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区域发展篇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