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价值研究及保护修复
2019-07-22李广智
【摘要】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是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距今100年前后,主要由西方国家建设的,可以从带外墙的走廊进出建筑内各户室的近代西方建筑。这类建筑的风格与当时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区别较大。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被迫对外开埠,外国人开始在烟台进行商业、公务、居住等活动。在此期间,西方国家根据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和居住生活特征再结合近代胶东的建筑风格、地理气候特点,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造了一定数量的外廊建筑。加大对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力度,对于保护文物资源、见证历史发展沿革、发掘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结构设计价值和文化旅游价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烟台山;外廊建筑;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TU686 【文献标识码】A
一、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建设的历史背景
烟台是我国近代第一批对外开埠通商的口岸,而位于烟台山西侧的太平湾码头是重要的开埠通商码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山及其周围就逐渐地成为外国人的集聚地,他们在此建立领事馆、领事官官邸、洋行、住所等建筑。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烟台山及其周边地区就逐渐建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外国建筑群,而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是我国那段近代历史发展沿革的见证,而且在其建筑结构设计上也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二、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保护价值
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烟台开埠通商,西方国家开始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的,不仅对研究建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研究我国近代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这部分外廊建筑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由于建造国家的不同,每个西方国家的外廊建筑风格各异,但同时又不同程度地融合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在艺术价值上呈现多元化融合的特性;其次,在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是西方国家根据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使用需求及烟台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发展建设起来的,是中西方建筑理念相互冲突融合的产物,对于研究近代西方建筑功能、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最后,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对我国近代史的反映与记忆,承载着见证历史的重要作用,在近代史的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关于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发展历程
近代西式外廊建筑主要是通过带外墙的走廊进出建筑各户室,这种建筑模式是在17世纪,首先由英国在对印度进行殖民扩张时开始修建,随后其他西方国家相继修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近代西方国家在对印度及东南亚地区进行殖民扩张时,由于对当地的炎热气候无法适应,为了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改善生活条件,在保留西方特有的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再融合当地的建筑风格逐渐建设出了这类近代西式外廊建筑。该类外廊建筑的外廊起初主要是为了驱热避暑,但随着外廊建筑样式的逐渐发展完善,建筑外廊也逐渐发展成为居住者休闲娱乐的空间。外廊的空间建筑结构与阳台、平台等建筑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相当一部分的建筑资料中未对其加以明确区分,其主要区别在于外廊是依靠外墙建立、上面有屋顶覆盖、宽敞、连续,平台没有屋顶,而阳台相对空间较小。
四、烟台山的地域位置优势
烟台山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市,位临黄渤海,西接青岛,东连威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因为烟台濒临海洋,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季比较干燥寒冷,夏季相对湿热、雨水较多。
烟台山在烟台市北端,西侧临太平湾码头,由于烟台山西北侧有芝罘岛阻挡洋流,使烟台山西侧的太平湾成为了天然良港。1915年,清政府委托荷兰阿姆斯特丹筑港公司开始在太平湾东北侧修建防浪堤坝;1921年,7.9公里的防浪堤坝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太平湾码头的船舶靠泊功能。正是因为太平湾码头的作用,使烟台山及其周围逐步发展成为外国人的聚集地。正是因为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的优势,烟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了特殊的地位。特别是在近代史中,由于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烟台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成为西方国家进行产品倾销的主要口岸之一。
五、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结构特征及分类
外廊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了夏季遮阳通风的需求。烟台沿海地区夏季湿热,在房屋外侧加上外廊设计,就可以利用外廊的遮阳功能在屋内营造出凉爽的区域,缓解高温;二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基于这一功能需要,建筑外廊时就会特意选择视觉环境相对较好的朝向;三是室内外通道连接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外廊的位置与室外院子、通道的结构布局。
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主要可以按以下方式分类:按照封闭方式可以分为敞开式外廊和封闭式外廊;按照建筑结构布局,可以分为单面外廊、多面外廊和双层外廊;按照立面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拱券式外廊和过梁式外廊,其中过梁式外廊又分为砖柱过梁外廊和木柱過梁外廊。
六、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发展阶段
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建设发展,主要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20世纪初期结束。在19世纪中期是起始建设阶段,外国入华人员也不是很多,外廊建筑主要是身份地位的体现,起到防暑降温、风景观赏的作用,外廊设置多面向大海方向或观景环境相对较好的位置。直到19世纪末期,我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受西方的影响加剧,外国入华人员大增,居住、生活、娱乐需求增加,小体积的外廊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外廊建筑面积逐渐扩大,层数开始增加,外廊样式也增多,外廊建筑发展到鼎盛时期。20世纪初期是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发展的末期,建筑融合的中式元素开始增多,建设数量、建筑面积明显减少。
七、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保护现状
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时期:一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由于侵华日军的侵占与使用,使部分外廊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二是在解放初期,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部分外廊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毁坏和改造;三是到70年代末,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不断增大,许多近代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四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1982年颁布实施,并在1991年《文物保护法》的修正完善,文物保护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使得烟台山近代西方外廊建筑得到了保护与修缮。在1999年与2000年,烟台市政府两次对烟台山及周边的有价值建筑进行勘察,并制定了建筑修缮与保护方案。特别是在2006年5月25日,以烟台山及周边保存完好的近代领事馆群为代表的“烟台山近代建筑群”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至此,烟台山近代建筑的文物保护工作不仅受到政府的重視,也受到了市民群众的重视。
八、烟台山近代西方外廊建筑的修复与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也面临着保护和利用如何协调好的矛盾,建立起以保护为主、以利用为辅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提升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技术也成为文物保护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强化建筑保护理念,完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
烟台山近代西方外廊建筑的保护可以从保护理念与保护工作机制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宣传教育力度,利用政府职能向公众宣传公布文物建筑的相关信息及保护价值,提高公民对周边文物建筑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文物保护部门可以加大文物建筑勘察与评定工作力度,完善区域内各文物建筑的基本信息。同时,文物保护、旅游等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加大合作与沟通力度,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发掘文物建筑的旅游和经济价值。另外,文物保护部门要明确文物建筑保护的原则与目标,在统一规范的指导下,开展文物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工作。
(二)加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资金问题是影响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关键性因素,资金的短缺导致文物建筑保护工作无法得到保障。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资金筹措方案。在政府专项资金以外,相关部门也可以加大对外来资金引入力度,通过鼓励企业及相关机构以公益的形式进行资助的满足文物保护的资金需求。此种资金筹措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建筑的文物保护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建筑使用、归属的控制与管理,避免对文物建筑造成损伤。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目前,在对烟台山近代西方外廊建筑的保护中,存在着人员配备不够充足和现有人员专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特别是现有的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上需要进一步地学习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与投入,一方面,扩充文物保护部门的人员队伍;另一方面,发动社会力量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加强对文物保护志愿者的应用力度。另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投入,通过专家讲座、技术培训等方式,提升文物保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做好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登记存档和保护修复工作
对于文物保护工作来说,记录存档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对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的文物管理部门要建立科学、系统的文物建筑信息管理体系,全面、科学地记录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相关信息。信息档案中不仅应该包含建筑的年代、位置、材料、技术等基本信息,还应该记录建筑的管理使用及维护修缮情况。同时,还要将建筑的权属变化详细登记,并出于旅游和建筑发展的需求,收集和记录与建筑有关的名人事迹和典故等信息。另外,要定期对外廊建筑进行修复与维护,在前期登记检查的基础上,文物管理与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按照相关建筑维护修缮的标准与规范,由专业的文物修复和管理人员对文物建筑进行修复与维护。在修复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文物建筑保护修复的相关规定,并从设计、施工等环节对修复工作进行严格规范。修复工作要在文物保护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结合建筑的实际使用特征及其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特征,本着修旧如旧和恢复原貌的原则开展修复工作。
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研究价值,加强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能够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通过强化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优化工作机制、加大文物保护工作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文物建筑修复技术研究及人才引进力度、做好登记存档工作,能够有效地避免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遭到破坏,确保修复与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简介:李广智(1981-),男,山东莱州,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