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大院建筑艺术特色研究

2019-07-22黄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6期
关键词:晋中砖雕晋商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晋中大院建筑艺术特色,首先探究晋中大院建筑模式,然后分析建筑装饰艺术的组成和特点,并从私人城堡的角度切入,总结晋中大院建筑艺术特色,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呈现不同的汉字造型,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建筑法式。最后探究晋中大院的地方特色,在良好应对晋中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晋中大院建筑是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范例。

【关键词】晋中大院;装饰艺术;土木结构;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在山西当地,晋商大院遍布全省各地,其中晋中的民居大院数量较多,不仅凸显浓郁的地域性特色,而且也有明显的个性艺术。该类型民居的共性是地域人文特色,这离不开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导向作用,而不同民居之间的差异性也体现了晋中大院的个性化艺术特色。人为因素导致差异形成,房屋主人的性格喜好和人生经历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晋中大院建筑模式

渠家大院是晋商大院中的典型代表,居住者是明清时期的晋中巨商渠氏家族,主要经营煤炭、金融、商品贸易。电视剧《晋商源票号》的故事取材就是渠氏家族。在乾隆年间,渠家大院有十几个院落,房屋数量多达1000余间。现存的渠家大院被命名为“晋商文化博物馆”,该宅院的主人是渠九如,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共有240余间房屋,分为8个大院、19个小院。城堡式的大院,墙高约10米,大门成拱形,高大而又宽敞,阶进式的大门上有玲珑精致的眺阁。在大院内部,建筑物布局合理,呈现主次分明的格局;乔家大院共有300多间房屋,有6个大院、20个小院。甬道将6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除主楼之外,每个大院还有门楼、眺阁和更楼。每间房的房顶上都连接着走道,用于夜间巡更护院;曹家大院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现被命名为“三多堂博物馆”,该宅院有南北两个部分。曹家大院最有特色的是大门,其上修建了飞檐挑角门楼,而且在顶部上还有三个亭式重楼。拥有多重功能,不仅能够观星赏月,还可巡逻放哨。

二、晋商大院的建筑装饰艺术

(一)独特的砖雕材质

在民居建筑装饰中经常会用到砖雕,同样,在晋中大院中砖雕的使用也十分常见。当地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砖雕的艺术共性特征。山西有着优质的土壤资源,为制作砖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山西地域内有黄河、汾河、渭河,生成丰富的泥沙沉淀,而且西北风沙也会带来大量的黄沙。黄土地黏土资源丰富,质量上乘,内部杂质较少,而且容易开采。正是因为如此,山西当地有大量的砖窑,是秦砖汉瓦的主要产地。砖自然而然成为晋商大院主要的建筑材料,同时砖雕也成为重要的建筑装饰。在山西当地的清徐县,流传着高超的砖雕技术。清徐先民早在夏商之前,就已经掌握陶瓷、砖瓦的制作工艺。汾河红黏土和潇河黄黏土是清徐砖雕的两种主要材料。汾河红黏土作为砖雕材料,是在砖坯半干时就开始雕琢,能制成屋脊、兽头,还能制成木模浅浮雕图案。而潇河黄黏土主要用于烧制砖雕所用的原型转坯。这两种土烧制的砖雕作品直到今天仍栩栩如生,历久弥新。

(二)砖雕装饰的主要形式

砖雕主要用在建筑物的屋顶,也会出现在屋身的上半部分。山西地区常年干旱少雨,为砖雕装饰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晋商大院中的砖雕装饰可以划分为三类,分别是点、线、面。其中面类砖雕装饰包括照壁、门楼、廊心墙、花墙,另外还有影壁、挂壁。线状的砖雕装饰有背脊、楼栏板。点状的装饰有博风头、脊兽。如图1所示为晋商大院中的砖雕装饰。

三、私人城堡式晋中大院

(一)规模宏大,呈现不同的汉字造型

20世纪90年代后期,乔家大院在全国范围内走红,随后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也相继整修,对外布局开放。这四座晋商大院在中国民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民居建筑奇观,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大饱眼福。这四座大院的建设布局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与广为流传的北京四合院有很大不同,堪称一座城堡,不仅居住着一个大家族的所有人口,而且勤杂保卫人员也居住在大院中。大院內包含多个院落、房屋,大院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汉字造型。从高空向下俯视,乔家大院是一个“囍”字,曹家大院是一个“寿”字,王家大院是一个“王”字,只有渠家大院没有特别形成一个汉字的造型。但是在鼎盛时期,渠家大院的建筑总面积多达23628平方米,气势宏大,当时祁县人称渠家大院为“渠半城”。

(二)构思精巧,不断革新传统建筑法式

根据史料记载,这些大院在建设初期就奠定了双线发展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遵从传统建筑法式、封建礼数、布局得当,彰显了其严谨的建筑风范,同时也在千篇一律中加以变通,构建的自我形象与情理相依,体现特有的晋商精神。大院中的雕塑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石雕、木雕、砖雕。在建设的过程中,两条基础线此消彼长,相互交融,在大院内的住宅、雕塑中不断延伸。具体的实现措施有在堂舍的上方加盖一层楼舍,也有可能是多层,该变通方法几近完美,而且在当时非常流行。甚至在那个年代京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河南人爱穿绸,山西人爱盖楼。”晋商人挑战封建建筑法式,运用巧妙的方式实现突破,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国大地上才能有类似于欧洲的私人城堡。晋中大院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凝重但却异常珍贵。

四、晋中大院的地方性特色

(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在这些诗词中,古人通过门窗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在简单的一窗一户中,古人观赏到了无限的大自然空间,感受时光的流逝。运用宇宙符号表现中国传统房屋,人类与天的联系通过天窗来实现。在房屋建筑的特定结构中,也能发现象征宇宙的符号,所以说,房屋也是宇宙世界的成象。晋商大院是民居建筑,镶嵌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在这里人与自然也能进行最为直接的亲密交往。从中可以感受到山西的地域文化特色,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博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建筑物不仅讲究内部和谐,而且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晋中大院建筑虽种类不同、形式多样,但是却更加贴近生活。晋商大院中的群体文化非常率真朴实,展现了十分明显的地域性特色,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能够深刻体会到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习俗,此外,这种文化习俗还融入了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土木结构和空间变化

土木结构和群体组合共同奏响晋商大院美的旋律。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便是土和木。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且黄河流域的土质十分适合建造房屋。晋中大院的建设就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材料、技术和形式上延续使用土木结构。晋中大院有着广博的胸怀,融入多种文化,发挥着群体组合和空间变化的优势,呈现内收式的曲线,完整依附在大地上。整体横向铺开,具备丰富的使用功能。将单室作为起点,逐渐发展演变成群体,而且群体内建筑的组合也十分有序,儒家思想讲究利于用而又美观大方,晋中大院就完全符合该理论,内部空间布局错落有致,这些建筑物沿着纵轴线呈现出纵向排布的形态,层次鲜明,完美构建节奏明朗的空间。

(三)良好应对晋中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

晋中地处北纬40度,属温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非常分明。夏季天气炎热,而到了冬季,不仅气温较低,而且空气干燥。晋中当地一年有一半的时间会受到风沙侵袭。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建筑物需要应对的气候条件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冬季保暖、夏季遮阳、躲避风沙。在大院内部,大部分的院落狭长细窄。除正房外,两侧还有厢房,正房的正立面被两侧厢房挡住,正房在风沙中的暴露面积也大大减少。而且院落面积不大,两个厢房也相距不遠,通过相互遮挡可以有效躲避风沙。在应对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时,窄院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以乔家大院为例,两厢房檐口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四米,可以直接将草席搭在上面,能够有效遮阴,此时院落内就会非常清新凉爽。在冬季寒冷的天气来临时,窄院的形式同样能够良好应对。大院内部房屋布局比较紧凑,单体间的距离也很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慢建筑物散热的速度。针对采光取暖这一问题,晋中大院依靠被动保暖予以解决。以曹家大院为例,厢房外墙的厚度近1米,保温效果良好,不依靠太阳光照也能保证建筑物内的温度。

五、总结

综上所述,晋中大院富丽堂皇,既有建造者的巧夺天工,也蕴含着意义深远的中华文化精髓。晋中大院的建筑特色与晋商的成功密不可分,晋中商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扬了进取精神和敬业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房屋主人的离开而消失,当前,晋中大院旅游文化的崛起也意味着晋商精神的重新绽放。

参考文献:

[1]索慧君.晋中大院建筑周边环境适应性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7.

[2]单军,廖思宇.晋中大院窄院空间中的地区性应答研究[J].住区,2016(5):48-51.

作者简介:黄娟(1980-),女,山西新绛人,研究生,硕士,讲师职称,研究方向:区域民俗学研究。

猜你喜欢

晋中砖雕晋商
流落民间皇家匠户砖雕情缘
山西古代建筑的砖雕艺术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流落民间的皇家砖雕匠户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
晋中采风行
晋中风光无限好
浅论晋中市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
晋商:弘扬晋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