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歌曲歌谣教学中本土歌谣的融入分析
2019-07-22曾琳琳
【摘要】为了改变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本文从教授儿童喜闻乐见的英语歌曲歌谣入手,通过比较与分析,发现了能够很好地融入本土文化的相关歌曲歌谣,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歌曲歌谣;融入;本土歌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活动,需要双方把彼此的文化呈现给对方。中国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多的只是单方面地获取英美文化的信息,缺乏主动地把本国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对方的意识和习惯。这种现象被不少学者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我们迫切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进行文化教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对二级(即小学)文化意识标准的描述为: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根据《2011 年版课标》的教学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关注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在我国现今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歌曲歌谣教学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原汁原味的英语歌曲歌谣来自真实的语境,反映着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英语歌曲歌谣根据话题内容可以分为颜色类、时间类、食品类等十几种类别,跟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完全相符,所以,无论作为语言的学习还是文化的引入都非常适合小学生。因此,在小学英语歌曲歌谣的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的歌曲歌谣,并感受和比较它们的异同,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又新颖的方法和手段。
客家是中国八大民系之一,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歌谣被称为“客家文学的瑰宝”,主要表达了客家人勤劳勇敢、开拓创新、崇文重教、包容宽恕、爱国爱乡”的传统精神,是客家地区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也是客家儿童习得母语、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方式。客家歌谣形式多样,内涵也非常丰富。笔者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挑出了节日、天气、家庭这三类歌谣与英语歌谣进行分析比较,并融入到英语歌曲歌谣的课堂教学当中。
一、节日类歌曲歌谣的比较与融入
Christmas
Christmas is coming and Santa is a bit fat;
Please do put a dollar in the old mans hat;
If you havent got a dollar a quarter will do;
If you havent got a quarter,God bless you.
每年的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重大的节日,也是教师们介绍西方文化的契机,上面的歌谣是一首在中国介绍比较少但又很有童趣的圣诞歌谣,它以诙谐的方式告诉儿童:圣诞节应该是家人朋友之间互送祝福和礼物的节日。而我们中国人最重大的节日是春节,各个地方都会有当地特色的习俗,客家人也不例外。以下这首客家的新年歌就用简洁的语言,详细地说明了客家人在一年的辛苦劳作后在春节休息时的各种有趣习俗。
新年歌
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就话新年头,初三就讲穷鬼日,初四就话嬲一日,初五初六神下天,七毋去,八毋归,九九十十看打狮,十一十二龙灯出,十三十四过月半,过了月半正来归。
节日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教师在教授圣诞节歌谣并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如果能够融入相关的本土文化的歌谣,使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有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比较以上两首歌谣时可以让学生加上表演,对比展示不同的文化习俗,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又符合儿童好玩、好表现的天性。
二、天气类歌曲歌谣的比较与融入
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When the blazing sun is gone
When he nothing shines upon
Then you show your little light
Twinkle,twinkle, all the night.
這是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英语儿歌,既可以唱也可以朗读,深受中外儿童的喜爱。这首儿歌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纯真善良、充满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儿童的形象。无论是中外儿童都能得到共鸣。而中国的儿童在晴朗的夏夜,更多是在户外的院子里乘凉、遥望星空,比起星星,更多关注的是月亮。客家地区的儿童也是如此,看着月亮,就会念出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歌谣。
《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韮菜,韮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嫲八尺长,短鲤拿来煑酒吃,长鲤卖来做学堂,教出学生个个好,朝朝早起向太阳。月光光,照四方,哪里系涯个故乡,阿妈话涯知,莲塘就是涯故乡。
月亮,自古是中国文人反复吟咏的对象,借此表达思乡的情怀。而月圆之际,对于客家人这个一再迁移的群体来说,更是包含着多重含义。莲塘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表达了客家人对中原家乡的深深眷念。当然,这首歌谣也表现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教师在进行这两首歌谣的比较时,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音律上押韵的异同,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有的放矢地进行文段长短的选择和文化异同的讨论。
三、家庭类歌曲歌谣的比较与融入
Where are you?
Moms in the living room.
Dad is too.
Im in the bedroom.
Where are you?
Brothers in the kitchen.
Sister is too.
Im in the bedroom.
Where are you?
這是一首温馨又充满童稚的英语儿歌,描绘了一幅外国家庭在晚饭后的场景:父母辛苦工作了一天后在客厅休息;大点的孩子饭后要承担一定的家务,比如洗碗,很多外国家长认为能承担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会更有责任感;家里最小的孩子饭后休息一会就要上床睡觉长身体了,可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爱玩又充满幻想,他看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就想象有个看不见的伙伴在和他玩耍,自娱自乐。而中国家庭在饭后一般都会在一起喝茶聊天,客家人也一样:
月光华华
月光华华,细妹煮茶,阿哥兜凳,大伯食茶
茶又香,酒又浓,吃到大伯面绯红。
从这首客家歌谣可以看到,客家的家庭在晚饭后,爸爸妈妈可能在屋里洗碗,收拾家务,而晚辈小孩则忙着把长辈请到院子里休息,搬凳子的搬凳子,煮茶的煮茶,而长辈在茶余饭后则会给晚辈传授人生经验,教导他们要好好读书,也会望着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给孩子们讲授先辈们的故事,客家文化的传承就在这样尊老爱幼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教师在进行这两首歌谣的比较时,可以让几个学生一边吟诵一边进行角色扮演,把这两个场景表演出来,让学生对两种文化的异同更有感悟。
四、结语
以上笔者所展现的英语歌谣与客家歌谣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在加深对中外文化理解的同时,又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以后的跨文化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语言和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 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谭伟民.林红英.语歌曲与表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丘桓兴.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5]盛唐动漫.客家童谣[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3.
[6] Dennis Le Boeuf.朗诵韵文学英语[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作者简介:曾琳琳(1976-),女,广东梅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