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的思考
2019-07-22孙元鹏袁知洋刘于思熊晚珍孙志国
孙元鹏 袁知洋 刘于思 熊晚珍 孙志国
摘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兴旺乡村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创新举措。在介绍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由来与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国中药材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概况,研究恩施州中药材资源与产业优势,探讨其道地药材类国家级与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的策略,并提出了10点建议。
关键词: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恩施州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1-0154-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1.03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ought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dvantageous area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Chinese medicines in Enshi prefecture
SUN Yuan-peng1,YUAN Zhi-yang2,LIU Yu-si1,XIONG Wan-zhen3,SUN Zhi-guo3
(1.Basic Medical College,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437100,Hubei,China;2.Hubei Selenium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34,China;3.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on Southern Hubei Province,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437100,Hubei,China)
Abstract: The creation of a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 advantage zone is a major decision-making arrangemen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It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ve measur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origin and progress of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eriority area,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eriority area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re analyzed. The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advantag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Enshi Prefecture are studied. The strategy for the establishmnet of the dominant areas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special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discussed, and 10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advantage zone; Enshi prefecture
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国家新的重大决策部署。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简称“特优区”),是指具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出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拥有较好产业基础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聚集区。
创建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将提升中药材产业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兴旺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实现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与健康中国战略等的重要创新举措。因此,本研究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下恩施州道地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的策略。
1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由来与进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大做強优势特色产业”和“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并要求“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农业部等9部门于2017年4月14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3号),确定特色主导品种为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
2017年8月10日,农业部等3部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8号),其附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认定标准》提出了创建4条件以及认定8大条件(含20小条)。2017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部门联合印发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2017—2020年),要求按照国家级特优区和省级特优区两级架构,分别创建、认定和管理;提出到2020年,围绕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林特产品五大类,创建并认定300个左右国家级特优区;推动形成国家级、省级两级特优区体系;加强道地药材的保护,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动道地药材区域化、规范化、生态化生产,规范栽培和加工,推进原产地认证,建设现代生产物流体系。
2017年12月25日,农业部等9部门认定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一批)》。全国第一批共有62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中药材类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有7处。此次湖北省申报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结果上榜3个,即恩施州恩施硒茶、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莲藕、潜江市潜江小龙虾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18年8月16日,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申报国家级优势区符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认定标准》(农市发〔2017〕8号)中的创建条件,并达到以下要求:①特色农产品质量效益竞争力突出;②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有力;③推进措施务实具体;④引领示范作用突出;⑤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发展政策要求。
国务院2018年9月26日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创建特色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利益联结紧密的建设运行机制,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2019年1月17日,农业农村部等9部门认定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二批)》。全国第二批共有84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中药材类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有7处。此次湖北省申报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结果上榜3个,即随州市随州香菇、十堰市武当道茶、宜昌市宜昌蜜桔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除了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外,部分省份按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2017—2020年)要求,开展创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河北省计划到2020年建成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0个左右[1],其中,2018年创建了52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8年12月5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遴选出第一批50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议名单。2018年,福建省认定8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一批)。2018年8月14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湖北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
在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资助下,湖北科技学院开展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国家级与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研究”,项目编号LX201827。2018年11月,该项目通过省委政策研究室组织的会议评审,并且其研究报告被评为优秀。该报告提出到2020年,创建100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建议名单[2]。
2 中药材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4处中药材类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3处主导特色农产品为多种道地药材,11处主导特色农产品为一种道地药材(含药食两用);3处地方为地级市或州,11处地方为县或县级市(表1)。
这些中药材类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分布于五大道地药材产区。其中,东北道地药材产区1处、华北道地藥材产区2处、华东道地药材产区3处、西南道地药材产区5处、西北道地药材产区3处。这14处中药材类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安徽、江苏、重庆、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青海等12个省份(表1),而湖北省、华中道地药材产区、华南道地药材产区等目前尚无中药材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3 恩施州中药材资源与产业优势
恩施州位于华中道地药材产区与西南道地药材产区的交界处,早年为巴蜀(四川)之地,从前外来的药材收购商以四川帮为主流,所以其所产药材常冠“川”字而享誉国内外,历史上实为著名道地药材川药的重要产地,其道地药材产业的特色与优势明显。
3.1 “华中药库”
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位于武陵山、大巴山及巫山山脉交会处和动植物黄金分割线北纬30°线上,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类型等)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生物多样性与药用动植多样性均相当丰富,享有“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等美誉。
该州动植物种类繁多,有215科900余属3 000余种植物和500多种陆生脊柱动物。药用生物资源相当丰富,有药用植物205科881属2 258种[3,4],药用动物资源86种,药用矿物资源22种。药用植物种类比《本草纲目》记载的还多396种,占《四川中药志》所收载种数的67%,占湖北省的76%,占全国的18%。全州大面积栽培的药材已达30多种,主要有黄连、党参、独活、白术、山药、玄参、当归、百合、湖北贝母、续断、马蹄大黄、瓜蒌、竹节参、白芍、桔梗、鱼腥草、荆芥、藁本、红花、川牛膝、云木香、青蒿、缬草、乌头、白附子、天麻、白木耳、厚朴、杜仲、黄柏、木瓜、枳壳、贯叶连翘、牡丹皮、金银花等。
该州建有全国最大的高山药用植物园——华中药用植物园。该植物园完成引种保育适合高山栽培的药用植物1 680余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38种。按其生态习性和适生环境,建成了药用植物草本区、木本区、藤本区、珍稀濒危区等8个保育研究区和13个种质资源圃。
3.2 “世界硒都”
恩施州有“世界硒都”美誉[5],其硒资源集多样性、丰富性于一身,有硒矿资源、富硒矿泉水资源、富硒土壤资源、富硒生物资源、富硒特产资源、富硒生态旅游资源等,形成了天然富硒环境与富硒生物圈。
硒(Se)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健康营养组织(WHNO)认定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也是动物与硒积聚植物的必需微量元素[6,7]。缺硒能直接导致人体得地方病、癌症、心血管病等40多种疾病,间接导致多达400多种疾病。因此,硒被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等。恩施州是中国富硒中药材主产区。硒不仅能提升中药材品质,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对中药材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3.3 药材种植历史悠久
恩施州利川黄连、板桥党参、石窑当归、湖北贝母、恩施紫油厚朴、恩施杜仲等道地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有长期历史文化积淀。其中,利川黄连种植始于唐代,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元丰九年志》载:“施州(即恩施)上贡黄连十斤,木药子百粒”。从唐至清代,黄连一直是利川重要的土产,并用作贡品。板桥党参自14世纪(明洪武年间)以来一直负有盛名,最早为野生,由野生转为栽培始于清代,详细记述见19世纪初(清·嘉庆年间)《施南府志》。该地方志载:“板桥嵩坝百余家,大半药师兼药户,刀砍火种笑人忙,抛却农书翻药谱,雪后点种子匀排,云叶燕时芽渐吐,自然蔓长与藤抽,三年不用占晴雨。”
3.4 全国中药材主产区
目前,恩施州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约达8.7万hm2,其中,草本药材基地约2.7万hm2,木本药材基地约6.0万hm2。常年人工种植品种60多种,常年收购贸易中药材品种近300种,常年中药材上市交易量14万t,成为全国中药材九大主产区之一。主要品种有党参、当归、黄连、贝母、独活、白术、厚朴、杜仲、黄柏、丹皮、大力子、乌头、白附子、竹节人参、鱼腥草、九香虫、贯叶连翘等。
3.5 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不完善,目前存在3个主要系统: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②地理标志商标注册;③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恩施州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总数居全国市(州)之冠。恩施州道地藥材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种:利川黄连、恩施紫油厚朴、板桥党参、咸丰白术、利川山药、巴东独活、巴东玄参、来凤藤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5件:巴东独活、板桥党参、利川黄连、利川山药、来凤藤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种:建始厚朴。另外,国家地理标志利川莼菜、来凤凤头姜、巴东大蒜、走马葛仙米等尽管也具一定的药用价值,本研究还是按常人习惯将其归为蔬菜类(含食用菌)而不是中药材。石窑当归(简称窑归)为恩施市著名道地药材,不少人误认为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实际上尚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3.6 基地建设与标准化生产
恩施州全力推进12个中药材万亩乡镇、48个中药材千亩村和紫油厚朴百里长廊建设,建设了黄连、贝母、独活、白术、玄参、瓜蒌、大黄等30个品种中药材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14个道地药材品种GAP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其中,巴东玄参基地、利川黄连基地、恩施黄连基地获得国家GAP基地认证,实现湖北省“零”的突破。制定了20个道地药材种植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规范,已被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为省级地方标准。
3.7 产业集群
恩施州中药材产业有各类药业企业80多家,药材专业合作社400多家,早已成为高山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当地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药材种植、医药化工、中成药制剂、饮片加工、医药保健、药业营销的产业体系,构建了产业集群雏型。
恩施州正在实施《恩施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其发展目标为全州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初步建成恩施州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4 恩施州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策略
4.1 争创中药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组织州相关部门以及8市(县)的力量,编写申报材料,向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申报,争取2019—2020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省级推荐(全省每年推荐国家级特优区指标仅为4个)。
以利川黄连、恩施紫油厚朴、板桥党参、咸丰白术、巴东独活、巴东玄参、建始厚朴、利川山药、来凤藤茶及石窑当归、百合、贝母、杜仲、黄柏等为主导特色农产品,在全州创建恩施州恩施中药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4.2 创建6处中药材类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依据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景等,争取创建恩施市恩施紫油厚朴、恩施市板桥党参、利川市利川黄连、咸丰县咸丰白术、巴东县巴东独活、巴东县巴东玄参等6处中药材类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4.3 加强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加强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GAP试验示范基地、富硒中药材基地的建设与认证,推进中药材品种选择、生产过程、终端产品的标准化,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原料供应基地、道地药材的第一车间,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实现农旅互动、融合发展,提高道地药材品的产业化水平。
4.4 提升中药材加工基地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以发展具有地方和民族特点的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积极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中药材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加快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最大限度挖掘特色中药材的增值潜力。
4.5 推进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建设
在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依托公路网、铁路网、新增支线机场、电商企业布局等,推进建始县红岩寺镇恩施州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等建设,完善仓储物流设施,不断提高中药材流通效率。
4.6 完善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加强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农业植物新品种、林业植物新品种等类型农业知识产权[8-11]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并把新品种培育和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中药材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大特色中药材品种资源保护等基础工作,加强新品种培育和提纯复壮,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4.7 创新道地药材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
完善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以地理标志、历史文化资源等整合区域品牌,发挥农业知识产权[8-11]的品牌功能,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争创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遵循品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重点抓好“创新、品质、管理、诚信”等重点环节,设立四大药都(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河南禹州)专用窗口;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特色道地药材品牌的知名度;扩大消费市场容量,不断提升产业效益。
4.8 打造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
按照《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中药材高品质与质量安全,控制产业发展风险,促进道地药材品牌创建和产业持续发展。
4.9 建立利益联结紧密的建设运行机制
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的基本原则,处理好政府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关系,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体制机制。鼓励龍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中药材生产经营。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提升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采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推动特优区可持续发展。引导特优区内新型经营主体与药农建立合理、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特优区内药农持续增收,保障药农合理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4.10 构建道地药材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完善中药材种植、医药化工、中成药制剂、饮片加工、医药保健、药业营销的产业体系,构建恩施州道地药材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并加强该农业产业集群与恩施州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富硒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
5 小结
全国现有14处中药材类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但是湖北省尚属空白。凭借道地药材资源禀赋独特、中药材历史文化悠久、产业基础扎实、道地药材品质优良等,湖北省(尤其是恩施州、蕲春县)理应争创中药材类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恩施州中药材资源与产业优势明显,①享有“华中药库”美誉,药用生物资源丰富,有药用植物205科881属2 258种,药用动物资源86种,药用矿物资源22种,大面积栽培的药材已达30多种,建有全国最大的高山药用植物园——华中药用植物园;②有“世界硒都”美誉,是中国富硒中药材主产区,硒不仅能提升中药材品质,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对中药材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③利川黄连、板桥党参、石窑当归、湖北贝母、恩施紫油厚朴、恩施杜仲等道地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有长期历史文化积淀;④常年收购贸易中药材品种近300种,常年中药材上市交易量14万t,是全国中药材九大主产区之一;⑤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8种地理标志产品、5件地理标志商标、1种农产品地理标志)总数,居全国市(州)之冠;⑥建成了30个品种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14个道地药材品种GAP试验示范基地,制定了20个道地药材种植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规范;⑦形成了较完整的中药材产业体系,构建了产业集群雏型,正全力打造200亿元产值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基于恩施州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研究,建议争创恩施州恩施中药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恩施市恩施紫油厚朴、恩施市板桥党参、利川市利川黄连、咸丰县咸丰白术、巴东县巴东独活、巴东县巴东玄参等6处中药材类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中药材加工基地;推进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完善中药材产业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创新道地药材品牌与市场营销体系;打造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利益联结紧密的建设运行机制;构建道地药材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 冀农宣.到2020年我省将建成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00个左右[J].河北农业,2017(12):4.
[2] 熊晚珍,孙志国,钟儒刚,等.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国家级与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研究[R].湖北咸宁:湖北科技学院,2018.
[3] 何银生,由金文,刘海华,等.恩施州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81-2486.
[4] 陈中清,郜邦鹏,李 立,等.恩施市中草药资源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1):17-19.
[5] 彭祚全,黄剑锋.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6] 黄开勋,徐辉碧.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M].第2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7] 邓正春,郑海涛,吴平安,等.常用中药材富硒生产技术[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8] 孙志国,刘 红,熊晚珍,等.湖北省武陵山片区智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于涉农专利与农业科技创新[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6):120-124,127.
[9] 孙志国,刘 红,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恩施州智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智力资源开发[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5):135-141.
[10] SUN Y P,LEI Y N,WU Z,et al.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ycium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A].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ICESSH 2018)[C].Lancaster,USA:DEStech publications,Inc.,2018.328-334.
[11] SUN Y P,YANG C Y,LEI Y N,et 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rand buil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vegetable balsam pear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Based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A].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ICESSH 2018)[C].Lancaster,USA:DEStech publications,Inc.,2018.133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