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启超“善疑”精神带给当代学子的启示
——读《清代学术概论》有感

2019-07-22徐丹妮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治学求真概论

◎徐丹妮

梁启超先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的思想之潮如同洪流一般席卷了当时社会。在读完《清代学术概论》这本清学史的名著之后,发现他在书中所提到的学术价值观和治学态度对于我们当代的学子,受益匪浅。

一、梁启超之“善疑”

《清代学术概论》这本书在讨论学术思想的时候,是把 “清学”作为对宋明理学的反对而提出的。梁启超先生认为宋代学风的流弊是在于这些宋儒们常常把依附古人作为治学的中心,但却不敢对前人所做的学问发起怀疑的治学方法。在《清代学术概论》第五章“阎若璩和胡渭”这一章节中,阎若璩与胡渭辨伪、疑古的治学精神是深受到梁启超先生高度评价的。梁启超先生说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专辨东晋晚出之《古文尚书》十六篇、及同时出现之孔安国《尚书传》皆为伪书也……以吾侪今日之眼光观之,则诚思想界之一大解放。”梁启超先生认为阎若璩攻击《古文尚书》和《尚书传》的行为渐开了学者们的疑经之风。认为前人诸老虽然有所怀疑,但却因为心有畏惧而不敢继续怀疑,继续探索,“后此今古文经对待研究,成为问题;六经诸子对待研究,成为问题;中国经典与外国宗教哲学诸书对待研究,成为问题。”说胡渭的《易图明辨》把异说的来历和盘托出,让它不能依附经籍义理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实在是击中了宋学的核心,动摇了它的根基,破除流弊使其摇摇欲坠,“此实思想之一大革命也。”

可以看出,梁启超先生对于这种“善疑”的治学之道是极力推崇和赞赏的,在《清代学术概论》结语中总结的四个宗旨中的第三个明确的提出:“可以知学问之价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创获。所谓研究精神者,归著于此点。”可见梁启超先生治学精神的核心就在“善疑、求真、创获”这六字箴言当中。而“善疑”是对待所有学术问题的起始点,善疑的结果是求真,而求真之后即是创获。把“求真”与“创获”作为为“善疑”的检验标准和价值指向,让各个学子能提高自己的认知力和学问欲,使当时学术的界的血液能够更新循环,这是梁启超先生认为“对于全世界人类之遗产亦当有然。”

可贵的是,梁启超先生不仅敢对古人和权威提出挑战、质疑,就连对他师长康有为的学术研究方法都持有反对批评的“善疑”态度。道光咸丰以后,清学开始走向了分裂,因受到西方学说的冲击影响,清代学术由全盛期裂变成了蜕分期(也就是衰落期)。在这一时期中,龚自珍对今文学派的开拓,掀起了晚清学术界对今文学新的潮流,晚清学术界推崇《春秋公羊传》的今文学派逐渐兴起。学者把 “微言大义”作为这个学派的治学中心,康有为作为今文学运动的中心重新举起了“经世致用”的旗帜,这时的“经世致用”已与传统儒家有了极大差别,它的实质是试图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寻找一条能够救国自强的路,这对晚清思想的大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梁启超先生虽然师从康氏但在接受康有为学说的同时也能客观的对其进行“疑”,《清代学术概论》里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启超治伪经考,时复不谦于其师之武断,后遂置不复道,其师好引纬书,以神秘性说孔子,启超亦不谓然。……”这是康梁学派的分歧点,在谈及康有为个人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康氏“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的流弊,由此看来,梁启超先生虽然是那个时代学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经世致用”的一员,但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于学术上“经世致用”的存在是持质疑和批评态度的。所以,他所说的“善疑”不仅仅只对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而提出疑问,也是指在学术中出现的变化和区别提出质疑。通过问题分析其原因而得出结论。这是梁启超先生所秉持的治学态度。《清代学术概论》这本著作中,梁启超先生不断的用“何物耶?”“何果耶?”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对自己进行发问,用探索考证的方法加以解释,进而一步步得出原因或结果。这就是梁启超先生的“善疑”精神大放异彩之处。

二、“善疑”“求真”“创获”

但要说“善疑”就不得不把 “求真”和“创获”结合到一起来看,把这三者相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首先,我们先要敢于对一个事物进行“怀疑”;对于“怀疑”后出现的各种问题,那么就要开始进行多次“求真”的研究;研究有所得之后,再从所得之中思考、挑选得到“新”的创获,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善疑”过程。从《清代学术概论》的内容来看,梁启超先生认为宋明理学思想障碍在于一是遏制创造,二是奖励虚伪。其根本缺点就是“指鹿为马,淆乱真相。”书中不止一次地反映出梁启超先生对那些乐于依傍之徒的鄙视与痛恶,体现出他对清代学者“求真”的欣赏与赞扬。他极力推崇戴震,认为戴震的治学“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认为戴震的学风是“实事求是”的,可以堪称清学的代表。而创获,我认为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创获不单单指个人的创造与收获,他更希望的是,他们这群学者对学术的讨论与研究能否对将来之学术界、将来之人们有所创获,这是他“善疑”精神最终结出的果实,也是他期望亦能给后人有所得。《胡适留学日记》中胡适先生曾说过“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去年武汉革命,所以能一举而全国响应者,民族思想政治思想入人已深,故势如破竹耳。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近人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时’,此二语惟梁氏可以当之无愧。”这可以说是对梁启超先生极高的评价了。

任何的先锋、名家、权威都因为时代的局限,不能穷尽真理,更不会“句句是真理”。实践的深入,事物的发展,会把前人的结论、书籍进行新的检验、补充和修正。对于我们青年学者来说要学会“善疑”,犹需振奋“善疑”的探求精神,并且要严谨的“求真”,还要有“创获”。梁启超先生开拓了晚清学术界的新天地,正是因为他不愿墨守成规,善于向传统挑战的结果。他难能可贵的地方,是在于对于自由学术环境的开拓,并且善于独立思考。他远胜于一般人的地方,不在博闻强记,学富五车,而在于他比别人具有深邃的洞察力,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进行质疑,进而分析、解决。学无止境,作为青年学者在研究学术过程中就应该“善疑”,研究不善疑,枉费时间和力气。“善疑”利于把知识吸收,为我所用;不“善疑”则形同嚼蜡,食之无味,更是青年学者的大忌。所以,从多问“为什么”开始,成为一个“善疑”的人。

三、梁启超“善疑”精神带给当代学子的启示

同样,“善疑”精神带给当代学子的启示也是非常深刻的,梁启超先生这样的思维过程是当代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思考方式。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知识的折旧率越来越高,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内容就像是血液一样需要不断更新才能维持我们最基本的需求知识。而应付知识折旧最好的方法就是“善疑”,善疑能看出一个人考虑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只有不断的追问才能清晰透彻的思考。如今许多的青年学生,把知识的来源依赖于课本和老师,他们认为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不越雷池半步,这样不愿去“疑”的人,自然也不愿“求真”,更不说会有所“创获”。还有很多人把不敢“善疑”的原因归咎为惧怕权威,很多青年学生都认为,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肯定是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非常精通。但要知道权威并不是真理,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有权威在,自己就不去作判断。歌德说过,“积极的怀疑主义总是把克服它本身的怀疑作为目的,它用使经验条理化的方法来达到一种有条件的确信。”追溯历史,从孟子的“民重君轻”,李贽的思想启蒙,康梁党人的维新图存。这些先辈一路披荆斩棘,敢于疑古,甚至敢于疑君,挑战权威,可以称的上是真正的国家之良心。

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青年学生缺乏了先辈精神,不愿善疑了呢?究其根源,我认为有以下这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持续的思考基础之上的。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光靠课本的内容和老师的传授是无法让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丰盈起来的,即使有的学生喜欢提问题,但提出的问题大多质量不高,看上去是“疑”了,但实际上如同蜻蜓点水,无关痛痒。还有些学生虽然思维敏捷,喜欢提出问题,但往往在有了问题之后,没有持续思考就止步于此,善于思考但懒于求真,依赖于老师的解答而不愿独立思考,这也是当今学生流弊之最。另一方面,害怕批判。诚然,现在网络的发达导致有太多压制质疑的力量充斥在我们的四周,很多青年学生不敢发出与主流不同的声音,担心自己单枪匹马寡不敌众,怕自己打的是一记空拳没人理会。哪怕一开始信心满满的提出了质疑,可一旦周围批判声音蜂拥而至,就立刻麻痹自己,忘掉初心放弃思考,随着人群小声应和。但批判带给我们的只有负面影响吗?如果我们用逆向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会发现其实适度的害怕与畏惧对督促自身优化起到一定程度的推进作用,它能让我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我们质疑的学问和事物,吸取批判声音中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这种接受批判自我优化的过程,会让自己成长并且变的优秀。

陈献章《论学书》说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一个人不知善疑,会如同枯草;一个社会不知善疑,会如同一潭死水,没有生机。细想来,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的飞跃,都是“善疑”为它们添加动力。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的善疑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赞扬,鞭策着我们青年学者善疑求真,专精持恒。

猜你喜欢

治学求真概论
从《中庸》治学观浅谈党史学习的方法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传承家风 求真 求美——朱玺臻小朋友的绘画追求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张锦绣
阎生德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漂洋过海赴少林 一文不名求真功从少林洋弟子到一国外长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