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安全重要性探析

2019-07-21赵杰

山东青年 2019年3期
关键词:行为意识形态思想

赵杰

摘要:思想安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主流思想地位不被侵犯、自然人和社会团体既有思想不受侵蚀和妨碍的权利。新世纪以来,我党我国思想战线和思想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问題,已经危害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各类学校应该十分重视思想安全问题,这是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安全是行为可控的条件;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安全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幸福安康;思想安全的地位高于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利益问题,要么是思想问题,要么是以什么思想指导而产生的问题。思想安全问题,终归还是思想认识问题、意识形态问题。

关键词:思想;行为;思想安全;行为控制;意识形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思想战线和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思想安全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种邪教组织[1]粉墨登场,混淆视听,祸国殃民,如法轮功、全能教;二是各类激进组织和跳梁小丑配合境外反动势力,利用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利益问题,激化矛盾,小范围开展各种暴恐活动,造成局地人心恐慌;三是境内外各种宗教势力空前活跃,中国大陆信教群众呈爆发式增长,高校学生思想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四是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操控指挥下,对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三道四,甚至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歪曲、颠覆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企图造成思想混乱和流变;五是西方自由化思想的侵蚀以各种新面目呈现,继续毒害青年一代,国内也有一小撮亲西方的鼓手、喉舌、写手、所谓的公知、网络大v,不断鼓吹、美化、夸大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造成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上的波动。前述种种表现的共同特点是企图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模糊、颠倒,引发思想异动和思想安全问题,颠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地位,进而引导行动,危害我党和我国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良好局面。

“思想安全问题……其一,思想是否能正确认识、顺应生活法则,从而是否具有真理性。……其二,是否具有引导人创造条件运用生活法则,实现支撑人健康生存发展的功能。”思想安全实际上是由思想对人的积极功能保障的,这种保障的底线,则是思想对人功能的无害性。[2]

思想安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主流思想地位不被侵犯、自然人和社会团体既有思想不受侵蚀和妨碍的权利。思想的安全,重于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不论是高校教育工作还是其他党政工作,理应将思想安全作为重要课题和重点工作。

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安全是行为可控的条件

人的内在思想决定人的外部行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之行为,都受制于某种思想。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为,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为。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

人之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指引人的行为和行为选择。马克思主义无疑是科学的哲学,是引导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治理国家的指南;从个人角度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就有什么样与之匹配的个人行为。基于此,思想的式样决定了外部行为的样式、尺度和边界;正是因为思想安全,决定了行为安全;思想的异动,必然导致可控的行为不能被预见,成为不可控,从而引发对个人和社会不利的外部行为。

思想之安全,还在于思想的与时俱进,契合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理论发展和创新,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经济社会结合,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而引导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斗争过程、建国过程、建设过程中,思想不安全、不稳定带来的波折、苦难和损失也不在少数。

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政权的打击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演变”,很重要的一个选择就是动摇民众的认知、诱导青年人、宣扬西方民主、培植代言人等,思想的动摇和异动是其先导和重要手段。

二、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安全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党的思想建设就是党为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在思想理论领域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改造和克服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根本性建设,其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和党的先进性。党的思想建设的目标,一是确实保证思想的积极向上,保证思想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二是切实排除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党、我国人民的侵蚀和误导;三是杜绝既有正确思想被删减、篡改、覆盖。总体上,党的思想建设的目标就是确保既有思想的安全和思想理论的创新。

确保思想安全和思想的先进性,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建设和全部工作中贯彻和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党的纲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其实质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各项工作的指导思

想地位,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并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核心在于保持中国共产党思想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历史必然,是用我国宪法的规定确立下来的最终成果和认识,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离开了思想安全的保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盲目信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要么是思想上不成熟,要么是别有用心,必然使我党我国人民既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处于不安定状态,必然导致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不到贯彻执行,也必然导致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动摇,动摇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最终使中国处于分崩离析和动荡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资产阶级的政客、思想家和鼓手,时刻不忘颠覆社会主义政权,时刻不忘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和平演变,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推行资产阶级的所谓民主,推广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推行資产阶级的两党制或者多党制,终极目的无非是通过思想灌输和认同动摇我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的思想基础。

可见,明辨是非、确保思想安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动摇,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思想安全问题是意识形态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幸福安康

思想指引着行为的方向,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思想波动、嬗变,必然引起行为偏离既定方向和目标;思想的不安全、不稳定,必然引发社会问题。

我们对实际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片面、偏颇、不正确,就会成为思想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有实际问题的存在,再是不能正确认识、对待存在的实际问题等。思想表现有多层次,其中深层次、根源性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思想是否安全,决定了三个层面:

l、为的异样。思想不稳定,思想处于不安全状态,由于指导方向出现问题或者异动,必然导致行为的异样和不可控:人民公仆将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蜕变为为一己私利中饱私囊者,导致权力的异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将沦落为受人唾弃者;个人因为思想波动、异化而导致行为的样式发生改变。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演变为营利机构,也是某一阶段国家领导人的思想和看法的改变而导致的。

2、罪的可能。个人和群体的思想异化严重,在利益选择问题上不正确、大是大非问题上站位错误而成为人民的对立面:因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加重,导致行为的嬗变,成就了罪的可能。

3、意识形态。受到国外敌对势力控制和引诱的个别人,如所谓的公知、网络大V也会引起大众认知的错误和模糊、误导和蛊惑民众,对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造成影响;况且位居高位的官员,若受到西方势力的控制和蛊惑而成为其代言人,其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影响可想而知。这也是执政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因。

目前,我国社会面临着境外宗教势力的极力渗透,致使信教群众数量非正常剧增,尤其是广大农村的青年人及各类高等学校的学生,导致受社会主义教育多年的青年其思想从科学走向愚昧甚至反动,无疑是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培养成果的严重损失。

四、思想安全的地位高于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

确保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是各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重点,但思想安全问题往往被忽视。事实是,思想安全高于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

1、思想安全问题往往波及政权、社会稳定,而人身和财物的损害范围往往是个人和集体

思想是否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更迭。人类历史上,思想的推陈出新往往是大革命、大变革的前兆和基础。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运动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们以“法”为中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3]。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共同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口号,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是伏尔泰和卢梭灭了法国”。引发世界制度版图大变动的十月革命,也是在思想引领下成功的。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应当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而为十月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新中国的建立,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

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往往仅仅涉及公民个人或者少数人,其波及范围显见要比思想安全小得多。

2、思想安全的损害往往是不可估量的,而人身和财物的损害往往是可以计算的

思想的异动甚至走向邪恶化,其影响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如在“法轮大法”邪恶思想的诱惑、裹挟下,受众波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国家、社会等产生了一定冲击,目前在个别邪恶国家和地区仍然频繁活动,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而人身和财物的损害,其范围小得多,损失也往往是可以计量的。

3、思想损害的拨乱反正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人身和财物的损害的救济与回复时间相对较短

因为思想本身具有的可复制、传播,影响范围显然要大得多;而民众一旦接受某种思想,往往是难以改变的,甚至深入人心而根深蒂固。因此,人们的思想一旦被删改、异化,其修复过程是漫长的,甚至反复。人身和财物的损害无论是范围,还是周期,都是相对要小。

五、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要么是思想问题,要么是以什么思想指导而产生的问题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人的任何行为背后,总是隐藏着各种利益关系;思想离开了“利益”,那就准保出丑。

人之行为、人之行为选择,无疑都是某种思想指导的结果,没有无动机的行为,无论是国家行为、集体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概莫能外;就思想本身而言,“思想”也是思想的结果,是人之认识水平的结果,是接受“思想”呈现出的结果,无论群体还是个人。

法学家们认为,利益的变化决定了法的产生与演变,决定了法的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什么利益是恰当的?什么利益是需要支持的?什么利益应该受到保护的?这些问题,往往都是思想问题;即便法的运行的各个环节涉及到的利益问题,也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取舍的问题。

新中国的四部宪法对个人财产的保护,恰恰反映了不同时期领导人对个人财产保护思想和选择。

总之,因思想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和执政党面临西方强大的思想攻势和“和平演变”,理应十分关注思想安全、思想稳定、思想创新工作,确保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社会主义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坚决抵制和消除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思潮对我国各项工作的侵扰,尤其是做好广大党员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安全工作,具有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http://news.e23.cn/content/2014-06-09/2014060900442.html,中国公布20个活跃邪教组织。

[2]肖士英:《思想安全的信念基础及其缺失根源与化解条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39卷第三期。

[3]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4]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82页。

猜你喜欢

行为意识形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