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问题研究

2019-07-21魏秋菊

山东青年 2019年3期
关键词:使用少数民族培养

魏秋菊

摘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看做是衡量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当前,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面临着维稳、改革和脱贫的形势与重大任务,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以下简称师市)是兵团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师,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形势与重大任务,因此,加强师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加强师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的重大意义,师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师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管理

一、加强师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师市贯彻落实

少数民族干部来自本民族群众之中,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同本民族人民有着天然的联系,理解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对改变本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往往也把本民族的干部看作是本民族的代表,因此少数民族干部知晓通过何种方式能够更快、更简便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和贯彻,并能很好地动员和激发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师市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和工作主动性,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将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党的民族政策以及自治区、兵团新形势下的重大任务与少数民族群众的特点结合起来,让少数民族群众真正理解和信服。另一方面,由于当前一个时期,“三股势力”不断歪曲事实,篡改历史,制造谬论邪说,蛊惑和煽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做一些破坏社会稳定、损害民族团结、危害祖国统一的无知举动。少数民族干部可以凭借自身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影响力,把党的政策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中广泛宣传,让他们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和新疆文化,使谣言不攻自破。

(三)有利于凝聚人心,促进当前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师市少数民族干部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教育培养,基本上都做到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现身做法和表率作用,可以深刻地影响本民族的群众,增强他们的“五个认同”。在当前的维稳、改革和脱贫的形势与重大任务面前,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有利于壮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带领广大的少数民族群众树立强烈的党的概念,祖国的概念、民族团结的概念,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当前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师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各级党委在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上,没有很好地从政治高度出发;没有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特作用;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待进一步增强;没有明确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工作目标;没有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情况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一把手”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有少数民族干部占师市干部总数的比重较低,后备力量也不足。

(二)培训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

部分少数民族干部学历层次不高,文化水平比较低,很多人的原始学历只有初高中水平,工作后通过函授等形式获得大专以上文化学历,学习不够扎实,理解能力不强。在少数民族干部中会说会写汉字,能和汉族干部职工正常沟通交流的人员比较少,导致少数民族干部在理解师团党委文件精神,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中存在很大障碍。虽然各级党委都在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力度,但总的来说培训渠道不够宽泛,培训内容不够丰富、培训方法不够灵活。

(三)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完善

截止目前,师市没有制定培养、使用和管理少数民族干部的专门政策,没有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规章制度,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一直以来都是按照惯例在一些行业、单位和部门配备一些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配备使用没有硬性制度规定,在少数民族干部的选配力度上就相对弱一些。除此之外,党外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的渠道不够畅通,组织人事部门和统战(民宗)部门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措施。

(四)缺乏促进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参政议政的措施

師市少数民族干部绝大多数是本地成长起来的,与内地交流不多,观念比较落后,思维不够宽广,视野不够长远。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当做一份事业来经营,缺乏参政的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由于受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的影响,少数民族妇女不能全面参与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最多的是从事医疗卫生和教育行业,人数超过半数以上。针对此种现实状况,师市缺乏积极有效的促使少数民族干部参政议政的措施。

三、加强师市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从政治高度出发,强化责任意识

师市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要把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纳入干部学习的基本规划之中,列入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把贯彻落实中央和兵师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的一系列通知和精神,作为工作的重点和主线,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和讲政治的要求出发,加大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力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尤其是要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我们知道,境内外敌对势力不断借助互联网的科技优势,歪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制造谬论邪说,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形势依然很严峻,理想信念如果不够坚定,就会对错误思想、反动思想无动于衷、置身事外,甚至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其后果就会导致其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摇摆不定、态度暖昧,成为工作生活中的“两面人”。此外,还要明确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以及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大力推进实施。及时向师市党委汇报培养、使用和管理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情况,将其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一把手”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列入平时检查和考核项目。

(二)多措并举,增强培训效果

l、注重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兵团的各类培训班次。大力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国语水平,提高与汉族干部交流沟通的能力,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思路,拓宽培训渠道让少数民族干部能够走出三师、走出新疆,学习外面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升少数民族干部整体素质。

2、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在师市和塔里木大学南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中心的教育培养力度。充分利用师市党委党校教育培训基地,每年专门举办几期基层少数民族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少数民族连长培训班;依托塔里木大学的南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中心,大力培训农牧团场、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少数民族干部。

3、充分利用对口援疆机会,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充分利用广东援建师市的平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地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广州、深圳等地开展培训、挂职锻炼,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增长才干,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整体素质。

4、用好南疆师团少数民族干部到北疆师团挂职锻炼机会。从2014年开始,兵团实施南疆少数民族干部到北疆师团挂职锻炼政策,目的在于提高南疆师团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能力和国语水平,这项政策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5、在培训内容方面,应结合当今形势,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因为党早起制定的民族干部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干部更多熟知党政知识,对财政、金融、经济、文化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知识则比较欠缺。所以,培训过程中,应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力度。

6、少数民族干部自身要转变观念。要重视各级各类培训,不能错误地认为培训只是形式主义,要充分认识到培训能帮助自身提升理论水平,指导在工作中的实践锻炼,促使自身更好更快地成长。

(三)完善制度,使工作更加规范

制定培养、使用和管理少数民族干部的专门政策,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规章制度,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不能再按照惯例在一些行业、单位和部门配备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配备使用要增加力度,除此之外,要畅通党外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的渠道,组织人事部门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当好参谋的同时,还要认真听取统战(民宗)部门和党校的意见、建议,了解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的情况,协调抓好各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配备和少数民族干部的使用工作。

(四)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参政议政力度,合理配置各级领导班子

l、抓好舆论宣传,形成有利于少数民族干部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基础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少数民族干部在推动师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大力宣传少数民族干部在推动师市改革发展,带领职工群众脱贫致富,维护民族团结等先进事迹,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放宽视野,拓宽来源,加大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力度。在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时,坚持按事业需要选人,把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少数民族干部作为重点选拔对象,任用政治素质过硬、文化层次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领导工作。在选人方面,打破常规用人,积极拓宽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来源渠道,破除就机关人员选机关领导的模式,大胆地在基层,多角度、全方位地选拔成熟的少数民族干部上岗。

3、坚持标准,完善考核,把好少数民族干部任用关。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时,除注意年龄、文化和专业条件外,各级党委要始终把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是否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否堅决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作为衡量考核干部政治标准的重要条件,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考察任用、考核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突出强调政治标准。

4、建立各级少数民族干部后备人才库,为选人用人储备“精良”。师市党委要把团处级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库的建立和使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每年年底在对各基层单位进行年终总结考核考评时,要求各单位按照一定比例,推荐正副处级后备干部,其中要求必须有一定数量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

在工作实践中,师市各级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主动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表率作用,团结和带领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创业。根据自身实际,带领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养植业,构筑多元经济格局,努力增加职工群众的收入。各级少数民族干部不仅在民族经济建设中要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师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改进软弱涣散党组织等工作中同样要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玉琼,王东.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民族干部队伍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11):143-145.

[2]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99.

猜你喜欢

使用少数民族培养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