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态阅读” 培养阅读素养
2019-07-21李广英
李广英
[摘要]阅读素养是阅读者为了达到积累知识、开发潜力、参与社会等目的,理解、利用、反思和使用书面文章的能力。小学阶段阅读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探索了“生态阅读”教学方法,意在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大语文观;生态阅读
阅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是文化传承重要的手段,更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会使他们受益终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重在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识别、理解、阐释、交流知识的能力及活用书面材料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开展了“生态阅读”教学,使阅读回归本真。
一、当前小学生阅读现状的分析
通过对近年来部分小学生语文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肤浅盲目,图书来源单一,阅读兴趣不高。在高科技电子产品及现代媒体的冲击下,学生静下心来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多是沉醉于手机、电脑游戏、动画片之中,大部分时间被浪费了,错过了阅读的最佳时间。除此之外,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读而不思,只求速度,没有质量,导致阅读感悟能力薄弱。
认真审视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将“发展”作为总的价值追求,提出“生态阅读”教学理念,旨在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为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态阅读”的提出及实施
“生态阅读”指的是生本、生动、生成的阅读。生本即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生动即有情感的旋律经历;生成即培育读书的品质。我校围绕“生态阅读”的特色建设,将“培养读书品质,增强成長能力”定为育人目标。“生态阅读”的具体做法是:
(一)转变阅读教学观
观念的转变是阅读素养培养的前提。树立让阅读史成为成长史的理念,懂得阅读是为了运用,读是为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评价阅读不是学生读过什么,而是希望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做什么等道理。
(二)提升教师阅读素质
1.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2.要有阅读量,量变才会引起质变,教师人均年读书量达300万字以上。
3.组织教师定期座谈交流,每周一进行教师专题培训学习。每月开办一期教师读书论坛,由分管主任带领,通过座谈促进教师内化吸收、交流碰撞。
4.自制教师和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教师每周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500字以上。
5.为了保障教师能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走进阅览室自觉读书,与学生一起读书。学生每学期的必读书目,教师必须要精读,以便指导、引领学生读书。教师以榜样示范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实现教学相长。
(三)创设阅读平台
1.学校完善标准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每学期都购置大量的教师用书,包括专业引领书籍、教育论著、中外名著以及如何减压的书。
2.学校在醒目处设置特色学校建设宣传栏,走廊、墙壁上张贴着古今中外的名句名言名段、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师生随笔感悟、读书宣言、亲子共读倡议书等。
3.教室环境体现班级特色,以小学生必读 100 本课外书籍目录为参考,学生踊跃自购书籍,每人一本,班内每月循环一次。以自购书籍、学校书籍组建班级图书角,各班都有自己的读书口号,辟有读书栏。
4.学校阅览室每天下午最后一节活动课对不同年级教师、学生开放,双休日师生可以把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里的书借回家阅读(图书管理员做好登记)。
5.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设立书房、书架、书柜、读书角等读书读报阵地,创设好读书读报的氛围,给学生一个安静、文明、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倡导亲子共读,建议家长每天与学生一同阅读不少于30分钟(如家长不能陪同,要督促学生保证每天30分钟的阅读时间),每月浏览一本学生阅读的书籍,一起讨论书里的人和事,听学生述说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分享他们的快乐,给予赞扬和鼓励。
(四)优化课堂结构,实现阅读教学转型
我们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进行了学科课程整合:低年级在“生态阅读”中识字;中高年级在“生态阅读”中诵读、积累,着力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从“简”而教,积“多”而读,引领学生遨游书籍海洋,探寻阅读奥秘,提高读书能力。教研活动得到了进修校小教部领导的大力支持,教研员深入我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如何落实“生态阅读”及语文课程整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走进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进行导课、听课、评课;进行跟踪指导,强化训练,增强了教师参与研究的信心,更新了教师教学的理念。
我们学习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教学,在课堂上对语文单元进行整合,课内阅读带课外阅读,每个单元进行的课时重新划分,整合为初读感知课、研读感悟课、基础训练课、品析交际课、品析习作和积累练笔课等几个课型。除了写作课之外,每课时都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随心所欲去写,整合之后,节省下来的课时,进行“生态阅读”。渐渐地,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多,视野明显开阔,语文综合素养明显进步。低年级的小学生能每学期背诵古诗30余首,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背诵宋词30余首,《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也都熟读成诵,课外阅读诸如《百科全书》《中华上下五千年》等课外书十几本,这样的诵读量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终生的。从一年至六年级毕业,学生可背诵300余篇唐诗宋词,阅读课外书百余本,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可达几百万字。我们还根据各年级学生各学期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开设阅读指导课,每周两节。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好读物,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及时分享阅读的快乐。根据各年级读书书目,分章分节地进行共同阅读,教师有所选择地进行粗读、精读、略读、导读、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的指导。
语文学科起到强大的学科引领作用,其他学科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实现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巧妙融合。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有些课程的学习,只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拓展资料,学生就能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开展有效学习,教师只要做精要点拨就可以。针对这样的课程,学校开发出拓展资料,把各个学科的学习与“生态阅读”巧妙结合,相互促进,让阅读教学贯穿其他学科,每节课前5分钟进行交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话题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例如:数学可以让学生根据情景图讲解数学小故事;英语学科可以利用学过的单词编一个小故事;音乐、美术、科学课等让学生搜集名人故事。每节下课前10分钟,学生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课外书,或是写出感悟。这样,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五)开展读书活动,培养读书兴趣
1.保持学生的读书兴趣是形成经典阅读氛围的关键。学生阅读的内容每学期都不同,各年级都有必背诗词、必读书目,还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如低段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百岁童谣》《格林童话选》;中段的《千家诗》《三毛流浪记》《奇妙的数王国》《窗边的小豆豆》;高段的《夏洛的网》《昆虫记》《孔子的故事》。
2.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每个学生力求做到每日读一篇美文、每天诵一句国学经典、每天记一页读书笔记、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每人手中有一卡。每月读一本书,“每周一诗”诵读活动由班主任或学生自行选择古诗,写在黑板的一角,利用晨读诵读。“一卡”即“学生读书卡”,由学生填写读书记录,每周填写一张卡片,培养学生读书的持久性。
3.读书摘抄笔记,对读过的书籍要进行词、句、段的摘抄。利用每周一节口语交际课在班上交流展评,比谁摘录的句段精彩有价值。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激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达到优生更好,后进生尽力趕上的效果。
4.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有评比细则,有奖励措施(如奖图书、奖状等)。班内每月举行一次即兴写作比赛、优秀作品展览;学校每学期一次作文比赛,评出奖项,并设立作文展板,展出优秀作文及教师点评。此外,每学期还举办读书故事会、诗文朗诵会、美文鉴赏会等。
5.每学期向家长开放一次读书特色汇报课。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观摩,提出改进建议,让读书文化辐射到家庭。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重视生态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为学生大语文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蓉.以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应用[J].课外语文,2016,(05).
[2]程先国.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