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协同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契合

2019-07-21武彦

魅力中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理论

武彦

(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系统协同理论自创立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社会多个领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机制这一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协同学的理论渊源及其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契合回答了用系统协同理论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理论问题。

一、系统协同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

协同学(synergetice)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 Harmann Haken)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他在1971年正式表达了“协同学”的主要概念和思想: 协同学即“协同合作之学”[1]。1972年,哈肯又在第一届国际协同学会议上更明确、更系统地阐述了协同学的思想。“一般说来,可把协同学看作是处理复杂系统的一种策略”[2]。

协同学的主要思想源于哈肯对激光理论长期不懈的潜心研究。它以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现代最新理论为基础,引入了统计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关联优化,对自然界中存在的无序、有序、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从而实现将一门学科中所取得的成果很快推广到其他学科的类似现象上去[3]。协同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有序、无序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并将有序与无序统一起来,解释系统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普遍存在的“协同作用”。系统形成有序状态,会使各要素汇集起来,形成合力,产生“1+1>2”的效用;反之,如果系统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各要素会相互排斥或抵消,系统整体效用大大减弱[4]。

协同学揭示了开放的复杂系统在外部参量驱动和内部子系统协同作用下,以自组织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动力以及演化的规律。这里的“协同”指的是系统中多个子系统( 或要素) 之间相互协调的、相互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它广义地包含了竞争与合作,但重点强调的是合作 [5]。此后,哈肯学派致力于继续发展协同学的一般理论和将协同学应用于各种具体问题。

从哈肯最初提出的协同的概念和思想,如今系统协同的内涵日益丰富完善。一般认为,协同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目标,各子系统或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 [6]。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蕴含的协同理论基础

哈肯创立的“协同学”是基于对“自然”协同的考量,而在社会学领域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创新与“自然协同”还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学中的协同是一种具有较强目的期待的主观行为,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要形成协同的有序性结构,必须通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就是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如何通过对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以期在社会教育的整体系统中形成微观个体层次整合性的结构特征,构建一个新的有序结构并使其发挥正向功能[7]。

协同理论能够从“自然协同”引申、过渡到“社会协同”、“协同教育”再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协同机制的构建与运用,说明这几者之间存在着理论契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从其外延来看,包括学校内的跨学科教育、社团组织教育和学校外的政策导向、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网络舆论环境等。而这些主体、环体、介体等子系统相互协同,互动反馈,旨在共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源不断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表1:系统协同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契合

根据陈劲等人的研究,协同创新活动一般具有系统性、层次性、耗散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8]。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具有这些特征。因此,在其中建立、运行协同机制是有理论依据的。

(一)系统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以多元组织协作为基底的创新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整合或糅合过程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各部分功能与资源的有效调和,以系统性、整体化的形式表现合作之后的各自方式、功能和目标。

(二)层次性。“协同创新”的层次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知识流动的层次与梯级,一般处于高位阶的知识层向低位阶知识层流动,同等位阶、不同性质的知识层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二为组织特性的层次与样态,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组织必须在某一领域具备相对优势,且组织样态为开放型,从而保障“协同创新”的互动与互补[9]。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高目标即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社会、家庭、高校各育人环节、育人层次相互影响,开放互动,其中高校具有育人优势,同时也离不开其他层次的管理、协调与配合。

(三)耗散性。正如前文所述,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校无法屏蔽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该系统会与外部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互流。思想政治工作与“协同创新”相同,是由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在该系统内部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四)动态性。高校内部存在着新思想、新观念的交织与互适,各要素持续更新、快速反应、灵活适应和不断创新等。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须秉承动态型组织理念,时刻保持对动态信息的搜集与捕捉,并在沟通协调中作出适时调整;管理者必须在此环境下逐渐形成“动态治理”或“动态管理”的制度与施行理念,通过激励或约束不同活动的政策、规则来影响协同行为的展开和协同目标的实现。

(五)复杂性。政产学研等各组织及其所拥有的创新要素多种多样,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协同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有的情况是各参与组织人员无法预测的,加上创新的成果既包含有形成果,也包含无形成果,诸种情形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运行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

三、协同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适用性分析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例如教育系统日益开放,无法屏蔽资本主义消极腐朽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及“校园贷”、“大学生半价人流”等社会不良影响;实习实训环节的校企协同模式尚未建立,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即便是校内也存在思政课以外的教学活动政治性不强的问题等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的运行机理和基本诉求与协同理论具有高度一致性,相关机制的建立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

(一)协同理论中的“知识协同”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

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知识协同是一种交互的合作育人思想和人才培养方法,是在多主体合作进程中将不同主体的感化、渗透、自省、教育优势进行有效整合以形成多重的、交叉的知识供应链,并致力于增强合作育人效果。在传统的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党团活动模块分割的模式下,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实现协同发展。以“知识协同”为核心,实现校内外、思政课课堂内外、网络上下协同联动是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必然选择。

协同机制试图通过构建新的教学、管理和社会运作机制打破学科界限、地域界限、行业界限、理念界限等传统束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立体的、交互的空间结构,也为全员育人创设了适宜情景。在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中,每个教育主体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不断融合、转变并相互影响,由其构成的混生组织交叠覆盖,带来组织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二)协同理论中的“组织协同”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

组织协同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各主体之间(系统外部)、各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培养环节和培养单元之间(系统内部)相互协作与整合,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的管理流程确保系统内外协同,并能够持续、循环执行的过程或状态。长期以来,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在价值定位、战略目标、合作动力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各子系统内部在组织结构、权力结构、职能结构等方面的矛盾使合作育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模块化”的组织运行与合作生态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需求。

基于上述问题,协同机制更注重统一系统内外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价值定位、战略目标、合作动力及协调各组织结构之间的矛盾。在此情境下,各主体以突破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桎梏为重点,从协同组织管理、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实施改革,通过建立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的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协同考评机制,从而实现系统内外协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协同理论中的“战略协同”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

战略协同指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人才、资源、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优势,在组织架构设置、人才质量保障、价值理念打造、师资力量配置、创新平台运用等方面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统一部署和整体规划。

协同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协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首先,它为系统内外各主体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以人才培养为载体,致力推动高校、社会、行业企业等思想政治工作要素的相互融合,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价值认同的结合点,为协同机制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中的运行奠定了理念基础。其次,为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建立制度上的顶层设计,整合各类资源与要素,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利益驱动力,为各具体制度在各子系统内的实行奠定了动力基础。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理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