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忽视的并发症
2019-07-20刘学源
特别文摘 2019年14期
刘学源
中风有可能带来偏瘫、失语、一侧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这些已为公众所熟知。但中风还有可能损害吞咽功能,就鲜为人知了。
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礙的发生率高达51%~73%。患者主要有舌部活动减少、咳嗽、进食时呛咳以及声带麻痹等吞咽困难症状,同时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营养不良、脱水、心理障碍等并发症。
既然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容易引发进食呛咳,那不要给患者喂食固体食物,改为流质不就行了?专科医务人员郑重提醒:这样的观点大错特错。
看似简单的吞咽动作,从生理学角度来分析,是由一系列高度协调的反射活动构成的,可分为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三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吞咽障碍患者,病变的位置和程度都各不相同,有唇部功能障碍、面肌功能障碍、舌功能障碍、软腭功能障碍、会厌功能障碍、喉功能障碍、食管上括约肌功能障碍和咽肌功能障碍等多种类型。
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的分级,需遵循不同的注意事项,整体呈递进式,从糊状食物到软食,最后才能饮水。进食时需注意体位,尽量以半卧位或坐位;进食时注意速率,细嚼慢咽,切记需等待患者完全咽下口中食物后,再进行下一次喂食。
舌运动受限、协调性欠佳者,应先吃浓稠质液体,以后再喝稀液体,避免高黏稠度食物;舌力量不足者,应进食稀液体,避免大量糊状食物;咽期吞咽延迟者,应进食浓稠液体,避免稀液体和流质;呼吸道闭合不足者,应进食糊状食物,避免稀液体和流质;喉上抬不足或环咽肌功能紊乱者以及咽壁收缩不足者应进食稀液体,避免浓稠和高黏稠食物;舌根部后缩不足者应进食稀液体,避免高黏稠性食物。
值得提醒的是,进食时应尽量采取端坐位或要高于床头60度,头不后仰。卧位进食时,将头与全身向健康侧倾斜45度,每口量大小应合适,进食后及时清洗口腔,避免食物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