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绳金塔历史街区中文化景观的营造
2019-07-20黄思颖
黄思颖
历史街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容易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街巷空间和人文景观[1],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江西省会南昌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市有3处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即万寿宫街区、进贤仓街区和绳金塔街区。
1.千佛寺绳金塔
2.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位置图(源于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5-2020)
本文以绳金塔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归纳和总结其文化景观的营造手法,为城市历史街区的营造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1 历史街区与文化景观
1.1 历史街区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强调的是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国在2002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将“历史文化保护区”更名为“历史文化街区”,简称历史街区,并确定了历史街区的法律地位[2]。2005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历史街区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将历史留存的建筑、环境构成的具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地段进行重点保护[3]。在2008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即保存文物丰富、历史建筑集中,且能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1.2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概念来源于西方,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正式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是自然和人类共同作用的结晶,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也对文化景观进行了界定[4],文化景观是在一定地域内历史事件、人物、活动的成果,具有传统美学和文化价值。
我国众多学者对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汤茂林认为文化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将文化景观分成有形的物质景观和无形的非物质景观两类[5],并强调文化景观是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交融。李和平、肖竞借鉴西方国家的类型划分模式,结合我国历史文化的地域特性,将文化景观分为设计景观、遗址景观、场所景观、聚落景观和区域景观五大类。文化景观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作用的产物,反应了不同时期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含了历史遗留的物质财富和人类的精神财富。
2 绳金塔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是南昌市重点保护的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图1),核心保护范围5.11 hm2,建设控制地带9.39 hm2[6](图2)。街区以绳金塔和十字街为核心,集中展示南昌的传统民俗文化。
文化景观既是一种实体对象,又具有相应的人文内涵,按其构成要素可划分为“显性”和“隐形”两方面(表1)。历史街区文化景观并非都是物质景观即显性景观,而是包含了隐藏在其背后的非物质文化,即隐性要素。
2.1 显性要素
2.1.1 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历史城镇中,寺庙及其四周的广场空间影响着整个城镇的总体布局,其周围区域往往是城镇中最中心、最繁华的所在[7],在历史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绳金塔历史街区坐落于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北有象山文化广场,西临抚河,东有南昌文化会堂,是南昌市的核心地带。因绳金塔前广场定期举办庙会,街道成为商业街,商业娱乐活动则演变为庙会的中心内容(图3),人流也比较密集,形成了以绳金塔十字街为核心,集中展现南昌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街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正在建设和规划的南昌地铁3号线、4号线在绳金塔站交汇。因此,它既是南昌老城区的中心,也是文化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3.隆兴戏台
4.文庙(大成殿)
2.1.2 个性的空间格局
街区内现仍保存绳金塔街、美济院街、十字街三条传统街巷,并以传统街巷为原型构建的“五街九巷十八坊”的空间格局。以“五街”为轴线,连接现存街巷,形成街区的漫步体系;以“九巷”串联周边历史要素[8];“十八坊”主要以南昌“九佬十八匠”为核心,贯穿整个历史街区,展现过去在此谋生的各种手工匠人,藉此保存城市的记忆。
表1 绳金塔历史街区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2.1.3 传统的地区建筑
历史街区内现存建筑中有21.8%的清至民国建筑,多数为传统民居院落,主要分布在养济院东侧和十字街两侧[9]。将传统的地区建筑与历史街区的打造相互结合,形成“街中有园,园中有市”的空间面貌。
在绳金塔历史街区中,绳金塔历经沧桑,屡兴屡毁,现存建筑为同治七年(1868年)修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绳金塔呈砖木结构楼阁式,其朱栏青瓦、墨角净墙、飞檐飘逸,并悬挂铜铃,每层铜铃的音阶不同,七层七音。明朝文学家吴国伦赞其“双树影回平野暮,百铃声彻大江寒”。除绳金塔外,街区内有十二处推荐历史建筑,其中五处为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孔庙(图4)、隆兴戏台、千佛寺建筑后期加以适当的修缮和立面改造[10],并在传统建筑间加亭廊、楼阁等连接,使得街区内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统一,实现街区内高度场地化和园林化。
6.南昌九墙之南昌理发店
7.乔迁大吉
2.1.4 多变的街巷空间
绳金塔历史街区中街巷空间主要分为浅院引街、水街别馆、高墙深巷三个部分,实现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街巷空间营造,体会身处城市繁华中,寻得一处宁静之感。绳金塔历史街区以“引水入街”为亮点(图5),再现并升华“水塘塔影”的历史风貌,实现水与火的相互调和,达到赣鄱“水火既济、永镇江城”的平衡与和谐。宽度不一、曲直有致的水系贯穿整个历史街区,再现南昌城市生活底片,并且可有效隔离车流,实现人车分流。水与街巷的互动,丰富了街巷空间,提升了街区品质。
2.1.5 丰富的文化景观小品
新建的文化景观小品有“南昌九墙”“乔迁大吉”“九佬十八匠”“地景艺术”“牛郎织女”“七门风俗图”等。“南昌九墙”展示老南昌人的市井生活(图6);“乔迁大吉”展现过去搬家时的场景(图7);“九佬十八匠”反映南昌地方民间工艺技术和传统文化;“地景艺术”将南昌市历史碎片放置在地面表现;而“七门风俗图”则以中国传统工笔线的绘画形式,再现了以明代为背景的古豫章城市七门的风俗与民情。景观小品形象生动,贴近市民生活。这些丰富的文化小品将当地原生态的市井生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栩栩如生。
2.1.6 高超的现代技术
绳金塔历经朝代变迁,历经年代战乱和风吹雨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皆有损毁。利用现代数字虚拟复原方式修复了绳金塔原貌,完善其建筑内部和细节设计[11],重现绳金塔遗存的风采。隆兴戏台前的金塔广场作为贯街区的重要纽带,是市民休闲、节庆、演艺性广场,其与裸眼3D灯光秀形成互动,成为历史街区内的核心焦点、项目亮点和人流聚点。戏台上无需任何演员,采用裸眼3D投影技术和高科技声光电手段,将文化与公共艺术相结合,把流传千年的金塔故事展现出来(图8)。
2.2 隐性要素
绳金塔历史街区独具特色的历史背景、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反映了当地的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是文化景观的重要影响因素。
2.2.1 历史背景
南昌绳金塔始建于唐天佑年间(904-907年),位于古城进贤门外,是当时市内最高的建筑。因建塔前有僧人惟一在此挖出铁函一只,函中四匝金绳,故此得名。铁函中除了金绳,还有三把古剑和一个 装有三百粒舍利子的金瓶,三把宝剑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的字样,故绳金塔又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的美誉,是南昌市的镇城之宝。
2.2.2 民俗文化
庙会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典型体现,民间通常所称的“庙会”源自寺庙的祭祀活动,以宗教仪式为核心,伴有游赏娱乐活动[12]。绳金塔庙会是一种古老的集祭祀、歌舞、民俗活动于一体的汉族民间盛会。每逢中秋、国庆佳节(每年9月至10月),绳金塔历史街区热闹非凡,好戏连台,市民或参加庙会祭祀活动,或观看民间歌舞、时装表演、曲艺特技、民间绝艺,或品尝中国各地风味小吃,采购来自天南海北的各式物品。除此之外,每逢春节,市民或撞钟祈福、或观赏龙狮踩街表演、赣剧、采茶戏;每逢元宵节,市民或猜灯谜、或赏花灯。丰富的市民文化活动展示着当地别具一格的文化风貌。
2.2.3 民间艺术
在绳金塔公园内的隆兴戏台常年免费向所有市民开放,并时常上演赣剧、采茶戏和皮影戏等,演绎绳金塔当地传奇故事如《搓绳献金》《宝鼎传说》《对联招婿》等。原汁原味的曲艺表演活动使得民间艺术代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发展,成为南昌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使绳金塔历史街区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民艺为主题的历史街区。
绳金塔历史街区的民间手工艺有制瓷、染织、刺绣、泥塑、剪纸、木雕、风筝扎制等,其中宣纸刺绣尤为让人惊叹,工艺品商店内墙上悬挂着的一幅幅清雅脱俗的水墨画、令人赏心悦目的青花绣品、色彩精美的工笔花鸟画绣品都是用极细的丝线绣在宣纸上的作品。
2.2.4 宗教文化
文化街区的宗教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包容性,佛、道、儒三教和谐相处,皆对街区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绳金塔原为千佛寺中的一座佛塔,现今重建千佛寺,修缮绳金塔。绳金塔的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以及鉴金葫芦型顶,保留了浓重的佛教色彩。现街区内还建有文庙(大成殿)、净明道祖师许真君以及孔子弟子子羽的雕塑等(图9)。佛、道、儒三教都讲究和谐,从风水角度来说,绳金塔属火,原有镇火、驱风的功能,故引水如街,使水与金塔相得益彰,水与火相互调和,达到文化与景观共同的平衡与和谐。“城以塔兴,街以水逸”,街区内传统宗教文化与民间信仰共生共荣、交融并存。
8.隆兴戏台灯光秀
9.宗教文化雕塑
3 绳金塔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价值
3.1 传统文化传承地
绳金塔历史街区经过了历史的沉淀,文化底蕴深厚。不仅保留当地传统的地区建筑和传统民俗文化,且通过适度改造,延续其历史面貌。如显性文化景观中的文化景观小品“南昌九墙”“乔迁大吉”“九佬十八匠”等都还原了街区老百姓的市井生活;隐性文化景观中的民俗文化在原有庙会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春祈福和元宵灯会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市民生活。历史街区的两侧有老南昌人休闲娱乐的餐厅,沿街的手艺人进行着吹糖人、炸白糖糕等活动,生动展示了传统文化景观的独具特色,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老南昌最传统的街巷生活空间。
3.2 历史景观彰显地
绳金塔始建于唐,历经沧桑,屡兴屡毁,见证着南昌城的发展。如今,绳金塔历史街区成为南昌本地人或者外来旅游者旅游和休闲的首选之地,充分展示了南昌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名城风貌,是了解南昌文化及民风民俗的窗口。通过对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五街九巷十八坊”空间格局的构建,以及对传统建筑及街巷历史风貌的整治与慎重恢复,并对南昌市历代名人进行雕塑展示,体现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格局与风貌的独特韵味与魅力,同时让人们亲身感受到南昌人文的魅力。
3.3 城市精神集结地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内涵丰富,是南昌精神文化的缩影。街区内各种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绽放光芒,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和好学崇文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了“大气开放,诚信图强”的南昌城市精神。通过挖掘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内涵,有利于提高南昌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增强城市竞争软实力的同时,保存城市精神的记忆。
3.4 民俗宗教展示地
通过结合对传统经典建筑、园林的整治和利用,充分展示民间曲艺、民间手工,同时保护绳金塔所蕴含的各项民俗活动、工艺、风味小吃等。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有效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宣传道、佛、儒三家思想,提升街巷文化品味,为深刻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等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丰富其民俗宗教文化的内涵。
4 结语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南昌市文化景观的集中体现,是南昌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南昌文脉发展的积淀。街区内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共同构成了特色文化景观,引导着城市整体风貌的构建。在保护绳金塔街区文化景观遗产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历史故事、民风民俗延续至未来。绳金塔历史街区通过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利用高超的现代科技重现了“千年金塔和百年商街”的繁荣景象,提升了居民对城市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传承了传统历史文化,延续了原生态的市井生活。
希望通过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营造,形象展示和传播城市的文化精神,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提高城市的辨识度和认知度,同时更激发人们的认同性和归属感,提高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