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地区适生鸢尾应用与产业化发展建议
2019-07-20肖月娥于凤扬奉树成
肖月娥 于凤扬 奉树成
近年来,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的崇明依托自身条件,全力打造花卉产业,已取得初步进展。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结合生态要求和产业发展,打造“海上花岛”,建设花田、花溪、景观廊道,塑造点线面相结合的花岛大地景观。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作为我国花卉领域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花事盛会将在崇明举行。这些重大举措为花卉行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展示与应用提供了历史机遇。随着崇明生态岛基础条件逐渐完善,花卉品种丰富度和生产模式上都有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崇明水仙(Narcissus tazettavar. chinensis)、番红花(Crocus sativus)等传统花卉产业得到壮大的同时,鸢尾(Irisspp.)、唐菖蒲(Gladiolusspp.)等新优花卉也已逐渐形成品牌效应。但是崇明地区高温高湿和严重盐碱化土壤使得该地区适生花卉种类受到限制,加之传统花卉产业的诸多顽疾,均将限制崇明地区花卉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崇明花岛建设的进程。
鸢尾是对鸢尾属(IrisL.)种与园艺品种的总称。鸢尾作为一类世界著名的宿根花卉,其文化底蕴深厚,株型优美、花型奇特、花色多彩,且生态类型多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1]。1985年,上海植物园开始鸢尾引种工作[2];2006年,上海植物园针对上海辰山植物园建设项目开始从国内外大规模引种鸢尾类植物;2016年起,又陆续开展了“崇明世界级花岛适生植物筛选及其种质资源库和示范地建设”和“耐盐碱鸢尾等新优品种推广应用”等项目。目前,上海植物园已初步建成鸢尾种质创新和推广应用配套技术体系。
本文在分析崇明自然条件及其花卉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植物园在鸢尾属收集和应用研究的成果,推荐了崇明地区适生鸢尾类群,并对崇明适生鸢尾的应用和产业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注入创新新活力,促进崇明花卉产业合理规划、健康发展。
1.路易斯安那鸢尾经典品种‘红瑞特’
1 崇明地区自然条件和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崇明岛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崇明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普遍经历了盐渍淤泥、自然生草、初垦脱盐的过程,盐土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0.1%,土壤平均pH值为7.2~8.8[3]。盐碱土中过多的可溶性盐类造成了土壤“咸、毒、板、瘦”等不良性状。崇明地区不同功能区内景观与生态协调度高的群落数较少,具体表现为群落结构单一、物种丰富度低和自然度评价差[4]。
崇明岛地处中国海岸线中部、长江出口处,水陆空交通便捷,花卉产品能较快地销往国内外,而且上海市拥有2 300万人口,花卉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崇明地区发展花卉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对照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定位和生态产业发展的取向,目前该地区花卉产业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小,配套设施匮乏,缺乏影响力,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二是种植分布散,缺少产业布局的特色;三是从业人员老龄化,专业水平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技术,生产技术质量体系不规范,花卉产品质量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因此,在崇明发展花卉产业优势与挑战并存,亟需针对崇明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筛选或梳理耐湿热、耐弱碱的新优特色花卉,建立崇明适生花卉种质资源库,丰富崇明园林植物和花卉产业体系种类。同时将崇明适生新优花卉及其技术形成集成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有效合作,引领和延伸已有花卉创新品牌。
2.西伯利亚鸢尾品种‘福至如归’
3.上海植物园荷兰鸢尾花田
4.上海植物园花展中的荷兰鸢尾花艺作品
2 崇明地区适生鸢尾类群及其应用
全世界野生鸢尾属植物总计有280~300种,其中约有100个原种杂交选育,获得有髯鸢尾、路易斯安那鸢尾、西伯利亚鸢尾、花菖蒲、琴瓣鸢尾和荷兰鸢尾等15个园艺类群7万个园艺品种[5]。目前,上海植物园已从日本、法国和美国等地引进鸢尾品种465个,其中崇明地区适生鸢尾品种总计156个,后者隶属于6个类群(见表1)。
表1 崇明地区适生鸢尾类群
2.1 路易斯安那鸢尾
路易斯安那鸢尾是对无髯鸢尾亚属无髯鸢尾组路易斯安那鸢尾系(series Hexagone)的I. hexagona、I. fulva、I. brevicaulis、I. nelsonii和I.giganticaerulea的5个种及其杂交品种的统称,路易斯安那鸢尾系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和墨西哥湾的沼泽地中,并以路易斯安那州为分布中心因而得名。路易斯安那州(北纬29~33°,东经 89~94°)地势平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冬季温和,雨量充沛,该气候特征与崇明岛气候极为相似。路易斯安那鸢尾喜光照充足、肥沃、温暖潮湿(pH值6.5~7.8)的土壤,适合在热带至典型温带地区推广。1985年,上海植物园首次从美国引进15个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其中‘尼尔教授’(I.‘Professor Neil’)、‘红瑞特’(I.‘Rehht’)(图1)和‘小交响曲’(I.‘Sinfonietta’)等经典品种至今活跃于长三角地区园林绿化和苗木市场中。
路易斯安那鸢尾植株高80~120 cm,在上海地区花期为5月,花色有白、蓝、紫、黄、橙、粉和红等色系,上海植物园花展中的荷兰鸢尾花艺作品也有少数复色系品种。该类鸢尾花色艳丽,热情洋溢,适合通过片植来营造缤纷多彩的花海和花田。同时,路易斯安那鸢尾全年常绿,耐水湿能力强,成年植株可常年生长于8 cm水位的浅水中,对富营养化水体和重金属污染水体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潜能,既可美化水体、湿地和岸线,又可用于水体净化工程[6、7]。
2.2 西伯利亚鸢尾
西伯利亚鸢尾是对无髯鸢尾亚属西伯利亚鸢尾系(series Sibiricae)的西伯利亚鸢尾(I. sibirica)和溪荪(I. sanguinea)杂交获得的品系。西伯利亚鸢尾原产于温带和亚寒带地区的沼泽地,这类鸢尾喜光照,耐湿热,耐弱碱性土壤(pH值6.5~7.8),适合在整个亚热带地区至亚寒带地区推广。
西伯利亚鸢植株高40~80 cm不等,株型雅致,花色淡雅,以紫、蓝和白色系等冷色调为主(图2)。随着育种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出现了粉、玫红、黄和复色系品种,并出现了重瓣花型的品种。西伯利亚鸢尾在上海地区的花期为4~5月,地上部分通常在11月消亡。这类鸢尾叶片株型优雅,花色清新,可用于水体、湿地和岸线绿化,也是花坛和花境的良材。
2.3 荷兰鸢尾
由西班牙鸢尾亚属(subgenus Xiphium)部分种杂交选育获得的园艺类群被称之为西班牙鸢尾,该类群又可细分为英国鸢尾、西班牙鸢尾和荷兰鸢尾三个亚类群。低温处理可以促进荷兰鸢尾提前开花,这为荷兰鸢尾商业生产开拓了新道路,也稳固了这类鸢尾在切花生产上的地位。荷兰鸢尾喜生在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6.5~7.8),在北美耐寒区为6~9区。荷兰鸢尾在崇明地区作为切花生产已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
荷兰鸢尾高60~80 cm,单个花茎上开2~3朵花,花色有紫、红褐、黄褐、黄、白以及黄白复色系。该类鸢尾开花整齐度高,适合用作花境、花田、花海的景观营造,也可用作切花生产(图3、4)。
2.4 琴瓣鸢尾
琴瓣鸢尾是对无髯鸢尾亚属琴瓣鸢尾系(series Spuriae)原种和杂交品种的总称,因外轮花被片似小提琴而得名。琴瓣鸢尾耐湿热,大多数品种喜中性至弱碱性土壤(pH值6.6~7.8)。有研究报道隶属于琴瓣鸢尾类的喜盐鸢尾(I. halophile)能适应3%左右的盐碱度。琴瓣鸢尾育种工作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因此现在能获得的琴瓣鸢尾品种数量较为有限。目前在我国仅有上海地区引种了少数琴瓣鸢尾品种,如上海植物园引进了5个琴瓣鸢尾品种(图5)。
5.琴瓣鸢尾品种‘褶皱金丝雀’
琴瓣鸢尾植株高大(80~150 cm),花型奇特,花色有黄、褐、蓝和白等不同色系,上海地区花期为5月。该类鸢尾具有开花整齐度高、开花量大、花型奇特、花瓣质地较硬等优点,可在中国亚热带至整个温带地区的园林绿化和切花生产中推广,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6.上海植物园选育的蝴蝶花
7.上海植物园培育的色彩缤纷的糖果鸢尾
8.上海植物园长兴岛科研基地的路易斯安那鸢尾花田
2.5 冠饰鸢尾
饰冠鸢尾是对无髯鸢尾亚属小花鸢尾组(section Lophiris)的种或品种的总称,因其垂瓣上具有鸡冠状附属物而得名。饰冠鸢尾大约有原种10个,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少数种分布在美国。鸢尾(I. tectorum)和蝴蝶花(I. japonica)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常见地被和庭院植物,但在国际上冠饰鸢尾的园艺品种仍极为有限。
冠饰鸢尾的植株高5~200 cm不等,花为白色或蓝紫色,喜生长在潮湿、温暖的林下和林缘,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格(pH值6~8),是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良好的耐阴地被植物。冠饰鸢尾(I. cristata)和姬鸢尾(I. gracilipes)等种类株型矮小、植株紧凑,花朵小巧可爱,非常适合家庭园艺盆栽观赏。上海植物园通过对野生蝴蝶花进行收集、选育,获得6个花色变型(图6)。
2.6 糖果鸢尾
糖果鸢尾是以野鸢尾(I. dichotoma)为母本、射干(I. domestica)为父本杂交获得的一个鸢尾园艺类群,因其花朵在枯萎时花被片由内向外逐渐闭合成糖果纸而得名。这类鸢尾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和花期长等优点,喜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6.5~8.0)。
糖果鸢尾花色如糖果般缤纷亮丽,有红、橘、黄、褐、紫、蓝色等,并且花被片基部具有变幻莫测的斑纹和斑点,让这类鸢尾富有魔力。在上海地区的花期为7~8月,此时正是夏季少花的季节,可以用于花境和花坛等不同绿化形式中,也可用作切花生产。上海植物园通过杂交选育已获得3个糖果鸢尾新品种(图7)。
3 崇明地区发展鸢尾产业化的优势与建议
3.1 崇明地区鸢尾产业化优势
崇明地区发展适生鸢尾产业有以下主要优势:一是鸢尾观赏价值高,应用广泛,适合应用于园林绿化、切花生产、花卉旅游和花卉苗木产业等;二是鸢尾生态类型多样、品种丰富,全世界耐弱碱至中等程度碱性土壤、耐湿热、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鸢尾品种超过2 000个,在崇明地区推广应用的投入与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三是上海地区以上海植物园为主的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已储备了丰富的鸢尾类资源和专业的产业化配套技术,可规模化生产,示范作用大,带动作用强。
3.2 崇明地区鸢尾产业化建议
目前,崇明花卉产业多元化、系统化和特色化还不够。下一步应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明确崇明花卉产业目标定位。建议将鸢尾等其他产业配套技术较为成熟的花卉作为发展重点,推进独具崇明特色的现代花卉产业建设。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进崇明鸢尾产业化发展。
(1)建议扩大崇明鸢尾产业规模,着力打造崇明鸢尾品牌。目前,上海植物园在崇明长兴岛建立鸢尾示范园,展示面积超过20 000 m2,引种已取得初步成效(图8)。可以借鉴荷兰库肯霍夫郁金香花展的成功模式,下一步可以将上海植物园长兴岛基地展示的鸢尾品种及产业配套技术向崇明推广,建成更大规模的鸢尾标准化产业基地和鸢尾主题公园,并在鸢尾盛花期举办花卉展览、经贸活动和技术交流,形成集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产业模式,逐渐形成崇明地标性景观带,将其作为引爆点吸引游客,并因此带动花卉种植业向多元化发展,吸引全球花卉从业者和爱好者关注崇明花卉。
(2)建议加大崇明鸢尾产业投入,提升产业科技内涵。建议加大对鸢尾产业政策、资金与人才培养的投入,健全引种、栽培、选育和扩繁这一产业链。大多数鸢尾品种花期为春天至初夏,所以未来仍要继续探讨鸢尾与其他季节特色鲜明的花卉种类轮替展示技术,继续探索鸢尾栽培管护模式机械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提升崇明低碳旅游产业能级水平。此外,在已有鸢尾品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新品种,提高鸢尾产业核心竞争力。
(3)建议加强成果转化,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鸢尾产业联动。目前,浙江地区的鸢尾生产基地已过千亩,江浙沪地区鸢尾专类园开始涌现,鸢尾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推广应用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应结合实际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花卉产业的辐射作用,依托长三角充沛的民间资本,加快崇明适生鸢尾植物种质创新和产业集成技术的成果转化,实现长三角鸢尾产业科技创新资源的联动,把鸢尾创新链延伸到整个长三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