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企主导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

2019-07-20孙婧婍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试点工作武汉校企

郭 佳 孙婧婍 杨 金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0)

2015年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武汉船院)和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船重工)招收培养2016、2017级两届四个现代学制制班级,三年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学生全部来自于企业一线员工,学生(员工)每周周一到周五要正常上班,管理和教学主要由企业主导,这是国内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少见的模式。武汉船院和武船重工的大胆尝试,在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道路上进行了独特的探索和实践。

一、央企主导现代学制的背景

武汉船院在申报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时,选择了学院师资和品牌最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作为试点专业群。学院通过研究试点工作的要求,很快确定了武船重工作为合作企业。武船重工始建于1934年,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公司2016年完成经营开发328.5亿元,是中央企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作为一家和学院在历史上有着深厚渊源、长期合作的央企,双方领导很快达成了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共识,为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船重工的历史悠久,作为一家在职员工数量超过14000人的大型央企,每年对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但随着船舶行业整体下行,结合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武船重工优化内部人力资源结构愿望十分强烈,而其主要问题在于公司拥有大量28-38岁年龄层次的低学历技术工人。这一批工人大多在中国船舶工业大发展的2004-2010年期间引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当年一线工人大多招募的是技校毕业生、初中毕业生,这批一线员工在武船重工的大发展过程中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如今留下的大多也成为企业岗位上的技术能手。但随着现代化造船技术的快速进步,企业自动化、智能化造船发展的要求,这些低学历老员工失去了上升的能力和发展空间,也成为武船重工这家央企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2015年学院和武船重工人力资源部共同协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过程中,武船重工明确提出,能否将在岗职工送到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通过系统的学习高职高专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提高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员工在企业内部的竞争力和归属感,并获取专科毕业证书。

学院高度重视企业的需求,反复研究试点工作要求,认为这种招收企业在职员工作为现代学制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满足学校、企业双主体共同育人的要求;其次满足学生、员工双身份的要求;再次便于实现培养方式工学交替、师傅带徒弟;最后满足基于岗位、双证融通的的教学内涵要求。学院认同企业提出的生源要求,决定了人才培养对象(学生)有着“央企在职员工”这一身份,意味着试点工作将以企业为主导。

二、校企协同,央企主导育人探索与实践

1.首要工作:学院遴选企业、协商制定现代学徒制合作框架协议

作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对合作企业的遴选,专门制定了《现代学徒项目合作企业遴选办法》《遴选校企合作企业的程序》两个专项制度,即《现代学徒项目合作企业遴选办法》中对合作企业的规模、诚信、位置、合作意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遴选校企合作企业的程序》中对如何引荐合作企业、洽谈合作项目、实地考察、形成实施方案、提请审议、签署合作协议做出了规定。

在这两个专项制度的指导下,学院很快确定了武船重工作为试点工作的合作企业,并迅速展开和企业的沟通、调研、研讨,在校企双方领导意见一致的良好合作基础上,校企双方快速制定了《现代学制试点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如图1所示。

图1 学院遴选企业、协商制定现代学徒制合作框架协议的过程

框架协议中明确了“合作共赢、职责共担、校企分工、协同育人”的合作原则,商定了包括“试点专业、试点内容、专业生源、双导师制度、共建实习基地、方案和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试点工作保障机制”等合作方式与内容,规定了“甲乙双方共同组建管理机构、负责试点工作开展和研究经费支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双导师制度,共同做好生源组织、审查和招生、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共同对学生(学徒)进行毕业(出师)资格考核和审查、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学院购买大学生保险、企业购买社会保险,共同总结和推广试点工作”等双方责任与义务和其他事项。再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修订,最终校企双方签署了该《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的制定,为试点工作确立指导思想,标志着武汉船院和武船重工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2.难点工作:政府支持,校企联合招生

武船重工期望将在职员工送到武汉船院接受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要求,是属于在职员工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问题,而高等教育招生问题关系到国家政策,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在我国高职高专学院中几无先例,试点工作的重点、难点均集中在能否成功实施联合招生。学院招生处和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后,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充分信任和支持学院的试点工作,明确可以充分利用湖北省高职高专单独招生的政策,解决校企联合招收企业在职员工的招生问题。

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校企双方在制定《武汉船院-武船重工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一体化工作方案》和《现代学徒制学员招生面试工作程序》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自愿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资格审查,完成学员初选工作;而后通过湖北省单招相关规定对社会发布《武汉船院现代学徒制招生简章》,其中报考条件为“武汉船舶公司下属各单位,具有普通高中毕业证、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或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在职员工及新员工,均可报名”,并通过单招程序、学院主持面试的方式完成了招生程序,于2016年招收第一批现代学徒制学生(员工)30名;最后在学生入学报到前,学校、企业、学生共同签署了基于《框架协议》内容、进一步明确学生(丙方)权责的三方《协议书》,完成校企联合招生工作,如图2所示。

3.关键工作: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课程体系

图2 校企联合招生的过程

在试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武汉船院和武船重工虽然签署了《框架协议》,解决了联合招生难点问题,但在工作持续推进过程中发现很多事物没有先例可循,试点工作推进速度慢。在这一情况下,企业率先建立了由人力资源部为主导、各相关生产部门副职和一线专家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和学校进行全面对接,如图3所示。

图3 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课程体系的过程

企业的热忱极大的激励了学院的工作热情和信心,武汉船院基于试点工作和教育部对校企融合工作的要求,制定了《武汉船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简称促进办法)和《现代学徒制项目校企协同机制》(简称协同机制)。《促进办法》是学院第一部关于校企合作的专门制度,办法明确了“常规校企合作模式和重大校企合作模式”的概念,给出了包括“政策支持、待遇支持、优先考核、优先评职”在内的九大促进措施,规定了由“校企合作交流处和各二级学院为中心”的工作流程和监督管理办法;《协同机制》则要求在试点工作中建立校企协同管理组织机构,并规定了重大活动(事项)协同议事机制、项目管理协同机制、信息互通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企业工作小组的建立和学院《促进办法》《协同机制》的制定,为推进校企融合和试点工作进一步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性质,决定了工作中必须勇于创新、有改革的魄力,基于学生是企业员工的特点,通过充分校企调研和讨论,系统制定了试点工作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其内容相对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并决定了教学过程由武船重工这家央企主导的地位,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三点:

(1)制定《武汉船院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了“5+2”教学模式。所谓的“5”指针对学生是企业员工的特点,学生周一到周五在企业岗位上工作和学习;“2”指学生周六和周日到学校进行学习。

(2)制定《武汉船院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并在教学标准中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学习成果替换选修课、自选课学分。武汉船院是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项目主持单位,有着丰富的利用资源库从事教学的经验,资源库的使用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结合,既解决了学生(员工)的校内教学环节时间不足的问题,又促进了教学资源库向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开放。

(3)课程体系中企业实训学时占总学时53%。人才培养方案中共安排了29门课程:其中看公共基础课8门,专业技术基础课3门,岗位技术能力课13门,岗位能力拓展课5门。涉及企业课程11门,校企共建课程5门,学校课程13门,其中企业承担企业课程学时的占总学时59%;从理论和实训比例看,实训环节占总学时的64%,其中企业实训学时占总学时53%。

4.核心工作:企业主导的企业课程教学工作

(1)企业主导制定岗位标准、师傅标准

武船重工主动承担了课程体系59%的工作量是基于企业对在职员工通过试点工作达到以下培养目标:加强员工(学生)在企业岗位上的发展能力和动力;增强员工(学生)对爱企敬业意识;填补员工(学生)的船舶理论知识的缺陷;提高员工(学生)的学历水平。其中前两点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对企业员工特点详细分析后,通过有针对性企业岗位上的教学来达成。如图4所示,针对员工的特点,唯有以企业主导、学院协助制定的岗位标准和师傅标准为依据,指导企业课程的设计,并通过可检查监督的教学实施过程,严格考核,最终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2)校企联合制定课程标准、双导师制度、质量监控标准

图4 企业主导制定岗位标准、师傅标准(船体装配工岗位为例)

以课程体系和岗位标准为基础,重点编制校企合作课程和企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将指出为达到培养目标的具体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同时为配合武船重工的师傅选拔工作,武汉船院制定《武汉船院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办法》和《武汉船院现代学徒制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为依据的双导师制度,打通了校企师资融合的通道,保障了教学效果;学院还主动修订了《武汉船院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办法》,并和企业协商研讨制定了《武汉船院现代学徒制教学督导员管理与考核办法》和《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为教学质量提供了督导和质量监控管理的保障。

(3)企业选拔师傅,组建师徒小组,实施企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考核

在校企双方系列制度保障下,校企双方完成师傅选拔,并于2016年9月聘请了武船重工19名高级技师和优秀员工作为师傅(企业导师),使每位师傅平均带1~2名学生(员工),并举办了拜师和聘任仪式。同时,学院制定了《现代学徒制学员企业岗位学习管理办法》《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指导意见》和《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考核指导意见》,并召集全体企业师傅针对以上三个制度、课程标准、教学和考核方法进行了学习。以上工作从制度、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上为师傅能正确理解和实施企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通过师傅带徒弟的企业课程学习,2016级30名现代学徒制学生(员工)已经有19人在企业岗位上获得了技术职务的提升,预计到2019年末该批学生毕业时,90%学生技术职务将得到提升,且全员均达到高级工及以上技术职务。

三、央企主导在职员工作招为学生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优势和问题

武汉船院的试点工作没有遭遇其他企业投入意愿低、培养人数少、企业分散各地、企业课程难以开展、企业中途退出等很多试点单位遇到烦恼,这得益于央企主导央企的企业信用、人力资源培训经费的充裕、用人机制的稳定、管理制度的完备、企业规模的庞大、岗位缺口的众多、成熟的阶梯型人才储备,这些都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优势。

但同时在试点工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在职员工工作和学习安排的冲突

由于学生在企业的在职员工身份,企业虽然派遣员工来学习,但并没有因此取消学员的工作任务,当企业工作安排和上课时间冲突时,学生自认为第一身份是企业员工,不愿意因为上课来影响工作,因此无论是学校课程还是企业课程,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学生工作任务安排的影响。学院虽然已经和企业人力资部协商,试图制定相关保障教学的制度,但由于全厂工作任务压力大,此类冲突无法避免,因此相关制度一直无法落地,这也是试点工作至今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2.企业师傅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和人事调动的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选择了高级技师以上的优秀员工对学生实施师傅带徒弟的教学,但岗位技术能力优秀并不代表教学能力优秀,部分企业师傅表现出不擅长带徒弟的问题;同时由于师傅多为企业骨干人才,经常出差、或被人事调整到其他重要项目或岗位,这些因素都导致在试点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一段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教导、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学院和企业通过协商,通过调整师徒关系的方式灵活解决了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师傅徒弟的一贯制问题。

3.招生制度变化对持续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

以在职员工作为高职高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对象,是终生教育的拓展,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但由于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特殊性,能否对在职员工实施招生,完全取决于每年的招生政策。2016、2017年,通过单独招生实现了央企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但2018年湖北省取消了全省非农、非特殊专业的单独招生政策,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无法再实施单独招生,该人才培养模式在2018年无法再实施。武汉船院自接到该招生政策变化的消息后,已和武船重工及另一家央企招商集团海门造船厂达成了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意向,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生源是普通高考毕业生,决定了未来学院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将不再由央企主导,而是回归较常见的学院主导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武船重工和武汉船院试点的5个班级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将深远的影响这批在职员工未来在企业中的工作和发展。相信和武船重工一样,国内众多的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大量低学历员工,这些人员或许能通过成人教育完成非全日制学历的学习和取证、能通过企业培训习得新技术,但无论哪种方式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以及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效果,无疑远远逊色于央企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2018年6月,国家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公布,希望武汉船院在试点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能启发更多的试点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为探索和寻找不同领域最佳的现代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作出更多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试点工作武汉校企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保驾护航
幼儿队前教育试点工作 扩大少先队组织覆盖面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