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知行迭变*

2019-07-20任春晓

观察与思考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文明

任春晓

提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大致走过了四个阶段:第一,提出向自然界全面开战;第二,提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第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第四,以“和谐共生”重建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社会的“绿色宣言”和对国民的庄严承诺。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共荣、互惠互利,促进着经济增长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统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从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主义社会跃升的转折点,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激烈变革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嬗变。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时间里,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我们大致走过了四个阶段:

一、向自然界全面开战(1949年—1972年)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人口总量不大,加上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规模有限,工业不发达、技术水平落后、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强,农产品是绿色纯天然的,境内几无工业污染。新建的人民政府需要在全面清除敌对势力的残余中巩固政权,连年战乱后留下一穷二白的烂摊子需要在新的架构中重整旗鼓,为了早日赶英超美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毛泽东发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①《毛泽东文选》(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的号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凯歌行进时期:第一,在工业领域,1958年下半年,全国动员数千万农民大办“五小工业”、大炼钢铁,建成60多万个简陋的炼铁炼钢炉、4000多个小电站、5900多个小炉窑、8万多个农具修造厂、9000多个小水泥厂,工业企业由1957年的17万个猛增到1959年的60多万个。①《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编委会: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第二,在农业领域,推行“以粮为纲”、提出“农业学大寨”,在全国范围内填湖开荒、大修梯田,出现砍树毁林、弃牧种粮现象,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工农业短期内的迅猛扩张,导致各类矛盾纷纷出现,随之而来的是1959年到1961年这3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发生了全国持续性的干旱、洪涝,发生了多年少见的蝗灾、黏虫灾和鼠灾,粮食大面积的减产绝产。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从此,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重新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经济,以农业为基础,适当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适当提高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

这个阶段我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社会中改造人的政治运动向改造自然领域延伸,一切活动都带上强烈的政治色彩。如中央指示要“除四害”,于是全国各地都成立“除四害指挥部”,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市到村队,层层级级召开誓师会、报告会、座谈会、展览会,发动广播、报纸等官方媒体,采用黑板报、墙报、大字报、标语、漫画等多种手段,大作舆论宣传,成都、重庆等地方号称发动了95%以上的群众,下至几岁的小娃娃上至105岁的老寿星都严阵以待奋勇上阵,一时被传为佳话。②郑光路: 《1958年围剿麻雀的“人民战争”》,《百姓》,2003年第8期。第二,决策较随意政策变动大。袁小荣在《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1949—1976》一书中描述过一个细节,1958年毛泽东在南下的专列上与周小舟、周惠、孙云英、华国锋等湖南的省、地委书记座谈讨论农业十七条,讨论到“除四害”时,毛泽东问:乌鸦要不要消灭,麻雀要不要消灭?狗要不要消灭?周小舟说:狗有两重性,一是看家,二是咬人。消灭它,群众会有意见。毛泽东同意这个看法,在草稿上将“狗”字删去。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三年消灭老鼠、苍蝇、蚊子,参加座谈者都觉得操之过急,难于实现,毛泽东当即在草稿上,改为“基本消灭”。无形中,当时的最高政治领导成了某个物种能否留存的最高裁判者,是否对人类有好处成为某个物种能否留存的唯一标准。第三,更多拼革命干劲不太讲科学技术。大炼钢铁时期,“小、土、群”高炉遍布城乡,炼钢高炉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技术和资金都依靠各人民公社、当地手工业生产社、供销合作社抽调解决。炼钢大军来自各行各业,有些人从没见过高炉和矿石、分不清焦炭和煤炭,自然不知道如何炼钢炼铁,但他们宣称咱们大老粗就是不信邪,一无设备,二无图纸,三无技术也要炼出“争气钢”,硬是一切从头开始学习,边摸索边干,在小高炉上种“试验田”,得到的结果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在向自然开战中,人们有着“人定胜天”的盲目乐观。这是一个充满着理想和梦幻的浪漫主义情怀的年代,这是一个人的主体性尽情挥洒、敢想敢干、敢作敢为的年代,这是一个改造着千百年传统封建政治体制也破坏着祖先遗留下来的山川河流、森林矿藏等自然生态的年代。当然,毛泽东也警告过人们,“在垦荒的时候,必须同保持水土的规划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的危险。”③《毛泽东年谱》(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07页。在战天斗地中,历史也留下了难得的精神遗产,如“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和丰碑。这条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的“水长城”,结束了当地水贵如油、十年九旱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二、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1973—2006年)

一方面是由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向自然开战时破坏自然生态的负面影响,随着时日的流逝缓缓地释放出来,国人开始品尝到环境污染的恶果;另一方面“二战”结束后整个世界都在恢复和发展经济,领跑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最先遭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及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环境问题成为当时世界的一个新问题。1973年8月,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各省、市、自治区领导、工厂和科学界的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了会议,在会议行将结束时,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由党、政、军、民、学各界代表出席的万人大会,向全国发出了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动员令,把环境保护行动和理念推向整个社会。全国环境保护第一次会议完成了“三个开始”:第一,开始环境启蒙。各地代表向这次会议反映了各地环境状况,如官厅水库受污染威胁北京的饮水安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等主要江河大面积水质恶化,有些城市附近的河流和地下水遭到污染,鱼类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减少、有的甚至绝迹;渤海湾、上海港口、南京港口等海湾污染严重;有些城市烟雾弥漫,空气被污染,人们呼吸类疾病增多;工业污染、农药污染使农作物大面积受害;森林、草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遭破坏的情况十分突出,草原退化面积惊人,水土流失加剧……我们开始认识到中国存在环境问题,要尽早开始保护环境,社会主义发展工业是为了造福于人民,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对工业发展中带来的问题,是可以而且必须解决的。这是环境意识的一次觉醒;第二,开始建章立制。1973年11月17日,由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卫生部联合颁布了以排放污染物的浓度为控制标准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环境标准,为环境保护机构的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结束了我国环境监管无规可依、污染治理无章可循的历史。197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由余秋里任组长,谷牧任副组长,国家计委、工业、农业、交通、水利、卫生等部委领导人组成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这个全国性的环境保护领导机构的建立,促进了全国各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随后,全国各地区逐级逐步都建立起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从此我国的环保事业步入正轨;第三,开始环境整治。作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周恩来提出过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控制环境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为主”,要有预见性,如果污染发生之后再去处理,危害就已经形成了;二是治理环境污染最有力的措施是开展综合利用,对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渣、废气等,经过科学的适当处理后,可以变“三害”为“三利”,即“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同时,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宣传教育方面也开始起步。

1983年12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城乡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并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由于我国的环境问题有历史上长期积累的欠账、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小工业项目布局不当、环保工作缺乏秩序和管理工作不力等问题,特别让人担心的是,一些城市和地区出现“老账未还,又欠新债”的情况,不少地方缺乏对乡镇工业发展的严格管理和有力引导,使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蔓延,重大突发性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环境问题已构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大威胁。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发出“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倡议,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政策,把污染预防的关口前移,重在划清责任,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并制订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污染期限治理制度、排污申报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等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明确各级政府领导在任期内的环境责任。

2002年1月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2006年4月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一定要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从而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过去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并重,坚持以保护环境来优化和促进经济增长,坚决摈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在保护环境中求得发展;二是从过去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努力做到多还旧账、不欠新账,改变边治理边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三是从过去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科技、经济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办法来解决环境问题,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三个转变”的核心就是要促进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辩证统一,它根本性地调整了我国现存的环境与经济关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大改革,是环境保护路线和方法的重大创新,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从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来看,都具有历史性的转折意义。

三、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2007—2017年)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概念写进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态文明成为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从而在学术上获得了新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对生态危机的总回应,给生态问题的化解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契机。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6年的28年来,尽管我国政府保护环境的工作没有停止过,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首先,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的矛盾。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创造了不少奇迹,使国力明显提升,但拉动GDP增长的如建材、造纸、化工、电力、冶金等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其次,增长能力和能源消耗的矛盾。在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下,传统工业化所需的水、土地、矿产资源三大自然要素在中国耗损极大难以为继,石油、木材、铁矿等等原料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最后,环境容量与污染排放的矛盾。长期以来污染物排放处于上升态势,1/3国土表面空气严重污染导致被酸雨覆盖,“逢水必污、逢河必干、逢雨必酸”是当时真实状况的写照。除了老的污染形式外,废旧电子电器、机动车尾气、室内建材污染、进口洋垃圾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新污染形式出现,开发强度、污染程度都超过了我国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单一的环境治理不能有效遏止环境污染势头,环境治理理念、方式、体制的改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正是基于对生态问题的回应和化解,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应运而生。

“环境”和“生态”两个概念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环境”定义为“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人民日报》2014年7月25日。。而“生态”一词通常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所有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环环相扣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主体不同,“环境”的主体是人类,“生态”的主体是所有生物,从外延说后者包涵前者,人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不过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改造包括自身在内的客体的生物;二者的相同在于对象重合,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作为生物状态的生态对象是一致的,因为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生存于同一个地球村之中,就此而言,地位是同等重要的,破坏了生物的生态环境,人类也无可生存。讲环境保护,偏重于强调人类要限制自身的行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尽量少干扰自然的秩序;讲生态文明,偏重于强调人类要尊重其他物种的权利,防止打破物种平衡造成生物链断裂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失调。生态文明把人类自身纳入自然之中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把人类及人类社会和经济需求作为生态系统密不可分的部分,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利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和手段,采用行政的、市场的和社会的机制和政策,将整个生态环境考虑在内统一进行管理,综合解决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需要和价值,综合对待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以恢复和保持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持续性、长期性,以创造和实现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元互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把中国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写入党章作为党的行动纲领,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高度,指出全体国民都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和五大具体任务:第一,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开发型、从资源配置型向资源再生型增长方式转变,从主要靠资源、产品、资产和资本运营来推动增长向主要靠知识、理念、思想运营推动增长的方式转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开展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国民创建一个优美的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第二,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全面考虑全国各省市、各区域的区位特征、自然生态群落分布、环境容量和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现有经济结构和开发密度、人口集聚状况和参与国内国际分工的程度等因素基础上,调整空间结构,控制开发强度,按开发方式分为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在保持原有国土空间多种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其主体功能,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战略格局、“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第三,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就是控制无尽占有的贪欲,有节制地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自然的多少去获取。节约资源是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内部整合和精细管理挖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石油、煤炭、能源、土地、水等资源消耗速度和强度,用更少的资源消耗能够生产相同数量或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第四,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当今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耦合成的一个动态大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寄居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后者的健康和存续影响着前者的存在和命运。“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使“保”落到实处。第五,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制度的制定、完善和执行,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社会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体制机制来激励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生态保护管理制度出台后在逐渐落实完善。

四、以“和谐共生”重建人与自然新型关系(2017年以后)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作为其中主要内容的十四项基本方略的第九条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题是对工业文明内在缺陷的反思。工业文明相对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而言是一种历史进步,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创造了比以往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工业文明有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在生产和消费上,它是线性的单向度的生产,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产品生产得越多,消耗资源越多,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结果是大量索取生产资料而耗竭了自然资源,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品污染了周边环境,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废品回收利用机会少;在价值观上,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宰,丧失了对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的敬畏,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剥夺了同样在自然中生存的其他生命类别如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和权利,创造出单一的物质繁荣,使人在舒适的物质生活中丧失了思想的自由和理性的批判力;在认识上主张主客二分,把物质和意识、主体和客体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人为自然立法”,虽然这些命题高扬了人的主体性、表征了主体的能动性,在一定限度和一定范围内有其合理性,但由此走向征服自然、漠视规律、把自然视为随意摆弄的对象,让自然屈从人的需要,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和谐共生思想是对主客二分的反思,生态文明是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高级社会阶段和新型文明形态。

第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题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思想的继承。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认识到,所谓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人类个体的存在,第一个简单事实是人们必须首先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理需要,才能从事政治、哲学、科学、宗教等精神创造活动,因此,人类历史“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人的身体来自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要生存必须通过劳动获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但这种获取必须是在自然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无节制地砍伐森林、开荒种地,自然都用自己的方法惩罚了人类。当自然环境优越时,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生存,当自然环境严酷时,则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我们要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遵循生态规律、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题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新时代的重构。在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习近平同志深刻地体会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运行、遵循自然规律、主动保护自然,才能防止因为伤害了大自然而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时遭损失走弯路。我们要满足的需要,既有通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对优美休闲生态环境的需要。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方面在内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中国会承担并履行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加强与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在环境治理领域的交流合作,继续深度参与环境国际公约谈判,落实减排承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走向国际,为保障国家环境安全、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接近本质,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人们的观点和行为会随之迭变。从“人定胜天”的浪漫到“天人和谐”的理想,生态文明从“无位”到“有位”、从“低位”到“高位”,直到成为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部署的主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社会的“绿色宣言”和对国民的庄严承诺。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共荣、互惠互利,促进着经济增长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统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污染文明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让中原更加出彩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