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2019-07-19春花
春花
摘要: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在临床生产中通常被称为烂肺病,属于羊特有的传染性疾病,并且具有高度的接触性。该病流行具有发病急速、流行范围广的特点,患羊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咳喘、流鼻涕等,妊娠母羊发生感染之后会出现流产,可见其肺脏和胸膜出现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的炎症,通常会有比较高的死亡率。患病羊的病程不同,个别患羊在临床中会有逐渐转变为慢性的病例。近几年,羊在引种、市场流通方面的进程不断加快,羊群饲养通常呈现出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模式,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在羊群中流行会严重威胁养羊业的饲养效益,应加以防治。
关键词: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情况;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1-0130-01
1 流行情况
临床上传染性胸膜肺炎会导致山羊、绵羊均发生感染。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羊,其中以6~12月龄的青年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6月龄以下的羔羊在临床中发病情况比较少。该病通常呈地方性流行,一般通过与病羊直接接触发生传染,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也可造成该病的传染。羊群饲养密度大、营养状况差、气候寒冷潮湿和阴雨连绵等因素都会诱发该病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全年任何季节都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的情况比较多,通常呈现地方性暴发流行的情况,一旦发生就会有持续比较长时间的流行,感染羊的死亡率较高。
2 临床表现
患病羊可见离群呆立,感染初期可见其体温升高至41~42℃, 呼吸频率加快。病羊的精神状态比较差, 营养状况中等,大多的患羊背毛失去光泽,食欲减退。严重的患羊表现食欲废绝,而且反刍失去原有的规律,随即有咳嗽的表现,而且可见其有鼻涕流出,并且呈浆液性,通常患羊咳嗽4~5天之后会越来越重,表现出干咳而痛苦的状态, 腹部卷缩,反刍停止,气喘并带有呼噜声,浆液性黏液变为脓性,常黏附于鼻孔、上唇,呈铁锈色。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羊可见其主要的病理變化集中在肺脏和胸膜。可见胸腔中存在呈现淡黄色的渗出液,而且数量不等,并且还有纤维素网丝混入或者附在肺脏的表面。通过对肺脏的外观检查可见明显的浸润和肝样病理变化,而且病变处出现炎性病灶,病灶的大小不一。病死羊的肺脏部体积呈现增大,弹性明显不足,切面呈大理石样;个别病死羊的右侧肺部隔叶与胸膜出现黏连的情况。
4 诊断
临床上要对全群羊进行采血,并且通过平板凝集试验以排除布氏杆菌病的可能性。通过对畜主的询问,了解羊的运输情况,主要是在引入后和运输途中是否有接触过其他的家畜,主要是为了排除接触性传染的可能性。然后再根据患羊的实际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在临床中可以初步诊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但是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才能给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5 防治措施
饲养生产中应遵循自繁自养的原则,如果必须引入种羊,要严格禁止从疫区购买种羊。对于新引入的羊必须经过隔离观察,并且坚持1个月以上,确认其无异常才能与原场的其他羊进行混合饲养。饲养者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抗病力。临床中不具有明显症状的患羊,可以采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按体重肌肉注射0.2 mL/kg,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之后对于传染性胸膜肺炎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有利于患羊疫情的控制。
为了避免疫病的进一步恶化,可以先将没有临床症状的假定健康羊进行隔离处理,将其单独在异地进行组群,然后给予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场内的患病羊可以选用泰乐菌素、氟苯尼考注射液进行联合的应用治疗。用法通常是在每天上午用1支50万IU泰乐菌素、2支5 mL的地塞咪松稀释液,高热患羊的药物中添加安痛定5~10 mL;下午采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按照体重肌肉注射0.2 mL/kg,通常连续使用3天后,即可见患羊的病情好转,对于该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然后再改为单一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按体重使用0.2 mL/kg,每天1次,连用2天后即可痊愈。
6 结语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两个类型。处于自然条件下山羊如果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就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而引发,但是绵羊肺炎支原体在实际临床中可以引起山羊、绵羊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根据相关的研究可知:绵羊肺炎支原体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不存在交叉的免疫性。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存在于病羊的肺脏组织及胸腔渗出液中,并且会伴随着呼吸道分泌物而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