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园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19-07-19李琳琳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0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文化产业

李琳琳

摘 要:随着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文化聚集式的建设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品格的构建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本文以郑州惠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例,探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品牌建设滞后、创新能力较低、专业人才缺乏、集聚功能较弱等问题。

关键词:文化产业;惠济生态;融合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定义,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它是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的更高形态,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根本,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知识化的高附加值产业。当前人们的消费观念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性的消费,已经转变成多元化消费。正是基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大众提供了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从实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够形成文化资源共享效应、产业规模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等竞争优势。

一、惠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状况

惠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及生态特色产业。产业园区以惠济区“生态立区”“旅游强区”理念为指导,由河南河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引进数十家文化传媒机构入驻园区,与辖区内企业联建共建,实现从农耕郊区到生态城的转变。该园区创办的“生态惠济经济圈”融媒体宣传平台,遵循“文化+旅游”“互联网+”的发展思路,把地域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等要素有机结合,园区吸引了省内外众多知名文化机构入驻,提升了惠济区的文化影响力;文化、教育、电商等多类型新媒体企业结合文化创意与文化传媒自身优势,为园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文化经济模式。由此,形成的农旅、文旅融合的产业示范区带动了产业互动性、融合性及效益提高。

二、惠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惠济区文化产业园区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基于特殊的地域资源,具有一定优势。但就惠济区目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同样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从产业园区的经营管理、人才储备、产业链升级、文化品牌建设等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惠济创意产业园区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特色文化融入不足,品牌形象模糊

菲利普 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符号或图案,或是这些元素的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随着品牌内涵的丰富,现代品牌具备了代表企业形象或者特色的文化意义。品牌建设是对消费者购买力的争夺,品牌战略构建能加深消费者对产业的品牌认知和产品的认可度。品牌认知度弱、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认可度不高是创意产业园区在目前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部分花卉庄园资源开发过于单一,庄园品牌文化内涵不足,欠缺品牌塑造意识。特色文化与品牌融合度较弱以及优质品牌形象的缺失,也使得位于园区中的花卉庄园与其他生态花卉园区相比缺乏独特性和创新点。

2.科技融入不足,创新能力较低

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创意产业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由于弱化了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作用,目前惠济区文化产业园区创新能力较低,文化创新作用不足,产品和服务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就企业经营的文化产品而言,未能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创新作用,导致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就文化体验而言,未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在消费体验中的创新作用,导致园区内体验项目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就文化服务而言,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在精准营销中的创新作用,不曾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可见,文化产业园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渗透互动。

3.专业人才融入不足,经营水平低

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的匮乏对于园区长期发展也是一种威胁,使得文化产业难以突破原有的传统发展模式。分析惠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考察工作人员服务过程不难发现,目前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还相当匮乏。具体而言,缺乏文化管理经营方面的高精尖人才,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高端创意人才,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创新创意不足;缺乏高素质服务从业人才,人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等。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的欠缺是惠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乏力的重要原因,也是产业园区在众多同质化的创意产业园中很难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4.产业融合较差,规模水平较低

迈克尔凡ㄌ卦凇豆揖赫攀啤分兄赋觯导菏侵鞯疾导跋喙夭倒餐饔眯纬傻囊恢质谐【赫Α;菁蒙幕匆獠翟八湟殉蹙吖婺#婺K浇系停矍笠低驶窒笃毡椤K淙辉扒谌胱さ钠笠抵掷喾岣唬坑邢蓿渲邪?家农业相关企业、3家文化企业、3家生态企业以及3家工业企业,经营策略创意不足,产业链不能有效延伸。以良库工舍为例,园区忽视了相关产业间的融合发展,缺乏对创意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使得良库工舍的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三、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融合发展

1.与区域文化融合,打造文化品牌

惠济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境内有“华夏第一城”西山古城、汉代冶铁遗址、纪信庙、惠济桥等30多个文化遗址等景观。园区可以充分依靠惠济区自然文化遗产的深厚优势,深入探索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创新文化载体,创造反映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品牌。

此外,可以发挥良库工舍等文化企业的优势,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研究和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时间中心、生态文明故事会等生态文明建设阵地,挖掘自然资源、人文风情中的生態文化,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和发展优势。这就要通过进一步打造不同主题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计多样化和体验性强的文化产品来实现这一目标,还可以通过生态文化传媒产业园打造优质独特的产业品牌。

2.与大数据融合,精准把握市场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基于这一利好政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期,应该牢牢把握机遇,提升发展质量。

首先,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地分析出用户的年龄层次及消费需求。根据用户的消费模式等各种消费特征,公司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制定营销策略,甚至可以为用户量身定制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

其次,基于“互联网+”和大众旅游的时代背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类和丰富度有了更多元的偏好,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等众多限制。消费者对文化产品设计参与的需求将越来越强,同时对市场推广精准度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鉴于“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技术优势,若能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则能打破中间环节的障碍,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益损失,将会使消费者和推广者双方受益。

3.校企合作,引进创意人才

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人才智力保障对文化产业的创意发展具有有效促进作用。

一是可以通过引进和完善人才政策,共同开发创新产业培养基地,有效解决地方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人才问题,不仅要增加人才数量,要更加注重人才质量。

二是通过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和管理人才的专项培训基金,培养更多兼具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与管理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借助国际交流平台,从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培养、创意提升等方面来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

4.与相关产业融合,形成跨界态势

文化产业园融合式发展,可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低能耗、高附加值、高产出的独特优势。通过产业的整合和突破,扩大规模、扩展事业范围、扩张产业边界、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促进更大规模的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前,随着居民休闲意识的提高,观光农业和旅游业日益繁荣,积极打造花卉贸易、生产加工、休闲服务三大产业集聚群是惠济区“农旅”开发花卉产业的重点项目。

同时,可以深入挖掘惠济区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将资源和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特色旅游村为载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全產业链体验之旅。此外,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惠济区有“三全”“思念”两大速冻食品制造基地,可以将休闲旅游与食品产业相融合,加强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延伸产业价值链,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6.

2.甘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格致出版社,2009.

4.陈颖.文化创意产业化融合的路径、障碍与对策.深圳大学学报,2018(04).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7,文化产业如何挑大梁?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