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需求下独立院校税收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2019-07-19文婷婷

财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独立院校模块化教学教学体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熟练实操能力的税收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独立院校的税收专业在此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税收专业为例,基于社会需求下划分税收行政方向、企事业财税方向和国际税收方向三大模块,并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两大体系上进行税收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应用型的税收性人才。

关键词:就业需求;独立院校;税收专业;模块化教学;教学体系

一、独立院校税收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基于社会需要

随着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到来,要求高等教育要面向生产服务一线提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接受过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税收学着重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税收人才。基于此,很多独立院校开设税收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知我国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收理论知识扎实,同时也能熟练掌握企业纳税申报、税收筹划、税收征管等岗位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造型人才以迎合社会的需要。具体来说:

(1)税务机关对税收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国税招考的规模来看,我国税务机关对税收专业人才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18年全国国税系统在国考招录职位数为9311个,招录17701人,对税收人才需求较大。

(2)税务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对税收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对税务师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增大,报考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2018年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数达33.6万人,报考科次91.2万科,比2017年报考人数增长48.81%,报考科次增长56.15%。除此之外,税务代理公司、财税类咨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也需要更多涉税专业人才来完成相关工作。

(3)跨国公司对税收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化不断地推进,经济活动跨越国境,企业涉税风险与日俱增,对企业涉税风险管理及政府相关税法完善和征管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涉税服务机构及专业人士必须熟悉我国及投资相关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充分运用双边税收协定,为企业国际经济活动设计税收规划架构规避税收风险、提升企业国际经济活动价值。

二、独立院校税收专业教学改革——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

(1)专业概况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税收学专业是以广西区党委“两个建成”的总体目标为前提,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区域的地域优势及其广西民族大学的东南亚语言专业优势,立足广西、背靠西南华南、面向东南亚,以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力争将本专业打造成广西和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专业。

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社会各界对税收学专业人才不同的岗位需求,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税收专业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把握行业发展宏观趋势并组织行业专家、学者多次讨论的基础上率先开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大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开展模块化教学,主要分为税收行政方向、企事业财税方向和国际税收方向三个模块,且每个模块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同,因此,教学设计也不同。

(2)具体的改革思路

1.理论教学体系

第一,课程设计重构。课程设计应以社会需求、就业发展、岗位能力为导向,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重构: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公共课程+专业课+实践课”三种课程。公共课程主要包括思政课、心理教育、通识通选课等,专业课主要划分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核心课,实践课包括军训国防教育、社会见习和毕业论文;二是增加实践实验课时。遵循“理论实践结合,增强实践”的培养原则,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实践教学比例,三者灵活展开、纵横融合,构筑学生能力发展的“探索期-进阶期-成熟期”细致路径。三是根据就业方向划分税务行政方向的专业模块课、企业财税方向模块课、国际税收方向专业模块课,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各行业的人才,提升专业素养。四是为满足社会的岗位需求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各校外实践基地应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中。

第二,改革教学内容。一是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反映最新的税制改革。随着我国税制不断更新,很多教材内容跟不上税法的变化,所以需要教师时刻关注税法的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动态。二是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结合以提升考试通过率。三是教学内容应更注重各种岗位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各种财税技能大赛的需求,并且专任教师运用知识点结合案例进行辅助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强化知识体系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第三,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依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进行。课前主要以网络、信息手段,运用微课、翻转课堂打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课堂主要运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参与进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发挥其课堂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在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实践教学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税收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实践教学可通过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两方面进行。

第一,创建校内模拟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实際业务操作能力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系在校内建立税收模拟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企业涉税业务仿真模拟平台和税务局税收征收管理仿真模拟平台构成。企业涉税业务仿真模拟平台又分为税务会计实验平台、税法及实务实验平台和税收筹划平台,主要适用于《会计学》、《税收学原理》、《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学生通过该平台在掌握基本的税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涉税会计账户、编制会计分录、完成税务登记等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税收知识和政策的综合能力。

第二,联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操能力以培养“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组织学生进入到国税局、地税局、税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内外结合、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作高效、“校、所、局、企”四位一体的税收学专业能力实践基地。为了充分保障学生的就业、创业、考研、考公务员、考证、出国深造等多元需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3+1”学年实习和非“3+1”毕业实习两种方式,“3+1”学年实习为期8个月,从大四上半年开始,时间较长,能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岗位和工作的具体操作。非“3+1”毕业实习为期2个月,一般放在大四下半年,学生可了解企业报税流程和税收征管程序。

参考文献

[1]潘锡利.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税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8(18):290-291.

[2]李爽.浅谈独立学院税收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2):288.

[3]贾云赟.基于知识教授与实务操作的税务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18(10):38-42.

作者简介:文婷婷(1989—),女,汉族,广西桂林。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税收管理,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市,邮编:530008。

猜你喜欢

独立院校模块化教学教学体系
独立院校图书馆服务咨询体系的构建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思考
翻转课堂在独立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