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赛场的政治应用
2019-07-19林芳
林芳
摘 要:政治作为国家发展的基调,是其他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政治的影响,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从来都不能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在全球化走向和大众媒介快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如此。体育是国际政治和全球经济的延伸产品,体育背后孕育的内涵和情感与政治经济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体育既是一种特殊功能的政治作用形式也是展现政治表达的方式。被誉为中国国球的“乒乓球”尤其如此。乒乓球在中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民族情感的凝聚,更是国家利益的体现。因此,在乒乓球运动日益火爆的今天,分析乒乓球台上的政治应用,重现“小球推动大球”的体育政治效应十分必要。
关键词:体育传播 体育媒介 乒乓球 国家认同 全球政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b)-0253-04
Abstract:Politics, as the keynot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basic influencing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 other things. Nothing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s, and sports are no exception. Sports can never exist independently of politics, especiall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a. Sports is an extens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global economy. The connotation and emotion behind sports 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on and reaction. Sports is not only a form of political function with special functions, but also a way to show political expression.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of table tennis, known as China's national game. Table tennis in China, is the produc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the cohesion of national feelings, but also the embodiment of national interests. Therefore, in today's increasingly popular table tenni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application of table tennis and reproduce the sports political effect of "small ball pushing big ball".
Key Words:Sports communication; Sports media; Table tennis; National identity; The global political
為顺应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形势,更好地发挥体育作为媒介在国际政治视阈中的积极作用,在体育传播的基础上实现体育和政治的良性互动,以我国在竞技场上具有强大统治力和在民间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乒乓球为代表,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及功能分析法研究中国乒乓球在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应用。
201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题为《现场观看巴新国乒训练,习近平“体育外交”再添新故事》的报道,报道指出,在习近平主席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教练员、前世界冠军施之皓和奥运冠军张怡宁也追随总书记的步伐来到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学院巴布亚新几内亚训练中心训练指导巴新运动员。习近平总书记和巴新总理奥尼尔观看了训练,习近平鼓励他们争创佳绩,做两国人民友好使者[1]。该报道一经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全媒体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出后,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甚至被称为“新时代的乒乓外交”。事实证明,体育始终与政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体育被赋予强烈的政治符号和民族情感,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也以具有代表性或自身强大优势的体育项目或相关赛事作为载体,向别国进行文化输出。
1 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历史与现实
1.1 乒乓球与保守文化反抗
政治与权力相关,政治在体育赛事中的一个具象化表现就是权力影响下的种种相关决定。在某些时刻,运动员以体育为武器与不合理的政策对抗,维护自身权益,体育赛场在这时成为运动员表达抗议和观点的舞台。在乒乓球赛场上,这种情况也屡屡出现。
2018年7月份的韩国公开赛,在小组赛状态良好的国乒大满贯球员张继科在进入淘汰赛后突然选择退赛,国际乒联对此的说法是张继科因腰伤退赛。但张继科本人在8月举行的亚欧乒乓球对抗赛中接受央视体育记者采访时直言退赛有隐情,在韩国公开赛退赛与腰上无关,而是国际乒联在抽签安排上有失公允。赛事主办方在赛前无视抽签结果,张继科在临场比赛前遭遇三改对手,在此情况下他选择用退赛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希望能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运动员争取合法权益,指出国际乒联需要更加专业化。张继科该言论一出,随即被各大媒体报道转载,也得到了其他运动员和球迷的支持,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较强影响力的运动员,张继科在乒乓球赛场上选择以体育为武器维护了运动员的合法权益。2018年12月1日,新一届中国乒协领导班子履新后,新任乒协主席刘国梁也提出组织建立运动员委员会,这也是重视运动员权益和为运动员表达自身想法与保守文化对抗提供便利的重要举措。
1.2 乒乓球作为一种国际政治资源
体育赛场与政治立场相互交织,还表现为在很多时候体育作为政治资源的运用。在中国,乒乓球被奉为“国球”,其在政治领域的地位不言而喻。1971年的中美乒乓外交更是国际关系交往和体育发展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体育作为一种国际政治资源的案例。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十分严峻,美苏冷战持续进行,经过越战消耗的美国综合国力相对下降,美国希图争取中国来抗衡苏联。与此同时,中国也因为与苏联邦交破裂希望争取美国的支持来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两国当局都展现出建立良好邦交意图的大背景下,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和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在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第31届世乒赛时的友好互动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书写了全新篇章,随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打开了“小球推动大球”的局面[2]。两国多年来意识形态形成的隔阂,最终被体育打破了。
乒乓球作为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不仅在处理国与国的政治关系上发挥过显著作用,其作为“国球”的地位历经中国几代领导人而不衰。自新中国建立起,中国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始终重视体育作为政治资源的作用,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再到今天的习近平,中国几代领导人都曾在公开场合留下打乒乓球的身影。温家宝担任国家总理期间,更是在多次活动中分别与奥运冠军、社区老人、少儿选手等不同层次的乒乓球选手有过交手,塑造了积极健康亲民的国家领导人形象,拉近了与民众的关系,用实际行动传达国家对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1.3 乒乓球赛场成为反映国际政治局势的分镜
正是因为体育与政治的相互交织,体育从来都不是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的,在一些具有國际影响力的大型赛场上更是这样,政治斗争的形态直接折射都竞技场上。乒乓球赛场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成为反映国际政治局势的分镜头。2018年平昌冬奥会之后,在国际奥委会对俄罗斯解禁后,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宣布,将于4月实施新规,仅接受遵守兴奋剂机构准则等条田国家的办赛申请。俄罗斯再次被针对,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还宣布:从4月1日至俄罗斯兴奋剂机构恢复资格前,俄罗斯递交的任何新国际赛事申请甚至都不会被审核。2020年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举办权将在5月1日由国际乒联投票产生,这项被视为针对俄罗斯的新规的实行意味着俄罗斯申办2020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计划彻底泡汤,而在此之前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已经为此筹备了很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从政治、经济领域逐步扩大到体育领域,乒乓球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分赛场。
2018年5月3日,在瑞典哈尔姆斯塔德举办的世乒赛团体赛女团1/4决赛前,朝鲜和韩国女队突然宣布联合组队,8进4的对决取消,直接参加半决赛,韩国朝鲜球员友好握手,随即主持人宣布,韩国、朝鲜两队联合组队参加半决赛的较量,两国队员合影退场。5月4日,韩朝联队作为一支队伍出现在世乒赛半决赛的赛场上对阵日本女队。这是韩朝联队在乒乓球赛场上时隔27年的再度出山,早在1991年的千叶世乒赛时,当时韩朝两国在赛前就宣布组队参赛,并在女团决赛中战胜了中国队获得当届世乒赛的女团冠军。韩朝两国组成联队参加世乒赛时在两国关系缓和的政治背景下出现的,在世乒赛开始前不久的4月27日,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刚在板门店进行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首次会晤;世乒赛上韩朝联队的出现也释放了韩朝两国将继续开展积极交往的政治信号,世乒赛结束后,韩朝首脑又进行了两次会晤,从政治到体育再回归政治,韩朝两国在各方面加强了合作,而体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 体育传播与国家认同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了关于国家主义理论的强有力论断,他认为国家是一个象征性的构造,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3]。国家认同不仅由地理和经济因素建构,更是共享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产物。体育和体育媒介产品在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巩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
2.1 定义民族身份,塑造国民性
体育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民族身份和国民性息息相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每个国家都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从现代体育的角度来看,各国都有代表本国强项的优势运动项目。因此,各国都热衷于培养自己的国民运动,这不仅能在国际赛事中获得佳绩,赢取国家荣誉、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更能体现民族品格和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气息。乒乓球在中国,正是这样一个上能让职业运动员为国争光,下能让人民群众强身健体广泛认同的优势项目,是当之无愧的“国球”。中国乒乓球队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王者之师”,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已经连续三届奥运会包揽乒乓球项目所有金牌,男女队在代表乒乓球最高竞技水平的世乒赛的团体赛中分别取得了九连冠和四连冠,中国乒乓球队在竞技场上的突出表现被网友戏称为“无敌是多么寂寞”“中国乒乓球谁也打不赢”。这些乒乓球场上的“高光时刻”极大地增强了我国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每逢乒乓球比赛,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而乒乓球也成为了中国在体育领域最显著的符号,甚至很多不知内情的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天生就会打乒乓球。
在中国乒乓球队凭借强大实力横扫国际乒坛的同时,中国民间的乒乓球运动也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到综合性性体育场馆,小到街道中的全民健身公园、学生活动基地,都不难找到正在捉对厮杀的乒乓球爱好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甚至都不需要标准的球台和球拍,一个普通的桌子中间摞两块砖,再用硬纸板裁剪一个球拍,就是一场激烈的比赛。由此可见,乒乓球在中国的高普及率,中国人发自内心对乒乓的热爱。近年来,随着乒乓球领域“第三次创业”高潮的来临,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张继科、马龙、丁宁、刘诗雯等明星选手的爆火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走近乒乓球,了解乒乓球知识、参与乒乓球运动,乒乓球成为老少咸宜的活动,再一次明确了其“国球”的地位。
2.2 凝聚国民情感,培养国家认同
在国家认同培养的过程中,国民及国家的作用地位需要得到肯定,“我们”的感觉需要持续被再生产,媒介正是这种生产的潜在机构,体育则为这种情绪的滋生提供了重要的象征性事实[4]。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也是中国的一种民族象征,中国人民对乒乓球的深厚情感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与重要乒乓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于1961年4月在北京新建的工人体育馆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承办的第一次国际性大赛,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的热情也非常高涨。在当时《人民日报》对该赛事的报道中,强化了“我国、我们”的强烈情绪,区别了“我者”与“他者”,民族认同的主导地位非常明显,也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宣传国家成就,是对国家水平的一种肯定,向所有人展示了新中国有能力举办好国际性的比赛,展现了一个新兴社会主义国家朝气蓬勃的形象[5]。第26届世乒赛在中国的成功举办和运动员取得的良好成绩,建构和强化民族认同感,宣传国家意志和国家形象,成为体育与国家民族认同之间的连接点。这种由体育赛事所衍生出来的凝聚的民族情感是不可估量的,从心底自发产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胜过万千宣传口号的作用。
3 全球化背景下的乒乓球运动
3.1 中国乒乓的“养狼”计划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体育项目想要保持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在世界范围内拥有适宜发展的环境。因为中国乒乓球队在乒乓球赛场上长期保持骄人的战绩,国际乒联屡屡修改规则,其中虽然有打压中国队的嫌疑,却也不乏维持乒乓球在国际范围内长期发展的原因。中乒协和中国乒乓球队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时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刘国梁曾在采访中表态,“一家独大”不能解决问题,“百花齐放”才是正道;前任乒协主席蔡振华提出了“要加紧养狼”的言论,中国乒乓的“养狼”计划一直在路上。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乒乓球选手来中国各地方队交流训练,日本女乒2012年伦敦奥运夺得亚军的两位主力队员福原爱和平野早矢香都分别在中国辽宁队和四川队训练过;中国乒乓的“海外兵团”也依然强大,这其中既包括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福原爱私人教练汤媛媛、韩国女子乒乓教练员钟金勇、原新加坡男乒主教练刘国栋都是中国输出的优秀教练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乒乓球赛场上,虽然一共有44名奥运乒乓选手出生在中国,但是其中38名选手都选择了更换国籍,代表其他国家出战,这些国家包括西班牙、刚果共和国、卡塔尔、法国、奥地利、加拿大、斯洛伐克、乌克兰和新加坡等。这些由中国输送出去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极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也加强了竞争的激烈化程度,从而迫使中国队也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3.2 各国联赛的运动员交流
全球化的背景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在体育领域也不例外。除了国际赛事以外,各国都有自己的乒乓球联赛,这些联赛除了为本国运动员提供竞技机会以外,也吸纳了很多他国运动员加入,各国运动员之间情感、技术的交流。比如,德国名将奥恰洛夫、新加坡名将冯天薇纷纷来中国参加乒超联赛,中国队网红队员方博远赴俄罗斯代表俱乐部参赛,袁雪娇则与日本“一姐”石川佳纯成为俱乐部队友征战日本的T2联赛,丁宁、波尔等世界名将也曾是该联赛的参赛队员。这些运动员在别国乒乓球职业联赛的征战,除了加强其自身参赛强度、交流技战术以外,也受到两国球迷的欢迎与支持,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带动了国与国之间民众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全球化背景下的乒乓球运動在其成为推动政治发展工具的同时,也同时受到政治局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呈现出适应当代政治局势发展的乒乓球发展新形态。
4 结语
对于经历了21世纪头十年的冷门和里约奥运会后的爆火的中国乒乓球来说,在备战东京奥运发展乒乓球的新阶段里,应该把握好时代和政治发展中的体育契机,用自身发展的强大魅力留住因为明星球员而涌入乒乓球队的庞大受众群,培养全民参与乒乓的土壤,输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乒乓文化。另外,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合理认识和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在体育传播中恰当利用媒体为自己服务。作为媒体,应该如何在安全的区域内进行政治与体育的关联的探讨,也需要一定的准神和足够的敏感度。
面对新时代更为年轻化的一轮乒乓热潮,中国如何把握时代潮流,真正打造出竞技和全民两方面的“国球盛世”,使乒乓国球真正成为一张可以向全世界输出和展示体育品牌与文化的有内涵的中国“名片”,是值得业界和学界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岳弘彬,闫嘉琪.现场观看巴新国乒训练,习近平“体育外交”再添新故事[N].人民日报,2018-11-16.
[2] 徐君伟,马艳辉,孙荑茜,等.论中美乒乓外交发生的历史逻辑及现实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5):52-57,128.
[3]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 刘翔东.竞技场上的“大国梦想”——媒介体育、全球政治与国家认同[J].传播力研究,2018,2(24):27-28.
[5] 李娴.《人民日报》对第二十六届世乒赛报道的分析研究[J].体育时空,201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