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提升中职会计教学质量
2019-07-19罗艳
罗艳
[摘 要]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可以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培养创新思维。将思维导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思维工具应用于会计专业教学,不仅能使教师更好地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享受学习过程,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主要分析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思维导图在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会计教学中的优势,探究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更好地开展中职会计教学工作,以期能够为中职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 键 词] 思維导图;中职会计;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202-02
中职会计教育的任务是使准会计人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运用技术技巧促进学习,使学生具有不断获取并消化知识的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可以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够合理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计陈旧落后,某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与当前市场人才需求存在差距,部分学校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设置电子商务等课程;传统教学耗时耗力,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短,学习基础相对单薄,假如专业课程的设计不合理,学生的成才几率将大大降低,人才培育目标较难达成。
(二)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目前大部分财会专业教师教学方法较传统单一。基本上是教师课堂讲解,学生做笔记,课后布置作业。财会专业课程前期偏重理论学习,后期侧重实践应用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完全理解理论知识点?这有赖于教师的教法。如教师教法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许多学生不会专心听课,结果就是教学的质量下降,达不到教学目的。
(三)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生动性不足,学生难以主动投入学习,甚至厌倦了与教师交流沟通。课堂学习的负面表现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情感,这种不和谐师生关系在课堂上的突出表现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许多学生认为教师不关心自己,教师对学生漠然置之,影响教学效果。事实上,技工院校学生更愿意与专业课教师沟通,想了解专业知识、行业或就业信息,这表明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也能触动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率,改善师生关系。
(四)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价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在正常状况下,学校组织学生评价教师并举行研讨会。但是,这种评价机制十分僵化,并不能反映教师日常教学的问题,对教学改良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评价机制,改良现有的体制,构成系统科学的评价机制,督促教师提升自己、加快教研教改,特别是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以求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
二、思维导图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首先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可以将原本枯燥无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教学,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利用间接地文字或者是图像将将生硬的知识框架体系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其次思维导图有着非常明确的主题,借助关键词实现分支的延伸,能够将整个章节的知识体系以及重难点内容加以串联,整合零散的知识结构,实现学生归纳与整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另外不同的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对知识点进行概括的过程中,实现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梳理,还可以引导学生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推动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发展;最后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设计思维导图,极大地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也有了充足的自主学习探究的实践,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认真预习工作加以督促,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适当地与学生展开互动与交流,对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加以整合与优化,有针对性地将所要开展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度讲解,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三、思维导图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思维导图方法在课前预习阶段应用
对于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而言,最关键的就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说在开展财务报表中“财务能力分析”这一知识点的课程讲解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有着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要求教师需要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发展能力分析这四方面内容着重讲解,同时还要求学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选取某一上市公司的年报会计信息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加工与处理。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之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课前预习思维导图,借助QQ群或者是微信群中互联网平台,将课前预习所需要的思维导图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学生阅读起来也比较方便快捷。在课前预习阶段使用思维导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好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把握,搞清楚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说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或者是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将思维导图成功运用到理论知识与案例资料相结合中去,由简入难,环环相扣,帮助学生沿着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解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
(二)思维导图方法在课堂学习阶段应用
对教师课堂教学而言,可以此为出发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所使用的PPT教学模式,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形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利用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辅助。教师既可以在课程讲解之前就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课中由宏观全局的知识体系至微观细节知识点层层展开、逐步拓展延伸,实现学生对会计知识学习的启发性思考,进而拓展学生的会计学习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形与颜色上的差异将重点与难点之间加以突出,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与思路加以描绘,在课程讲解过程中,使用激励式提问与学生开展互动与交流,边讲解边引导进而实现学生课堂教学参与互动率的提升,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从学生学习方法角度出发,利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教学方式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准确建立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结构性以及层次感,学生接受和理解起来都非常的容易。在中职教学基础会计的实际教学中,所有的理论知识内容都属于一种非常系统的结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能将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建立有效连接,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与讨论。在基础会计的实际教学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拥有比较明确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利用思维导图,将比较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想形象简单,利用一张纸,将所有涉及的会计理论知识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并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轻松了解整个知识体系的所有内容。因此,在中职基础会计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首先查阅书本中的目录,进行整体的阅读,并亲自动手绘制相应的思维导读,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对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标志,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内容,有效解决重点内容。
(三)思维导图方法在课后复习阶段应用
每次课程结束或者每章节内容的结束,教师与学生可在课后补充、完善与丰富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完成或者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会计知识章节思维导图,可以给定思维导图展开的核心关键词或者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确定,鼓励学生在构图过程中采用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图形、线条与颜色等搭配,便于突出重点内容。如采用学生分组完成,拟安排4人~6人,以小组成员自由组合为主,鼓励学生课后小组讨论确定关键词或根据指定的关键词展开构图,小组团队之间的讨论能够使问题分析地更加全面与具体,便于熟知的学生之间观点的畅所欲言与自由发挥,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启发与互补;如采用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形式,以学生自主确定关键词为主,给予每位学生最大的创作空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思维导图。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己设计制定的思维导图,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思路,还可以非常直观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时遇到的问题与难点,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与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还可以对存在学习问题的个人学生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指导,从而更好地完善查漏补缺与深化知识理解的工作。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建立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关系,对于学生所设计出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闪光点,教师可以进行借鉴与学习。教师在每节课程讲授完成之后可以与学生展开密切的交流,去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及时发现思维导图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调整与修改。教师也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偏好,在之后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合理安排知识内容的讲解,这对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结语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构建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三年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中职会计教学中,对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效果明显,同时,对内化教学的创新意识、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效果显著。当然,思维导图及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体现的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理念,是一种教师在课堂中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思维过程。
参考文献:
[1]宋迎春,王易君.思维导图在会计课程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4(11).
[2]陈亚.思维导图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1).
[3].莫海菁.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37-38.
[4]王艳立.思維导图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47-4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