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调研分析
2019-07-19袁慧明
袁慧明
[摘 要] 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壮大的关键。深入黄石地区的高职院校,侧重从服务区域经济角度调研校企合作的融合度,挖掘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所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有机衔接。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区域经济;调研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070-02
一、文献综述
在国外,对教育和经济的相关研究首先是从教育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的。尤其是第一次产业革命后,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与生产活动的密切关联,一部分西方早期经济学家基此开始专门对教育的投入和支出问题进行研究。19世纪,德国的李斯特和英国的马歇爾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经济功能。李斯特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就明确提出“培养和促进教育、科学、艺术的人的精神劳动具有生产性”。
我国向来比较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出现了大量关于此类研究的著作和文章。国内普遍认为,地方高职院校依靠地方经济支持而建立,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其存在的最大前提。其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更接地气,能够很好地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的脉搏,为地方发展培养更多技术和应用人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给出了明确的指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未来走向至关重要的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方针。
二、研究设计、调研数据和分析
(一)研究设计
对黄石本地区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的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相关数据了解黄石本地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真实状况。
(二)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的调研情况
1.为地方企业输送了大量的毕业生,为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及地区人力资源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层次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8年该校高职质量年报表明,该校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内,占毕业生总人数61.7%(1039人),湖北以外地区就业的占38.3%(645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是黄石(30.4%)、武汉(28.3%)、深圳(10.1%)和东莞(8.3%)。
2.为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
近些年,学校主动对接企业,采取送训入企或引训入校的方式,面向黄石企业、高校大学生做好技能培训和职工技能评价,并与职工的资格认证相结合。
3.助力地方经济,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学院整合科研力量,多渠道开拓资源,积极鼓励教师申请并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落实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整合校内科研资源,对接地方企业技术难题需求,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产教融合研究,推动科技人员深入一线,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成功组建首批12个产学研机构、团队,整合科研资源,推动校企合作
主动对接企业技术难题需求,与大冶湖高新区、市开发区、下陆区、黄石港区、磁湖汇等园区签订科技合作协议,选派科研骨干担任科技创新战略顾问,负责参与企业科技项目评审、科技成果转化指导等工作,已经成功辅导两家企业为湖北省第四批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各机构、团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学院专业对接园区企业、人才培养规格对接企业需求、技术创新助推产业升级系列活动,不断加强与行业、地方产学研合作和相关平台建设,在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中实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机制创新。
(2)积极推广学校科技成果,选送科技特派员参与科技服务
?譹?訛专门设置科研成果转化岗位,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强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管理、组织和协调。成立相关成果转化项目建设小组,促成企业与专利成果进行产业化对接。智能移位机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号:ZL201702513947),以其实用性受到极大的关注。为引导项目落成生产,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学校成立了智能移位机成果转化项目建设小组。卷钉枪省力操作器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号:ZL20170130774.5),通过学校知识产权推广及科研成果转化培训中心的联系推广,已经与黄石华怡木业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由该公司正式投产生产5台,创造了60万元的经济效益。
?譺?訛选送科技特派员、专家参与我市科技服务工作。学院13名教师成功入选黄石市2017、2018年度企业科技特派员,20名教师通过选拔获批参与黄石市“百名专家进一线行动”,参与总人数在黄石市四所高校中位居第二,2017年获评优秀科技特派员2人。
(三)调研分析
地方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保障,但仍有不足之处。
1.产教融合程度不深,校企壁垒仍未消除,与地区产业嵌入度还不够
原有的学校建设制度偏重于院校自身发展,忽视面向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产教融合的配套政策不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少驱动力。高职院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深入企业一线,使专业建设立足于产业、服务于企业,一个专业群服务对接一个产业群,一个专业至少深度合作一家企业。
2.高职院校科技力量合力不强,科技氛围不浓
科技领军人物匮乏,且在引进上难以取得突破,科技力量未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科技人员潜心教学不少,而科研动力不足,相关合作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意愿不强。
参考文献:
[1]李慧,李萍.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5(8):5-8.
[2]闫艳.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60-63.
[3]姜大源.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职教建设的当务之急[DB/OL].中国职业教育,2018-01-14.
[4]徐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助力高质量发展:市政协第四次月度协商座谈会综述[N].黄石日报,2018-07-23.
[5]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B/OL].http://www.hbei.com.cn/.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