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专科师范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9-07-19吴晓宇
吴晓宇
[摘 要] 培养三年制专科师范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水平。要认清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主要问题;仔细分析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引导他们认识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大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情;要引导他们广泛阅读,从经典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并引导他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网络用语,从而不断提升他们正确、规范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 键 词] 三年制专科;师范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210-02
三年制专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小学教师。而小学阶段作为读书识字的初级阶段,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三年制专科师范教育,应当抓好语言文字应用的培养、训练工作,使学生建立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他们有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下面将首先了解三年制师范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厘清当前语言文字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师范学生语言文字应用问题产生的原因,針对问题探讨提升师范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对策,希望对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合格师资力量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三年制专科师范生语言文字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走进师范专科学校,不难发现,三年制专科师范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比较薄弱,在语言文字的熟练正确应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运用意识比较淡薄
很多学生在进入师范学校之前,各个学科的成绩水平有所欠缺,形成一种有文凭没文化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随意使用简化字甚至“自创”简化字,有些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些学生拼音拼写不够规范;还有些学生写作时语句不通、缺乏条理……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当代三年制专科师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通病。
(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热情不高
学生在校时会思考未来的就业打算,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可能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能力,所以往往会把时间和精力大部分分配给这些能力的训练上,忽略了汉语语言的基本功训练。再加之三年制专科师范生的生源质量与本科学生的生源质量有一定差距,对文化课没有多少兴趣,很多师范学生更钟爱技能训练,喜欢唱歌、弹琴、跳舞、绘画等。所以,语文课程得不到学生的偏爱和认可,自然就难以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汉字的书写不够正确规范
语言文字正确运用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字的书写能力,即书法水平。从书写工具上来说,汉语书法包括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从文字书写艺术风格看,汉语书法又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综合来看,学生更喜欢用钢笔写行书或楷书,但他们书写时要么是字体欠规范,要么就是常写错别字或者书写笔顺有误。这些问题较为突出,他们将来面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自己书写汉字的能力都不行,又如何去正确教育孩子们呢?
(四)学生“字词能力”的现状堪忧
曾有一个关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调查,结果发现,只有大约百分之二十的毕业生语言文字能力尚可,80%左右的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尽如人意。而对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不高的表现,集中体现在这样几方面:汉语的词汇量很贫乏;学生写作的能力低下;口语交际能力较弱;文字书写不工整、不美观等。
二、三年制专科师范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政策导向,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不太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提升,很大程度上跟宏观政策导向有很紧密的关系。学校忽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投入,重视对理学工科的发展建设。研究经费更多地给了理工科,而对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研究经费则相对较少。
(二)社会生活环境中,对语言文字的使用乱象丛生
在现实生活中,商家追求广告效应,故意乱用字词;人与人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人际交流语言运用容易混乱。这种社会环境让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应用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学生的语言文字也出现各种各样与社会类似的混乱现象。街头巷尾的口语交流、大街上的广告标语,时常都可见到语言的错误运用。
(三)网络语言流行,不利于学生对汉语的学习
互联网的诞生,产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新用语,这给汉语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强烈冲击。网络语言比较新奇,有吸引力,很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量地使用网络语言,把网络语言的频繁使用当作是时髦或者“酷”的表现。但很多教育专家认为,对传统汉语的发展来说,网络语言其实是一种污染,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四)“教育人才”的培养制度导向有偏差
按照常理推断,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已经接受十多年的语言文字教育,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使用能力。但是,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并非想象的那样好。究其原因是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应试学科的学习上,而汉语平常用得很多,感觉比较熟练,就很少有人愿意花大量时间深入研究汉语。高校的汉语教学,主要依靠《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来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能力,而师生更关注专业课的学习,语文学习长期被置于边缘化的地位。
三、提升三年制专科师范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对策
(一)引导大学生认识“民族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表,“民族语言”就是“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也即“民族语言”,二者是统一的、一致的。语言既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社会的文化。将一个民族的语言发扬光大,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情结”。所以,引导学生认识民族语言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不忘自己的民族语言之根,是师范专科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倡导全社会重视“汉语语言”的学习
汉语的推广范围还不够宽、政策落实程度也不够,且网络语言随意使用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汉语被弱化,语言文字的使用不规范现象随处可见。这些现象仅靠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的,需要国家层面以一定国家强制力推行,并施以科学的正面引导,才可以使“汉语国学”走向繁荣。当然,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对这一个问题越来越重视。此外,也可以考虑在中考、高考等考试中设置“汉语言的水平考试”等措施,强化人民群众的汉语言规范应用意识。
(三)教育者应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大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情
任何学科的学习,兴趣都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大学生学习语言文字,重要的是建立起兴趣,激发他们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汉语言”。这要求大学教師改变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变成有趣的事情。老师应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可以让学生试讲、讨论或者复讲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找资料、写读书笔记、查工具书等方式拓宽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此外,还可以在课外让学生通过办手抄报、黑板报、演讲赛、诗歌朗诵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四)提高大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高校应当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宣传推广工作,使大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注意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者讲座等机会,专门给学生介绍、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普通话等级考试”等有关的语言文字法规与制度,教育者还要率先示范,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坚持语言的严谨规范,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学生逐渐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五)关注大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
任何知识或者技能熟练而正确地运用,都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方可达成。所以,我们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措施,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要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汉语基本功训练,特别是在写字教学方面,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绝不写不规范的汉字,黑板的板书要以楷体为主,注意书写的笔顺与字体的美观。
(六)引导大学生广泛阅读,从经典中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技巧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想要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必须引导大学生广泛阅读中外经典名著,从语言大师的文字中汲取营养,感受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名篇名著的阅读,要引导学生善于对比,有对比才会有鉴别,并引导他们善于筛选、归纳、分析、综合,善于把厚书读薄,从文学作品受到精神的教育和品质的陶冶。
(七)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用语比较时髦、形象,对当前一些不易形容、不易概括的现象,通过简洁的文字进行表达,容易让人理解;另一方面,很多网络用语带有一些“痞气”,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符,成为少数人抢风头、吸引眼球的工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用语的优势与不足,用智慧的眼光区分网络用语的健康程度,有区别、有筛选地运用网络用语,才是发展“语言文字”的正确姿势。
综上,培养三年制专科师范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需要,更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面对当前出现的现象,我们要脚踏实地,认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倡多样化阅读,夯实阅读基础,在阅读经典中不断规范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坚定正确的信念,抵制不良网络语言可能带来的问题,努力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提升正确、规范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连晓霞.谈师范生应具备的基本语言素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0(1):87-88.
[2]徐静茜.师范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8(1):75-78.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