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际语言学理论的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①
2019-07-19叶春珍
叶春珍
[摘 要]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职业教育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有竞争力、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交际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下,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基于此,以职业院校学生的外语教学现状为切入点,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交际语言学理论对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以期激发探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和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思考。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交际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026-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主动发掘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国内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已经积累了国际化的丰富策略和措施,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较好地适应了经济发展和当地产业的需求。然而,中国职业教育仍欠缺国际化人才,职业教育善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然而外语水平相对较低。精通外语的技术型人才是撬动所有国际化资源的动力,是企业快速“走出去”、布局海外资源的关键。因此,国际化应用型外语职业人才培养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关键。
一、职业院校学生外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英语基础差,小语种无基础
与本科学校相比,职业院校的生源层次相对较低,学生的文化功底和语言能力相对较弱。对某一职业院校大一新生进行英语摸底测试,65%左右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20%左右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读写能力较好,但听说能力较差。只有10%左右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且具备较好的交际能力。对绝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至少有6年的英语学习时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然而,除了英语之外,其他外语几乎是零基础。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需要精通英语的人才,也需要精通小语种的人才,特别是精通东南亚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人才。
(二)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力度不够
外语教学一般仍沿用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说某一种语言,而是要帮助学生真正能运用语言产生效能,创造价值。这就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加大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参差不齐,不能满足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
目前职业院校所选用的英语教材不能很好地体现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而且英语教材普遍重视理论,缺少实践课程设计。同时,部分职业院校的英语教材选用没有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造成二者的脱节,严重影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部分小语种的教材,因为学习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多年没有更新版本,教材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交际语言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交际语言学是语言应用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交际语言、交际现象和交际规律的一门学科。交际语言学的任务是根据人们日常交际的语言实践,解释交际过程中的各种语言现象,探索运用中的语言特点、模式和结构规则,揭示其运动规律,从而建立能够指导人们语言实践的理论体系。
(一)语言能力,交际的正确性
交际语言学关于主体能力的研究指出,人们在运用语言交际的时候,要保证交际的正确性,也就是规范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简称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语音、文字知识和语法,它保证交际主体语言行为的正确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首先从语音着手,然后是词汇和语法结构。
(二)交际能力,交际的得体性
人们在运用语言交际的时候,除了要注重语言能力,保证交际的正确性外,还需要注意语言交际的得体性,根据交际的内容、对象、场合等说出恰当的话语。交际能力主要包括关于主体自己、语境、话语、交际规范的知识,它保证交际主体言语行為的恰当和得体。
(三)创新实践能力,交际的高效性
国际化应用型外语职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真正地把学生放到真实的国际化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交际效率。
三、交际语言学理论对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启示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习总书记提出,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同各方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深入,这为语言交际开拓了广阔的领域,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与全球合作竞争的需要,提高社会交际的效率,交际语言学被建立起来,研究交际现象、解决问题、总结交际经验和交际规律。国际化应用型外语职业人才培养必须在交际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才能服务好已经“走出去”的优质产能,服务好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
交际语言学理论强调交际主体要具有规范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音、语义、语法、文字知识等。语言能力保证交际的正确性,让说话人不至于说或写出错话或病句。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养成的基础,学生必须集中精力夯实语言基础。
1.学习和巩固语音基础
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语音的学习和巩固是非常必要的,没有良好的语音基础,词汇和语篇的学习会变得困难。不管学生选择的是哪一门语言,入学第一学期,学生都需要在语音上下工夫,因为外语的发声位置和汉语不同,音的多少不同。比如英语发声位置靠后,而汉语发声位置靠前;英语中的/θ/,/?奁/,/r/等是汉语中没有的音素,英语强调连读,而汉语强调字正腔圆;再比如汉语中没有颤音,而西班牙语、德语、泰语等语言中都有颤音,这些不同都是需要外语学习者认真学习,才能掌握纯正的外语发音。
语音的教学关键之一是教师的示范,教师可以录制发音视频微课,通过线上线下教学,让学生扎实掌握发音技巧。教学关键之二是学生的自主练习,教师可以布置音频或视频作业,让学生通过录音或录制视频的方式不断地练习、纠正和强化发音。良好的语音基础有利于口语的表达、听力水平的提高和词汇的记忆。
2.巩固和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语言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如果一个学生听力很好,那么他的口语表达和读写能力相应地也会比较好,反之亦然。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听说课程要整合,读写译课程也要整合,通过整合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改变,运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的教学模式。
同时,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除了要优化课程设置以外,学生也要发挥学习自主性,培养专注学习的能力。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自觉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也需要花时间,有学习的毅力和专注力。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语言听说读写译相关的学习资源琳琅满目,但同时网络也让学生难以专注于学习,而是被许多网络信息所掩埋。因此,外语职业人才要达到语言综合能力的顶峰,需要有效利用网络的语言学习资源,有计划地安排時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练习外语学习的时候,退出QQ、微信等社交软件,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收到和回复网络信息就难以专注地学习,也不太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
在国际交流中,人们不仅要知道所说的话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语法标准,而且还要知道所说的是否得体。也就是说,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交际者应考虑对谁讲、讲什么、怎么讲。交际能力就是在拥有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1.交际要适应交际环境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外语人才要主动地适应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交际环境,在与各种各样的交际对象进行交际的实践中提高交际能力。交际环境是构成语言交际的客观因素,围绕着语言交际的社会背景、时空场合和说话对象等都是交际环境,它们都是交际主体以外的东西,是语言交际的客观因素。在国际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要考虑交际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包含政治、文化和风俗习惯,同时还需要考虑交际的时间、次数和交际地点以及交际对象的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年龄阅历和性格爱好等。例如,跟泰国人进行生意洽谈时要避免在泼水节和水灯节等泰国传统节日期间进行,而跟欧美国家客户进行生意谈判则要避免圣诞节和复活节等重要节日,在对方放假过节的时候,可以送出节日问候但不适合谈正事。此外,与交际对象进行交流时,能抓住对方的兴趣和爱好非常重要。例如,当你了解到你的交际对象每天早上都有喝茶的习惯,那中国茶文化的交流是拉近双方关系的良好话题。在宴请国外客人之前,先了解对方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细节上做好了有利于国际交际,反之则有可能导致交际失败。
因此,语言的符号体系、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而人们需要交际的内容是无限的,只有加强对交际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发挥交际环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才能使有限的语言形式适应交际环境,提高语言交际的效果。
2.交际要克服心理障碍
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表现得比较内敛、谦逊,不善于过多地表现自己。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很多人表示他们感觉“很难”“很累”“会紧张”“不像和国内的人聊天那么轻松”,尤其是当他们对交流的期望值比较高或者交流情境比较正式的情况下,更容易感到紧张、焦虑和疲惫。在国际交流中运用的是非母语进行交流,可以说,在交往中存在语言上的劣势。为了能听懂并理解交际对象的话,需要集中精神,“就像在做听力题,有时候比做听力题还难。”在保证正确理解对方意思后,还需组织语言进行回应,这又涉及词汇量、知识量和口语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增加了交流的难度。
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信,并增强交际表现能力,外语人才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目的国的文化,乃至全球经济社会文化有更加丰富、准确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跨文化沟通技能、口头陈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管理能力要在不断的交际实践中得到加强和提高。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增加介绍国外文化知识、国际规则的课程、安排跨文化讲座,同时引进外籍教师讲授专业课和外语口语,进行外语强化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克服交际中的心理障碍,增强交际表现力。
(三)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单纯依赖学校的书本知识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我们常讲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这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1.加强校内课程实践
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实践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教育有机融合。从“教”到“学”,教师卖力地灌输,其效果远不如学生主动探索学习[1]。高校要切实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校内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充足的条件。此外,高校还应加强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随时随地重组资源和快捷便利学习的渠道。
2.加强校外社会实践
高校与企业共同開发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学校主要负责理论课程教学、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合作企业主要负责选派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组织实习实训,切实把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对教育模式的改革是一种推进,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一种促进。
四、结语
在交际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要从高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着手,首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加大课程实践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其次增加中国文化、外国文化知识、外国生活风俗、国际规则等相关课程,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国际交际能力;再次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交际语言学理论切实地培养具有良好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毕庆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8-9.
[2]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9):77-78.
[3]方瑞.英语语音翻转课堂白问百答导学读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4]卡尔·纽波特.深度工作[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
[5]李岗.论交际语言学的对象、性质与方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46-48.
[6]李俊.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要讲究策略[N].中国教育报,2018-11-20.
[7]谭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8]夏中华.应用语言学范畴与现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
[9]杨云升.“一带一路”建设与小语种人才培养[J].新东方,2016(4):59-63.
[10]张科峰.新世纪以来高职英语教材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64-67.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