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梦”视角看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的思想文化

2019-07-19史册刘运佳

神州·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传教士中国梦

史册 刘运佳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日益陷入苦难的深渊,“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中国近代的主线,也是近代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和近代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把传教士置于近代“中国梦”的背景之下,探讨传教士在晚清中国思想文化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即考察传教士在“开眼看世界”思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活动中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来探讨美国传教士对晚清思想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梦;传教士;晚清思想文化

一、传教士与“开眼看世界”思潮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最大的冲击是器物层面的,这迫使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一时之间形成了“开眼看世界”思潮。

“开眼看世界”思潮的主要著作有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环志略》等。其中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作为近代“新地志之嚆矢”具有开创性意义,[1]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士大夫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海国图志》中的《合省国说》则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美国史地著作,徐继畬的《瀛环志略》中赞赏民主制度,为近代引进西方的民主思想奠定了基础。这些著作向国人展示了异国的历史、疆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向国人展示了一个与中国全然不同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看法,为中国人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盏明灯,成为中国思想界摆脱传统桎梏、学习西方的开端,对中国的影响持半个世纪。在当时中国的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情形下,撰写这些著作的材料主要是通过访谈和在对时人书报著作中辑录的途径。提供这个途径的主要是在广州、澳门和后来四个通商口岸活动的基督新教传教士。林则徐的《四洲志》是其在广州禁烟时,根据广州、澳门和南洋等地的外国报刊上的资料而编撰形成的。魏源的《海國图志》除了继承了林则徐的思想,录自林则徐的《四洲志》外,其他的资料也来自于欧美传教士的著作。徐继畬的《瀛环志略》资料收集的途径主要是与传教士雅裨理、甘明和在厦门的英国领事馆访谈而得来的。传教士在“开眼看世界”思想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传教士与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以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为主要代表的洋务派官僚又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企图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伦理的前提下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传教士参与洋务运动,并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传教士参与洋务学堂和翻译机构;传教士与教会学校;传教士与报刊;传教士与译书。

传教士通过顺应中国社会的变化,同时也满足了洋务派对西学的需要,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教士对思想文化的传播在洋务运动时期得到了过渡,为进入戊戌变法时期的高潮起到推动作用。

三、传教士与戊戌变法

甲午海战之后,西学的主要传播者依然是传教士,所以传教士对维新派变法思想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的3年里,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的舞台上上演了极为精彩的一幕,他们不仅传播西学,还参与维新运动,从而把其对晚清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推向高潮。

传教士与西学书刊出版。传教士不仅传播西学,在一定的程度上唤醒了维新派的变法和维新意识,而且“还帮助形成了改革派自己的方法、思想甚至是世界观”。[2]这些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出版书籍。例如1887年,成立了广学会,该会出版了大量的西学书刊,出版的书籍主要有翻译外国的作品和在华传教士自己的著述。其中译述最多和影响最大的有林乐知、李提摩太和李佳白。这些书籍受到谋求维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热情欢迎。如林乐知《文学兴国策》、《新治安策》、《中国历代度支考》、《自历明证丛书》;李提摩太的《西铎》、《中西四大政考》、《喻道要旨》、《百年一觉》、《中西年表五彩图》、《农学新法》等。这些书籍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西学的广泛传播和变法思想的兴起。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正是通过广学会的书籍刊物接触西学和了解西方世界的,开始谋求用变法的观念来实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广学会的机关报刊《万国公报》在戊戌变法期间主要是批评时政和鼓吹变法。广学会自称《万国公报》是“一个影响中国领导人物的最成功的媒介”。[3]《万国公报》是戊戌变法前后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刊,其不仅影响了一般民众和中国的知识分子,还影响了一些政府高级官员,它无疑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传教士对戊戌变法的推动既是传教士影响晚清中国思想文化的高潮,同时也是影响其走向衰落的起点。传教士传播的近代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进化论思想,对晚清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传教士是按照教会和西方的意志来规范、干预和设计中国的思想文化的,中国人不再容忍西学笼罩一层基督教的“圣光”,中国的知识分子转而用所学这些西学知识来抵制基督教,从而使传教士逐渐丧失了西学传播者的“教师”角色,恢复其本来的布道传福音的身份,他们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开始逐渐下降。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国书店根据1936年中华书局于1985年影印,323.

[2]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33.

[3]《同文书会年报,1891年》,《出版史料》,1988 (3-4),62.

猜你喜欢

传教士中国梦
惩罚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传教士丁韪良所编《格物入门》中的摄影之理
真话还是假话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传教士进驻以军鼓士气
上帝派来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