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的有效途径
2019-07-19李永伟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青年大学生在赴基层就业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肩负着伟大的时代使命。高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强化舆论宣传等途径,鼓励大学生投身于基层建设的宏大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大学生 ;基层;就业
一、组织和引导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利于实现自身价值
当代大学生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基层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肩负着伟大的时代使命。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不辱时代使命,不负祖国期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到基层去,到农村去,从事“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就业项目,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的配置。现阶段,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现象,青年劳动力尤其大学生普遍缺乏,导致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村两委班子配备不齐或是年龄普遍偏大。相反,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大,调查数据显示52%的本专科学生在城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处于失业状态,赴基层不但可以避开大城市竞争的“天花板”,而且可以找到施展自身抱负的平台,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自己的梦想在基层奋斗中梦想成真。
(三)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科学地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所有国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人才是基础,也是根本支撑,尤其是广大青年大学生,是推进战略实施的主要执行者。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尤其中西部贫困村从事扶贫或乡村振兴的相关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有知识、有才干、有魄力、有眼光,对于推进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赴基层就业扶持制度还有待完善
近年,国家在加快鼓励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引导和鼓励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措施等方面取得了积极作用。虽然内容、措施多样,但是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结构。 一方面,政策政令繁多,“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特岗计划”等项目选择性增多,但是没有形成合力,许多大学生在农村工作几年后又回到城市,并没有在农村扎根。另外,从高校毕业生择业方面来看,表面上到农村就业创业有着热烈响应,但是到基层从事实体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很少,缺乏有关创业扶持方面的制度支撑。
(二)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组织和引导缺乏实效性
政府和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基本现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现实是:多数政策往往只涉及毕业生基层工作的去向,具体基层缺乏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素养以及需求量多少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这就导致了青年大学生赴基层就业所起到的帮扶效应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的诸多政策之所以能够吸引部分大学生到基层尤其贫困地区工作,是基于服务年限到期后,对考研或考公务员有的优惠政策,真正留在基层,为基层群众做贡献少之又少。
(三)大学生赴基层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观念必然由精英教育观念向大众化教育观念变,去除天之骄子的固有观念,以实际业绩和能力在社会上立足。大学生赴基层就业中,首选的是基层就业项目是县、乡、镇的机关政府、税务、公安、司法、金融、工商等部门,其次是“三支一扶”计划、“服务西部计划”、“选调生计划”等。实际过程中,稳定有编制的岗位毕竟有限,县、乡有许多民办企业,也急需大学生的加入,为实体企业发展壮大贡献智慧,但基层农村的工作环境、项目保障、安全保障、工作待遇等方面的条件暂时还赶不上大中城市,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县乡的企业工作,大学生要想为基层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应当改变观念,通过到企业就业或自己创业作出不凡业绩。
三、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立足基层需求,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校的职能之一,高校课程的设置,取决于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与基层,就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紧紧围绕就业来进行,毕业生的质量与发展空间也对高校专业的设置有着影响。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紧急围绕人人皆可成长成才育人理念,尤其是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根据社会与基层的发展需求,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调整,在开设相关专业课的过程中,应对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抗压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在基层就业的竞争力,實现学生成才与高校育人成功的双赢。
(二)加大社会实践力度,提升基层就业信心
脱贫攻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高校可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与地方政府、企业、培训结构开展社会实践合作,结合推进科技创新、扶贫开发需求,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年大学生在校开展现代种业、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和基层水利等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要鼓励高校大学生到贫困村从事扶贫工作,切实感受驻村干部在贫困村带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艰辛与成就感,增强其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的责任感,进而提升赴基层就业,实现人生梦想的信心。
(三)加大校内外宣传,营造基层就业氛围
高校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校内外舆论宣传力度,注重选拨在基层就业事业有成的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宣讲,并认真细致做好服务,对大学新生、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尤其要关心农村大学生成长成才,夯实赴基层就业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多与基层用人单位联系,发挥好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满足青年大学生多样化服务需求;并宣称好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与发展前景,尤其要梳理好本地区迫切急需的岗位信息,宣传活动分层次、分专业、分区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同时,依托了服务机构的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营造赴基层就业的浓厚氛围,切实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成为实干家,新时代在广阔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基金项目:2017年桂林理工大学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资助项目“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的组织、引导和教育研究”(GUT17FB08)。
作者简介:李永伟(1983.10- ),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