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立德树人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

2019-07-19林庆佳周育山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7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机制创新立德树人

林庆佳 周育山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坚持和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落实已成为当前各高校办学的迫切目标。然而在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民办高校仍旧面临着诸多的考验。基于此,文章就基于当前立德树人教育背景,并紧密结合民办高校办学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进行了探究,旨在能够为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立德树人;民办高校;学生党建;机制创新

在我国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办好社会特色主义大学,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旨在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将大学建设成为文明的高地和思想的净土,从而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全新的时代发展形势及要求,拥有着特殊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的民办高校如何坚持以立德树人来推进学生党建工作也就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施现状

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也逐渐的从无到有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历经多年发展与完善也日趋规范。但整体来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在整体规划与协同推进方面仍旧存在着的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尚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民办高校决策层对于立德树人的认识不足,将其片面的界定为仅属于一种政治需要,在推动学校教育发展方面并无实际作用,同时再加之对于相关政策掌握不准确及解读偏差,导致立德树人始终未能真正纳入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总体规划之中,最终也致使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应的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的举措。

(二)师资力量的欠缺

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作为我国一大重要教育组成部分发展迅速,但也正是由于其特殊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使其在专职教师的总量方面要显著少于公办高校,而且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流转通常较快,因此也导致学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不管是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要远远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再加之教师育人意识能力问题最终也导致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及有效性并不强,立德树人教育效果无法得以充分发挥。

(三)党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重智轻德是一项客观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一味的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德育,由此也导致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的缺失。

(四)教育体制有待完善

鉴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质也直接决定了其党建工作的先天性不足,由于保证机制的不健全以及教育资源的不能充分利用与开发,导致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过程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为更好的保证立德树人任务的顺利落实,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也迫切需要探索和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点分析

在全新的教育发展需求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要积极迎合教育发展形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紧抓学校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共振点、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突破点,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要点,从而更好地确保党建工作有效性。

(一)紧抓教育工作与党建工作共振点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在党建工作实践中要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渗透,同时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管理和梳理学校工作机制、领导体制与党组织建设机制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晰掌握其共振点,利用党建工作促进学校建设工作,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一是将学校党组织与理事会两者间的关系梳理清楚,建立高效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逐步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将能够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成才;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确保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其凝聚力、创造力及战斗力的不断增强。

(二)紧抓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突破点

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要顺势而为,积极改革创新。一是要注重领导决策的创新,选派党组织负责人和督导专员,保证在民办高校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要注重工作理念的创新,坚持以理念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同时密切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全体师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协调和整合各方力量,努力推進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三是要注重工作载体的创新,遵循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抢占网络高地,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所具备的超文本性、共享性、交互性等优势进行自身党建工作平台的建设,通过网络阵地及时的进行党政策主张及领导人讲话精神的宣传,同时设置开设网络留言系统和反馈信箱等,加强党群之间的联系,促进党务的公开与互动。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创新路径研究

(一)提高对立德树人的科学认识,确保立德树人的高效落实

首先,高校领导人员和董事会要提升对在教育工作中立德树人理念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的客观认识,努力构建出一套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教育学院和各职能部门多方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此外,紧密结合学校二级党委工作职责,针对其工作任务及方向进行明确,将立德树人各项要求及各项党建工作进行具体化和清单化处理,针对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怎么干”、“干什么”等问题进行明确。再次,针对学校各基层所开展的工作党委部门要给予适时指导,强化监督管理,以此更好地推动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明晰学生入党及评价标准

在最新颁布实施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针对现代教学提出了一套全新标准。在当代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等良好道德修养。因此在新时期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要积极适应教育发展需求,依据教育部所提出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及学生实际特点,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基本前提下,制定出一套切实符合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德育素养培养体系及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入党及评价考核等各项工作能够实现与立德树人要求的相契合,从入口关进行严格掌控,全面提升党员素质。

(三)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渗透,不断完善党员培养内容

在现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要积极响应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所提出的教育发展要求,即“坚持以德育建设为基本原则,同时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强调知行合一,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逐步完善学校的与体系和丰富德育内容”。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党建工作要积极迎合教育发展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及要求有很好的融入于学生党员的培养方案中,促进党员培养内容的不断丰富,加强对党员学生理想信念、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传统美德的教育感念,扎实民办高校党员的思想基础。

(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创建党建工作新平台

在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中,由于对时下新型载体的关注力度不足,使得学校党建工作依旧停留在一种比较传统和滞后的模式中,从而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学校党建工作的高效化实施。就目前民办高校办学现状来看,以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为目的而开通微信、微博的学校少之又少,由于党建平台创建工作的缺失,导致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校园网络舆情,同时组织生活也是毫无趣味,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而要改善这一问题,就需要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拓展学生党建功能足够载体,既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常规媒介形式,同时也要利用现代新兴的新媒体优势,如建立校园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建宣传刊物,让广大师生能够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真正的达成一种增强党员“立德”教育的时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代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鉴于民办高校自身办学体制的特殊性,为更好地适应国家教育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进行党建工作机制的优化与创新。结合立德树人背景下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现状来看,要坚持以紧抓学校教育与党建工作共振点及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突破点为切入,从提升认识、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明晰党员评价标准、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载体创建党建教育平台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保证党建工作时效。

参考文献

[1] 康劭洋.習近平“立德树人”育人观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解读及运用[J].法制博览,2019(07):276-277.

[2] 王磊.“班班通”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161+198.

[3] 江小卫.坚持原则  方能应万变——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原则论述[J].智库时代,2018(33):292-29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课题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7MBYB047,主持人:林庆佳。

作者简介:林庆佳(1981.10- ),男,广东揭阳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周育山(1980.08- ),男,广东大埔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机制创新立德树人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