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崇州的谋与进

2019-07-19车文斌廖俸

当代县域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智慧发展

车文斌 廖俸

开栏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为充分展示共和国7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当代县域经济》本期起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题,通过记者的一线调研采访,生动反映新时代各地区各部门蹄疾步稳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典型经验,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共享偉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为改革发展凝心聚力,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大数据,作为四川“5+1”特色优势产业中的电子信息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已经成为崇州市未来的主攻方向。

2013年,崇州市获批建设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崇州开始布局大数据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形态,短短四年时间,就汇聚起了中兴智慧、中科曙光、福立盟科技、绿欣集团等相关企业近160家,涵盖数据基础设施服务、数据采集加工、数据应用、数据安全、人才培训及创新孵化等全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大数据产业在崇州悄然崛起。

5月底,在2019数字四川发展高峰论坛暨崇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上,崇州的大数据产业成为一股亮眼的新生力量,受到全国关注。

精妙谋划  先行先试建大数据产业带

信息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

崇州市位于成都的第三圈层,2013年,获批建设国家智慧城市,成为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市。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密切相关。崇州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试点,倒逼产业创新与转型。此时,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已风生水起,而信息产业更为发达的四川的大数据产业也在起步。崇州利用智慧城市建设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契机,先行先试,抢先一步发展四川的大数据,出台了四川首个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全省首个提出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抓手的县级政府、公布出台全省首个大数据产业扶持和发展政策……走在了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前列。

在崇州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大数据共享创新产业发展论坛上,崇州首次对外公开发布了现阶段大数据产业综合指数,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大数据产业综合指数”。同时,抓住“四川省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园”落户崇州的有利契机,崇州推动2000亩大数据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大数据产业、信息安全产业企业入驻创造条件。

在资金支持方面,崇州市成立了总规模为2.5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创投基金,重点专注于大数据产业、智慧城市、物联网、“互联网+”等的新兴企业,重点投向具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适度覆盖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秀成长企业。

按照《崇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崇州将建成四川省信息安全(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形成超过30万平方米的产业发展载体,吸纳就业约3万人,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大数据领域培育创造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平台;形成一批发展模式领先、服务体系完善、辐射带动效应显著的大数据应用领域;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数据研发、制造、人才培养和服务运营企业,带动关联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推动大数据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形成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大数据生产中心和智慧城市服务基地。

起步早、路径清、方向明,崇州不等不靠,勇于探索和创新,通过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智慧城市,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迅速推进  让城市智慧起来

近日,在崇州市经开区大数据产业园区的信息中心,《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体验了大数据产业带来智慧生活与便利。

在“城市智慧路灯平台”的监控指挥中心,崇州市的几十条城市道路都建起了智能网络,一盏盏全新的“智慧路灯”将整个城市变成了智能监控与指挥网络,各个路口的交通状况、空气质量等都能在中心实时获知,甚至还能提供充电、WIFI、信息发布等服务。

产业园区内的IPC枢纽大楼,通过13条光纤专线,与周边各大主流数据中心形成高效互联的区域智慧处理中心,正逐步构建起一个覆盖全区、整体联动、各地协同、一网统筹的数据中心一体化体系。

在崇州,无论是生活、生产还是医疗、城市管理,“智慧”正在成为主流和趋势。通过大数据平台的信息收集、筛选、处理和分析,崇州人“看病难”的现象正在得到根本的改善。仅仅通过一张居民健康卡,就可以在各个医院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实时传输。一张市民健康卡,一个APP应用,可以在不同医院挂号看病,甚至查看历年就诊、体检的数据,方便而精确。

智慧的崇州,一个整合了城市管理、文化稽查、水务巡查等多支执法力量的行政执法综合服务平台,让城市综合管理的质量有了保障。对执法过程进行即时记录,对程序步骤进行规范,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往“各扫门前雪”的“九龙治水”局面一去不返。

在经开区的全友家私生产车间里,根据用户的订单信息,一套完全定制化的家具正在生产线上逐步成型。颜色、高低、配饰,这些完全符合消费者私人需求的数据,都来源于网络另一头的鼠标轻点。崇州的家居生产真正步入了“智能化”的阶段;在大型工厂,可以应用大数据调整生产工艺,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产品;农民出产的优质农产品,可以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从田间进入商家店铺,从而走上百姓餐桌。

大数据,正让崇州智慧起来,悄然改变着城市生活。

数字政务  行政执法高效有序

大数据产业的铺开,给崇州的城市治理体系带来深刻的变化,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大大提升。

作为成都市确定的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6个县(区、市)之一,2017年底,崇州基本完成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利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优势,崇州搭建智慧服务平台,执法工作由业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形成了公开、高效、透明的全新执法模式。

以前,行政执法主体多、权力较分散,容易出现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执法不公等问题。如今,崇州整合城管、规划、住建、国土、水务、文旅、交通7个部门的执法队伍,搭建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平台,整合数据资源,运用移动执法、电子网格等手段,实现证据收集、上传、存储、运用、锁定全过程可溯源,构建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

以前,全市的执法是“行业执法”,属于“业务驱动”。如今,通过跨部门、跨层级的城市管理数据库,执法工作已转变为“数据驱动”。通过打通各职能部门数据管道,整合审批数据、空间数据、法律法规数据、权力清单数据、执法人员数据等,形成相应的平台数据库,再通过平台数据库实现数据查询、数据汇总、数据分析等功能,形成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为一线巡查执法人员提供智能终端服务应用。目前,已完成和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公安厅、成都市工商局、成都市市监局以及本市七个部门的数据对接。

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城市行政执法效率也大为提高,事件派送时间由原来的1—2天,缩短到半小时以内,极大地节约了资源,把原来需要“4个部门、4辆车、12个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检查的事件,变为只需“1台车、1个终端、3个人”,有效破解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

大数据,已深刻地植入崇州城市治理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带给崇州一种全新的未来。

猜你喜欢

智慧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