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要聚力突破“三关”
2019-07-19徐建华马蓉睿
徐建华 马蓉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聚焦解决好人、地、钱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形成制约乡村振兴的“连环圈”。解开这个“连环圈”的关键,就是要抓住“人”这一根本,突破人才瓶颈,真正解决好乡村人才振兴这一难题,这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而突破人才瓶颈,需上下、内外联动,共同发力,在“聚才关”“育才关”“留才关”上下功夫,形成乡村育才、聚才、留才的体制机制,推动乡村从“人才输血”向“人才造血”转变。
抓关键,突破“聚才关”
当前,乡村聚才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回引拥有户籍、进城后返乡的二代农民;二是吸引农业产业升级带来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吸引从事创新创客的“情怀乡民”;四是吸引以养生养老为目的的“回归乡民”;五是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返乡”的良好氛围。通过吸引人才,可有效解决以下两大问题:
——首先,可有效解决乡村内部人才匮乏与老龄化并存问题。目前,村“两委”干部老龄化且文化层次低,乡村专业人才短缺、素质不高,农村年轻劳动力长期净流出致使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女性化+低知识水平”的结构。突破“聚才关”,就能以多元化的人群集聚为依托,为乡村注入创新要素,将城市人口、创客文化带到村庄,促进外来消费,激发乡村的多元业态发展,建立起村庄人口发展新模式,为产业、文化、生态及组织等四大振兴创造条件。
——其次,可为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须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而组织农民需要有强有力的村“两委”,而配好配强村级“一把手”又是重中之重。为此,各级要进一步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建立镇级“回引本土优秀人才库”。以村为单位,对本土优秀人才进行全面摸底、分类梳理、登记汇总。通过发送慰问短信、拨打亲情电话、组建微信群、走访在外能人等方式,详细了解在外本土优秀人才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和思想动态,对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能力较强且有回乡任职意愿的本土优秀人才,登记造册,汇总到乡镇一级建立起“回引本土优秀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第二,通过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遴选标准,严格筛选重点培养对象,真正把堪当重任的人才选拔出来。将有激情、有干劲、有担当、能树正气、开新风的人选拔出来,使其有位人为。对符合条件的预备人选,及时补充为重点培养对象,作为村“两委”集中换届后备干部人选。
抓根本,突破“育才关”
——强化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培训。一是创新村“两委”干部培训工作。探索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利用各级党校、高校、职业学校等多条渠道,举办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村“两委”干部培训班、优秀党员示范培训班等。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坚持按需施教,“缺什么补什么”,解决现实需要的问题,又要从更高层面着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政治标准,打造政治过硬、敢想敢干的村干部队伍。在培训形式上,注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调研式培训,增强培训实效。在培训考核上,探索建立一种能够客观反映干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制。确保每年至少轮训一遍,以提高村“两委”成员整体能力素质。
二是将重点培养对象全部纳入村干部培训范畴。采取岗前培训、设岗锻炼等形式进行跟踪培养,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以及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和本领。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推动乡村技能培训精准化、常态化。以田间课堂、农村大讲堂、农民讲习所、网络教室等平台为依托,分批、分类邀请专家、学者和“土专家”“田秀才”授课,综合开展“学历+技能+创业+文明素养”教育教学,并推动乡村技能培训精准化、常态化。比如,对于种养大户、经纪人、专业户的培训,要着力提升他们的市场敏锐度、技术能力、管理水平。针对拥有户籍、拥有土地的“原住民”,主要应着眼于更新其知识、提升其技能素质。可通过田间课堂、农村大讲堂、典型示范带动、能人现身说法等形式开展培训。还可以由乡村“点菜”,提出技能培训内容需求,相关部门及大专院校针对乡村实际,采取集中培训与随到随学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开展技能培训。
二是加强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第一,鼓励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加强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精准设立涉农专业,并根据农村发展变化情况实行动态调整。第二,在培训内容和方向上,一要重点培育具有互联网思维、有较强创新能力、有文化理念和生态理念的农业生产者和引导者,加速农业互联网化、现代化建设进程;培养一批本土化的农村电商经纪人,为特色优势产业接入互联网提供田间集货、分级包装、第三平台接入等服务。通过有效利用网络科技,开设“农科微课堂”,及时发布科技特派员专业特长、服务内容、联系方式,实时推送产业政策、提供市场信息、解决技术难题,实现线上线下交互服务。二要面向农业高新尖发展,着力培养一批引领農业科技发展的高层次科研人员,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第三,在培训模式上,可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等方式,从本土的中考、高考的农村生源中选拔适合的人选,通过委托培养、订单培养或定向就业、专项奖学金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乡村培养一批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回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人才。第四,在资金和政策保障上,加大财政资金对乡村人才资本开发的支持,打通涉农专业设置—招生—培养—就业—提升整个链条,让涉农专业成为有吸引力的“香饽饽”,使乡村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源。
三是鼓励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应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系列职称的评审范围,实现评审并轨,证书统一。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职业农民职称评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淡化职称论文数量等要求,注重其技术创新、应用新技术成效、技能奖励等体现技术能力素质和工作业绩及实际贡献等量化指标。
四是建立终身学习认证系统和激励机制。一些地方探索实行“学分银行”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将“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与各类学习平台的功能对接,还可为农村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出实招,突破“留才关”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留才。一是以发展特色产业留人。选拔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在传统工艺、古建技艺、现代农技等领域掌握特殊技艺技能的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生产能手,包括刺绣、陶艺、印染、漆器、雕刻、彩扎、剪纸、泥塑、古建筑、农民画、盆景制作、古典家具、特种养殖种植等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乡村文化创意园,利用废弃的老粮仓或旧村屋,建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创意园,打造“美术村”“摄影村”“设计村”,让更多艺术家走进乡村,推动乡村振兴。
二是以培育壯大村集体经济留人。当前,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探索推广“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形成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推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格局,激发群众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以提升农村环境便利性留人。在生活环境方面,根据乡村发展整体布局,在重点村镇打造与城市人才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使人才在乡村也能感觉到生活的便捷和浪漫。在创业环境方面,在行业准入、行政审批、税费减免、综合服务、就业培训、土地流转、法律援助等方面给予支持,创新开展返乡创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金融信贷领办、公共服务快办、跟踪协调促办,开辟智力、技术、管理下乡“绿色通道”。
——构建有效激励机制留才。一是构建人才服务乡村的分类激励机制。第一,除支持市场主体下乡回乡创业外,应制定规定性、激励性、考核性措施相结合的鼓励专业人才、党政人才下乡服务的政策,对于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下乡服务,与职称评定、工资、津补贴、社会保障等相挂钩,支持离岗创业、兼职兼薪。第二,对于党政干部、公职人员下乡任职,与干部交流、职务晋升、工资套改、体检休假等相挂钩,尤其注重提拔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锻炼成长的干部。第三,注重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等,解决乡村人才后顾之忧。第四,出台人才引进特殊补贴、创业支持等特殊支持政策。比如,提供住房、医疗、子女就学、配偶就业、政务服务等“一站式”配套服务政策,对达到一定条件的高层次人才,优先解决其住房、子女就读、配偶工作等难题,切实消除其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建立人才公寓,让专业技术对口的人才能够免费入住。第五,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引导智力下乡,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才为乡村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产品流通服务等。政府应根据不同服务主体及其服务方式、服务成效实行不同的激励政策。
二是构建城乡区域人才对口服务机制。为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提高城市人才服务乡村的针对性,需要借鉴区域对口扶贫的经验,倡导构建起城市与乡村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人才对口服务机制,双方政府构建起相应的协作机制、人才下乡创业服务的保障机制,使人才服务乡村的目的明确、工作条件有保障。
三是构建城乡一体的人口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福利,着力构建城乡标准统一、有效衔接、转移方便的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制度,为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提供制度支撑。同时加强城市人才下乡相关保障制度建设,探索根据城市人才在农村居住时间与创业创新情况,保障参与自治、住房使用、土地流转经营及相关公共服务权益的制度安排。
四是畅通基层干部流动及上升渠道。从制度上解决好涉农专业人才的待遇、流动及上升通道问题。把在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经历作为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条件,教育、卫生、涉农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时,在同等条件下有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的优先。定期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公开选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和从优秀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中选拔乡镇机关领导干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