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PLC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7-19肖武清张春娟孔维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电梯竞赛

肖武清 张春娟 孔维佳

摘 要 以“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技能竞赛为导向,分析当前PLC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PLC课程的定位、实训项目的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以及综合能力培养、训练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 PLC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1目前PLC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PLC课程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踐性较强的课程,也是普遍高职院校自动化类、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PLC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高职院校PLC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课程实训项目与实际工作任务脱节

高职院校PLC课程的授课方式现在基本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即完成相关理论教学后,再安排实训项目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能够得到初步的验证。但是,现在有许多实训设备都只能做一些简单的PLC编程控制项目进行模拟仿真,而且各项目之间几乎是独立的,未能把各项目功能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这些传统PLC课程教学方法设计的实训项目,难以满足职业素养与岗位技能的需求,也缺乏持续的、递进的学习兴趣引导。

1.2实训项目设计单一,缺乏工程项目训练

PLC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局限与单一的程序的设计已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求。实训项目的设计也不能仅仅是PLC编程的训练,更多的是应把PLC编程控制当作是一种控制工具使用,要利用传感器、变频器、伺服驱动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组合使用,进行工程项目练习。目前的实训项目显然缺乏工程项目训练,学生知识面得不到拓展,得不到综合性项目训练,应用能力欠缺,就业竞争力也得不到明显的提升。

1.3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欠缺

目前PLC实训课程中学生的分组大多出于实训设备不足或方面组织管理这一目的进行的。同一组的成员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体现不出具体、合理的分工。如何在PLC课程实训课程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1.4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不够

综合职业素质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要素。现有的PLC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满足了专业能力(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缺乏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2“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技能竞赛对PLC的要求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个完整的、极具挑战性的项目,它与真实的工作场景几乎相同,且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任务。竞赛任务的完成情况,能够反应出参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运用情况,以及在竞赛实施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赛项中,“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是一个典型的PLC技术应用工程项目,该项目模拟了真实的电梯控制运行过程,要求选手完成电梯部件及线路的安装、PLC编程、调试、故障排除等工作任务。参赛选手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绩。目前,各高职院校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学生在今后就业中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所以如何将学生的受益面扩大,让更多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提高竞争力是职业技能竞赛过后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将该技能竞赛思想导入到PLC教学中,让更多的学生得到系统、高效、高质的训练,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3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PLC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3.1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设计实训项目

PLC课程的实训项目应以技能竞赛项目为导向来设计,重点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使学生仿佛置身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工程实例。例如,真实电梯控制逻辑里,有单台电梯运行、两台群控电梯运行、高峰时段电梯优化调控模式等逻辑要求,这样真实电梯的逻辑功能项目,让学生得到系统、高效、高质的训练,学以致用,有效的提升专业技能。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实训项目与实际工作任务脱节和缺乏工程项目训练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些实训项目,如表1所示。

3.2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个完整的复杂工作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统筹计划能力、工作效率、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等方面。PLC课程教学引入了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规范与价值理念。在PLC课程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3.2.1分组教学法

项目实施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PLC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分组教学方式,基于项目(大小)情况确定小组人数,每个小组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使每个实训项目都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比拼的舞台,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又能发挥学生特长,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教学组织者,同时还是学生实施工程项目的技术顾问。

3.2.2任务分析教学法

任务分析教学法是以学生行动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行动来获取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PLC课程的任务分析教学,首先由教师将项目所学过的知识点,组合成具体的工程项目目标,并给出该项目相关的材料、器件清单等。然后学生根据项目目标和材料、器件清单分析确定实施方案,最后完成实施项目目标。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重难点知识的讲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这样可使学生在充分的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使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3.2.3注重能力培养和训练

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学生凭借着他们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不仅在就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也会有较好的工作表现。因此,PLC课程教学引人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包括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应变能力等。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要融入,在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方面也要融入,在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找老师解决。所以在训练时,可以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增加难度,或故意设置一些故障,让学生去查找、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可以扩展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技能竞赛为导向的PLC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引入职业竞赛元素,通过教、学、做一体教学,精心设计实训项目,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训练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参加职业竞赛,更多学生较好地掌握了PLC专业知识,提高了更多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成华,孟田.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18(03).

[2] 杨达飞.面向高职机电类专业的PLC课程改革[J].大众科技,2012(08).

[3] 雷声勇,许梅艳.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 2011(85).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电梯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被困电梯以后
我看竞赛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电梯不吃人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