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视阈下探究一支被忽视的优秀学生队伍
2019-07-19陆瑞成袁群凌旭
陆瑞成 袁群 凌旭
摘 要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按照惯例开始于每年的8月底9月初,结束于9月中下旬。作者结合培养2018届学生和协助开展推免工作的经历,浅谈将推免生纳入我校学风建设体系的工作思路,希望能够为完善我校学风建设平台提供借鉴,为学校校风、学风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推免生 学风建设 育人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1推免生的产生背景及其自身优势
每年9月份,全国各高校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这些推免生为当年初入大四的学生,是各学院优秀学生群体的代表。他们熟悉母校的校情和所在学院的院情,了解学校各类政策、制度,通过参与专业实践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的所需要具备的各项素质要求。他们是学校学生中综合素质和能力较高的一群人,是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践行者和引领者,是学生中的楷模,是大四毕业生中压力最小、状态最稳的人群,是继续在校生活学习四年的一群人,是对学校最有感情的一群人。推免生不仅学习能力强,大部分都是党员、学生干部,更是学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个人建议理应将这支队伍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以整建制队形、逐年成批次组建的形式,纳入学生工作服务的重点行列加以培养,使其更全面的展现优势,并发挥导向引领作用,这必将加快推动我校学风建设进程。
2推免生的“智库”作用
各学院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制定各自学院的管理办法或评奖推优等细则时,都会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商议制定。但代表的选择往往受到其本身经历的局限,使得细则制定和落地时受到局限,建议学生代表以推免生作为基础,按照需要增加个别相关领域的代表即可。以城市学院近两年的推免生为例。首先,他们来自各个专业,各专业推免名额和比例是由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的整体谈论、决定,其结构合理性已毋庸置疑;其次,推免生中党员人数与普通学生比例保持在7:3,男女比例接近1:1,各方面经验经历都极具代表性。按照每年工作惯例,推免工作结束后学工办将组织召开了推免生座谈会,听取了推免生对学校、学院各类公共服务保障、各项政策执行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们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了极大的政治参与热情,在完善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方面,特别是关于奖助学金评选、贫困生评选、推优入党的意见建议等很多建议贴近实际、很具参考和实践价值。以上都足以证明他们是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人,也具备成为学生工作队伍“智库”的潜质,关键是其有志為学校发展服务。
3推免生的朋辈帮扶教育作用
发挥大四毕业生优势作用,完善朋辈帮扶教育体系。借助这个优势,建议学院按批次逐年组建“推免生学风建设宣讲团(名称待定)”,并将宣讲工作纳入第二课堂、新生入学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身边榜样”的力量带动学风建设工作,提升学风建设实效性。各学院结合推免生的优势特点,围绕学风建设分专业、分阶段从不同角度面向新生开展宣讲工作,让新生通过“身边榜样”的学长的讲解,看到自己身边的具体的可参考的榜样,并以成为一名推免生为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这对初入新环境的同学而言,是其成长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推免生的榜样引领作用
发挥推免生榜样作用,打破专业、年级、学科的界限,引领本专业学生发展。依托我院“菁英”孵化器辅导员工作室,指导成立丝路青年文化交流社团(联盟),以社团化的管理模式选拔优秀推免生作为社团联盟的负责人,实现跨专业、跨年级、跨学科交流;另外,按专业成立分会,同一专业的优秀推免生作为分会负责人,将达到推免条件、有推免生潜力及其他方面的优秀学生吸纳进入社团;以专业社团为载体,邀请各专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导师作为分会的业务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各专业分会的业务发展,要特别依托专业科技竞赛项目,以各学科国家级竞赛为平台,进一步发挥导师在学科上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加强对大二学生科创意识的培养,对大三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指导,“以赛促学”引领学生发展,打造以社团精品项目为平台的科创团队梯队;以社团联盟为统领,将学院的其他社团组织纳入联盟内合作交流,让辅导员工作室作为社团联盟的主管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以此达到工作室指导社团联盟、联盟指导各专业社团、社团带动各专业学生成长的格局。
5潜力“推免生”的培养
发挥推免生团队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带动优良学风建设。推免生就如同火种,通过学院搭建的社团联盟平台,燎原整个学院的学生青春奋斗之火,将学生的“青春梦”转化为“中国梦”。而由推免生和潜力推免生组成的社团联盟在辅导员工作室和专业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在依托校内资源的同时,眼光向外,积极争取校外资源如团中央国际交流中心、省外办海协会、团省委省青联等政府群团组织,特别是他们承建的中国青少年国际交流的平台,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国内外高校、青年团体开展高层次青年思想文化交流活动,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站位,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使更多学生能够在良好学风带动下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小结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中省教育工作指示,围绕学校校风、学风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努力构建和完善学院学风建设体系,通过平台搭建、制度保障、榜样引领等,做好导向明确的顶层设计,为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方沃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