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手术室干预措施
2019-07-19马春燕
马春燕
(青海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青海 西宁 810000)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上妇科无菌手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临床上,妇科无菌手术为女性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但是术后切口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能给以及时、有效的处理,会提高治疗成本,影响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有时可能还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心理上的问题[1]。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34例妇科无菌手术患者,分析了影响妇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妇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34例妇科无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1~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4±4.74)岁;住院时间在4~17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1±3.5)d;手术时间为1~4 h,平均手术时间为(1.72±0.52)h;体质指数在19~28 kg/m2,平均体质指数为(23.8±1.6)kg/m2。本研究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且入组病例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的条件,并且经过切口局部分泌物细菌培养证实。排除标准:年龄超过60岁患者;手术之前,存在感染或者正处于感染潜伏期内;有其他的系统功能障碍疾病等。
1.3 治疗方法
对患者户籍、手术史、年龄、住院时间、低蛋白血症、放化疗、切口等级、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合并症等情况进行调查,进而计算出切口感染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x2检验;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切口感染率
在334例妇科无菌手术患者中,有12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00%。
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年龄、合并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手术时间、侵入操作、放化疗、术前发热、术前白细胞数对术后切口感染有明显的影响(P<0.05)。
2.3 多元回归分析
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对单因素分析中对术后切口感染有影响的9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发热、住院时间、放化疗、侵入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合并症以及年龄是造成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具体见表1。
表1 影响切口感染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最近几年,妇科疾病发生率呈显著逐渐上升的趋势,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也不断增加。在临床上,妇科无菌手势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途径,而切口感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2]。对妇科手术患者来说,如果临床处理不当,会导致切口感染,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切口愈合程度与速度等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妇科手术后,导致感染的原因有很多,探讨妇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在本次研究中,妇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为4.00%(12/334),这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是比较相似的,稍微高于国外调查结果,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可能和我国国情具有一定的关系。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还比较差,在抗感染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采取的措施不够全面。所以,在该方面我国需要逐渐转变医疗卫生观念,在临床上也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4]。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导致妇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年龄、合并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手术时间、侵入操作、放化疗、术前发热、术前白细胞数因素均会对切口感染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术前发热、住院时间、放化疗、侵入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合并症以及年龄是造成妇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当针对这些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使切口快速愈合。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身体功能逐渐下降,抵抗能力也不断降低,这就使得其成为易感人群。若患者存在合并症,长时间进行药物治疗,会影响其身体状态,减小抗感染能力。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延长,也会增加切口感染风险。放化疗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所以其康感人能力也比较低[5,6]。
针对本次研究结果,在临床上需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第一,加强基础护理,在操作时应当严格根据无菌操作流程进行,定期的进行通风,确保环境湿度、温度的适宜,探访时应当进行消毒,并严格限制探访人数与时间。第二,根据以上主要危险因素对易感人群进行有效的鉴别,进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时间较长、存在合并症、年龄比较大、进行了放化疗以与侵入操作等患者给予重点的监控。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隔离监控特定患者,给予相应的控制治疗,以便保证治疗效果,对感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对日常护理进行动态的监控,实时监测患者重要指标,并对潜在感染风险进行详细的排查,降低切口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