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服务模式及效果研究

2019-07-19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产道预见性出血量

杨 敏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产后出血在产妇分娩后有较高的罹患率,起因多与宫缩乏力有关,同时该病也是产妇致死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1],重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处理,对于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尤其重要。此次课题研究中,我院在部分阴道分娩产妇中开展预见性护理,旨在明确该护理服务模式在预防产后出血、改善分娩质量方面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做课题实验,并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数表分配,A组60例,初/经产妇有37/23例,年龄在22~35岁间,平均(30.1±3.2)岁;孕周在37~40周间,平均(39.3±0.5)周;B组60例中,初/经产妇有35/25例,年龄在21~34岁间,平均(29.7±2.8)岁;孕周在37~40周间,平均(39.1±0.6)周。A、B组间基线材料通过统计软件处理,P值>0.05,有实验观察性。

1.2 方法

A组予以产前系统检查、产妇基础体征监测、积极处理并发症等一系列常规护理指导。B组在上述条件下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①产前,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与营养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加强产妇的营养指导,对伴贫血症状者予以纠正,对产前心理负担较重者予以适当开导,并鼓励家属多陪护产妇,以缓解其不安、紧张心理;为产妇及家属实行分娩宣教。②产时,在第一产程阶段,教会产妇合理摆放分娩姿势,严密观察其分娩反应,并做好产妇基础体征、胎心等监护,以及时发现与处理异常情况;在第二产程阶段,教会产妇科学、正确用力,以防对软产道构成严重损害;在胎儿顺利娩出后,详细检查产妇的胎盘剥离情况,需保证胎盘娩出不超过15 min,并且无残留;同时对出现软产道损伤者予以尽早缝合[2]。③产后,产后留观时间适当延长,在待产区留观2 h确定产妇无异常状况后,将其送返病房,继续给予产妇密切的监护。鼓励并安排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向产妇讲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适当为产妇矫正哺乳姿势。叮嘱产妇做好产后会阴护理,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等。

1.3 评估项目

记录两组产后不同时间(产后2 h与24 h)的出血量,并调查产妇的服务满意度。

1.4 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对课题的研究数据做统计处理,使用卡方与t对计数、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的记录结果

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的记录显示,B组出血量较A组产妇均显著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A组与B组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的记录结果(±s)

表1 A组与B组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的记录结果(±s)

组别 n 产后2 mh出L血量/产后24/m h L出血量A组 60 148.7±22.9 263.1±37.8 B组 60 93.8±18.2 184.9±23.5

2.2 产妇满意度的调查统计结果

B组护理后的产妇满意例数为57例,产妇满意度为95.0%,获得了较A组(49例,81.7%)更高的产妇满意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妊娠是育龄女性需要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妊娠以及分娩期间,其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如产道因素、精神状态等)的影响而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并增加产后出血等问题的发生率,使分娩质量严重下降。

有资料显示,预见性护理在减少产后出血、缓解产妇负面情绪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3]。其是现代护理学倡导的重要护理服务模式之一,符合集束化护理的理念。本组课题中,我院围绕产前、产时与产后三个阶段开展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B组干预后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较A组均明显减少,并且产妇满意度提高至95.0%,获得了较A组更理想的护理成效。

综上所述,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防范,并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产道预见性出血量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