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9-07-19陈燕
陈 燕
(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83)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是其中一部分,具有辅助、督促作用,而在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则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有很多,但效果各异,而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通过有力的监督和健全的机制,全方位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2]。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以细化质控环节、明确各组职责为主,旨在提高质量管理效果。本文特此着重分析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01-12月,未进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阶段作为常规组,科室有1名护士长、8名护理人员、7名护士,年龄24-39岁,平均(32.3±3.3)岁。于2017年01-12月,将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阶段作为研究组,科室有1名护士长,9名护理人员、7名护士,年龄23-39岁,平均(33.1±3.7)岁。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 方法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1)成立质控小组。质控小组主要有质量管理检查小组、带教实习控制小组、隔离消毒小组、基础护理控制小组、压疮控制小组以及护理文书控制小组。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参加(护理人员可以参与最多其中两项),并合理分配资源,各组人员4-5名,各组包括成员2-3名、组长1名,要求组长具有丰富的经验、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2)确定质控内容。质量管理检查组主要负责检测,将具体操作情况落实到位,主要有岗位职责、有关工作过程。隔离消毒组需落实无菌操作要求,定时检查无菌用具的摆放,详细记录一次性消耗品,并做好每个月的耗量方案,以便于有关部门及时提供。带教实习组需做好实习生、护士教学方案,对其相关教育工作进行安排,提前整理教学内容,促使其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护理文书控制组认真检查护理表格,保证表格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基础护理组需定时检查手术室卫生情况,通过区域划分形式,落实相关责任人,记录不良事件,比如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物品摆放、应急物品的准备等。(3)培训。定期培训科室内的全部人员,并着重向参与质控管理的护理人员讲解临床护理质量水平提高的作用等。嘱咐护理人员熟悉了解护理质量的管理措施、方法,让其贯彻落实,具体讲解质控相关工作,同时做好耐心解答疑惑,促使其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4)持续质量改进。质控人员利用质控标准表,不定期抽查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护士长,每周一次,月末总结本月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合理修改不妥的地方。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药物外渗、医嘱漏签、设备仪器损害、手术用品配备不齐、手术器械数量不符等。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6件,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16件,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件)
3 讨 论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一种全新的模式,围绕科室具体情况,持续优化管理措施,激发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性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在现代医疗中,临床护理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加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健康意识的增强,迫使临床护理管理转变[2]。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不但可以减少护理风险,而且还能避免医疗矛盾。
质控小组管理模式中的内容主要涉及质控小组的建立、组内质控内容的确定、培训、质量改进等。通过质控小组合理分配人员,让高专业水平、经验丰富、综合素养较高的人员负责组长职务,能良好规范组内质控内容,涉及岗位责任、有关工作过程等[3]。落实各组具体操作,定期开展培训,有助于护理人员明确护理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培训期解疑答惑,通过质控标准表抽查护理人员工作落实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通过质控小组管理模式能够大大减少不良事件,本文中,研究组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说明小组式质量控制管理,对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具有明确的作用,护理质量高,分工精细,能较好控制质控当中的落漏环节。
总之,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价值高,不良事件少,有效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