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及黄疸消失时间评价
2019-07-19陈霄
陈 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 401331)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8天以内发现有黄疸病症,而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则为黏膜、皮肤以及巩膜出现黄色[1],对于严重情况的新生儿,则可能影响到神经系统和治疗发育,因此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病情的改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的患者共78例,根据新生儿出生时间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其中,男患儿41例,女患儿37例,患儿胎龄在38-42周之间,平均胎龄则为(39.6±1.01)周。从出生时间上看在1-24天之间,平均出生时间(10.4±1.2)天。黄疸出现时间在0-6天之间,平均则为(2.4±0.8)天。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从排除标准上看,对存在先天性疾病、心脏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患儿以及分娩过程出现感染的患儿进行了排除,所有患儿家属均了解本次实验,且签署了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患者病情对家属进行讲解,以及治疗措施的告知,对家属进行情绪上的安抚。观察组则给予早期护理干预,首先需要对患儿进行全身抚触护理,包括背部、胸部、腹部和四肢,每次15分钟,每天两次。此外,在沐浴护理中需要控制好水温以及水质的清洁度,并可加强四肢伸展以及相应的按摩改善,注意保护好肚脐部位。在光照护理中,则是通过光疗箱进行改善,对眼部、会阴部进行遮蔽,将头部偏向一次,完成蓝光光疗。与此同时,注意水的补充,以及异常情况的排查。最后则是喂养护理,保证婴儿的营养摄入。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在评价标准方面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其中,显效指黄疸症状消除,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且<119.7μmol/L;有效指黄疸症状明显改善,血清胆红素降低,介于119.7μmol/L-171.07μmol/L之间[2];无效指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血清胆红素也未有降低情况。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与此同时,我们将关注患儿的排便情况、胎便变黄情况等,以及黄疸的消失时间。
1.4 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数据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并采用专业软件SPSS19.0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选择以(均数±标准差)以及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就本次实验的数据中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则为82.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与此同时,在黄疸消失时间上,观察组为(6.1±0.8)d,对照组为(8.1±1.1)d,在其他护理方面的结果则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情况对比分析(例,%)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基本情况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基本情况分析(±s)
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μmol/L)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52±0.27 40.31±4.28 325.16±23.87 127.71±11.17对照组 7.28±0.51 54.33±4.16 323.03±24.15 153.78±13.25 t 9.325 10.846 3.259 10.269 P <0.05 <0.05 >0.05 <0.05组别 首次排便(h)胎便变黄(h)
3 讨 论
新生儿黄疸属于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而引起的。对于生理性黄疸的患儿而言可以自然消退,但是对于病理性的黄疸则需要进行治疗和改善,防止对新生儿造成其他方面的伤害。
据相关资料显示,早期对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护理治疗,通过抚触护理、沐浴护理、光照护理等行为,能够提高新生儿的新陈代谢[5],并有利于患儿的肠胃蠕动。在改善血液循环的基础上,有利于患儿恢复正常的排便,其血清胆红素水平也会随之降低,并恢复到正常值的范围内[4]。从实验结果上看,本次实验中观察组的患儿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并且表现出来良好的护理反馈效果,新生儿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变黄时间明显缩短,护理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也明显降低,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在早期护理中,也更佳注重细节的改善。例如,在喂养后护理人员也会对患儿的背部进行轻拍,并防止出现呕吐、溢乳问题[3]。在发现异常情况时也会迅速的告知医生进行治疗改善。对于新生儿的护理也区别于其他疾病的患者,从而体现护理的专业性,针对不同疾病、患者特点所具有的差别化。
综上所述,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有明显的改善,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