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滩区不脱贫 我决不回城

2019-07-19赵敬涛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13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驻村群众

赵敬涛

“驻村是一种体验,它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驻村也是一种压力,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驻村更是一种磨砺,总要给自己找一个前行的理由。”这就是我驻村5年的最大感受。

我叫赵敬涛,现任河南省濮阳市委组织部市直干部科主任科员,2014年6月至今,担任河南省台前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清水河乡潘集村驻村第一书记。5年来,我两次主动申请留任第一书记,建强组织基础,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为村里打井、修路、架桥,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使潘集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最穷最乱”村,一跃成为全县的“红旗村”“样板村”“文明村”。由于工作突出,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共青团河南省委扶贫青春榜样”“濮阳市劳动模范”“濮阳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从建强班子入手,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潘集村距离黄河仅500米,属于黄河滩区村。全村199户872人,2014年前全村贫困户39户、贫困人口128人,土地贫瘠,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受家族派姓影响,潘集村长期班子不健全,只有一名村支书和一名村委委员,村里工作长期处于软弱瘫痪状态。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深知:“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于是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实际情况,50余次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族长”)会,做好群众工作,化解以往宅基地耕地纠纷、邻里琐事矛盾等问题,解疙瘩、破心结,村里党员、干部重新找到“位置”,群众对组织的信任感、认可度明显提高。2015年5月,顺利选出了新一届党支部、村委会班子,一批致富带头人、有威望的热心人成为村、组干部,建

走访群众强了战斗堡垒。

同时,针对村室破旧、村内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等问题,积极协调争取上级部门项目资金,修建了10间村室、3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争取到总投资960万元的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驻村以来,我与“村两委”一班人共争取上级资金1480万元,新修道路30000多平方米,新打机井22眼,新建沟渠2500米、桥涵闸2座。潘集村路通了、水畅了,群众心里敞亮了,幸福感写在了群众的脸庞上。

“产业发展是脱贫的牛鼻子”,选准项目,栽好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群众要脱贫,“钱袋子”鼓起来是最直接的路子。在改善村容村貌、凝聚民心的基础上,我又在抓产业发展上理出了思路,大家更有了干劲。

挖掘传统潜力,让群众靠“一村一品”挣钱。柳编产业是潘集村的传统特色产业,但长期以来,村民在种植棉柳方面比较分散保守。我带着种植棉柳的村民到山东临沂等地考察,打消顾虑、增强信心,并同步建设了“智慧潘集”电商中心,解决销路问题。目前,潘集村共种植棉柳600多亩,参与农户40余户,年增收100余万元。

引资引智,让群众靠“村口打工”挣钱。以前,潘集村有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吸引村里的能人、年轻人回乡创业。村民苑仁希在深圳务工,在我的帮扶下,在家门口创办了文具厂,不仅自己挣了钱,还为村里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2016年6月,濮阳市委决定在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我第一反应就是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带领“村两委”干部,用20天时间,整治了村内一废旧坑塘,建设了占地576平方米的标准化扶贫车间,引进投资30万元的木材加工企业入驻,吸纳了本村及周边2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既解决了留守群众就近就业、脱贫增收问题,又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5万元的租赁收入。2017年9月22日,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在台前县召开,潘集村的柳编产品在现场展示,受到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好评。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用真情助脱贫,当好群众“贴心人”

为了潘集村的脱贫攻坚,我曾在村里连续工作了87天。“爸爸,你啥时候回来呀”,女儿时常在电话里哭喊着。端午节当天,母亲和女儿带着包好的粽子到村里去看我,并慰问贫困户,我顿时湿了眼眶。我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村民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铁石心肠”换取村民的“两不愁三保障”。

驻村5年,1825天,行程6.8万公里,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双休日、假期还经常待在村里工作,扶贫车间产品的销路,棉柳树的长势,特困群众的生活状况等,都让人不能忘怀。第一书记每两年轮换一次,我有两次返回的机会,但是考虑来考虑去还是留了下来。第一次是争取的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后续工作还未完成。第二次是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需要我再加一把劲。我把潘集村当成了自己的家,把群众当成了自己的父母双亲和兄弟姐妹,谁家有困难,谁家有过不去的坎,都需要我。麦子熟了,贫困户李全君病情加重,却需要马上住院,“不能让一年的收成化为泡影”,我拿出身上的200元钱,联系收割机帮助李全君抢收麦子,一袋袋麦子送到了家,李全君也顺利住上院,他的儿子流着眼泪激动地说:“赵书记,俺家一辈子也忘不了您哪。”贫困户苑兆云的儿子苑仁立突发癫痫病,我听说后立即赶到,一边掐人中穴位,一边清理唾液和呕吐物,弄得手上、衣服上都是脏物。几分钟后,苑仁立明显好转。我拿出1000元钱给苑兆云说:“赶快带孩子到卫生院去看一看。”苑兆云扑通跪倒在地,感激之情化为无语的泪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群众的疾苦就是我的疾苦,群众一日不脱贫,我们一日寝食难安。”

“农村是实践的生动课堂”,要善于思考总结,在“小农村”推出“大经验”

农村天地宽,到农村工作最能锻炼人,也大有可为。我除担任潘集村第一书记外,还兼任清水河乡驻村工作队长,协调管理43个村的驻村工作队员。

清水河乡各村由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群众举债办喜事、建婚房致贫或返贫时有发生。我与乡党委认真研究,在全乡开展了“简办红白喜事、倡导文明新风”行动,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树新风,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没有了,赢得广大群众赞誉,助推了脱贫攻坚。

为有效促进第一书记工作,加强学习交流,我提出第一书记“五个一工作法”,即:每周一次例会,每月一次学习,每季度一次观摩,每半年一次总结,每年一次评议,使全乡第一书记互帮互促互学,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被全市推广,河南省委组织部给予充分肯定。为方便农村贫困群众看病,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实用技术能力,我向市委建议,全市实施“专家人才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濮阳市选派市县1000名专家人才组建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就业创业三类服务团,每月至少开展1次入村到户帮扶活动,切实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专家人才精准扶贫行动计划”被河南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重点工作。

悠悠扶贫路,浓浓扶贫情。凭着对群众的亲劲儿,对工作的韧劲儿,对事业的拼劲儿,终于换得了潘集村的整体脱贫,展现了新时代干部的新担当。2018年6月6日,我代表濮阳市驻村第一书记向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汇报了驻村工作。我说:“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驻村第一书记的重托,勇于担当,努力拼搏,在脱贫攻坚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驻村群众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多让群众咧嘴笑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