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研究生社会文化适应质性研究

2019-07-19冯卫红

文学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刻板留学生学术

冯卫红

1.引言

随着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来华留学生通过提供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视角,为中国成为一个更具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做出了贡献,因此来华留学生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日益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伴随着留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解决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陈国明,2009:58-72)国内外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留学本科生或是将留学本科生和留学研究生视为一个研究群体(易佩,2013;吴文英,2012;陈秀琼,2018;Jody,2017;Ting,2017),对来华留学研究生鲜有关注。根据教育部发表的来华留学生人数统计数据所示,截止到2018年来华留学研究生人数已经达到4.4万。此外,由于留学研究生在自己国家已经接受了本科教育,留学研究生与留学本科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选取来华留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Searle和Ward的社会文化适应理论为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文化距离、文化认同、文化知识、语言能力、与主族人群的互动水平、在东道国的预期难度和居住时间将影响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情况。(Searle&Ward,1990:449-464)本研究根据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社会文化经历,探讨来华留学研究生在跨文化转变过程中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并对来华留学研究生更好的适应中国社会文化提供了一些建议。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大学6名来华留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分别来自于化工学院、财经学院、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医学院、流体中心与外国语学院。他们在华时间为一年到两年半之间,年龄分布为24岁到31岁之间。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深入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影响其社会文化适应的因素。在整个深入的访谈过程中,了解留学研究生对社会文化适应经历的看法,并在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经历中探索影响来华留学研究生社会文化生活的因素。

访谈问题围绕四个主要方面的半结构化问题展开:(1)文化适应经历(如文化异同等);(2)学术挑战;(3)与主族人群的社会交往;(4)社会文化适应的难点。

问卷提纲根据Ward的社会文化适应理论,将一些预测社会文化适应的变量纳入访谈问题中,如:文化距离可以从“What differences do you see between your country and China?Are there any similarities?”鼓励受访者提供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文化适应经历的真实经历。

2.3 访谈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持续比较法(持续比较法是将一组数据与另一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相似性和差异性。)(Merriam,1998)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社会文化适应的主题进行编码。所有访谈结束后,立即进行编码(采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编码过程中多次阅读每个访谈记录,并将主题的句子或段落进行编码,这些句子或段落包含各个主题。以同样的方式,通过比较其它访谈数据来分析每个数据,以寻找新的主题。重复阅读访谈数据,对访谈数据进行不断的归纳分析,直到很明显没有新的主题出现为止。

接着将所有转录的相似编码段进行比较,以确保主题概念的一致性。通过持续的比较,相似的主题被分到与研究问题高度相关的类别中,最终形成本研究的核心主题词。

3.研究发现

在对十二名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访谈中,主要有以下四个主题的发现。

3.1 文化距离

适应新的文化对来华留学研究生而言是充满挑战和压力的,这可能使他们比本土学生在学术生活中更容易面临失败。当留学生在华接受研究生教育时,他们经常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或是因为中国与他们国家社会文化体系的差异而面临不能适应中国社会文化的挑战。E如是描述自己的经历:

“加纳与中国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很害羞,几乎从不主动问老师问题。我认为中国学生可能有些害怕老师,但是在加纳,老师鼓励学生提问问题,上课时,我们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的而不是老师一直在教学生一直在听。”

其他受访者也有同样的观点,从受访者N,L,D,B和T的访谈数据中,他们都表示因为文化距离导致中国与他们国家的授课方式截然不同,这使他们难以适应在华期间的学术学习。

中国是非英语使用国家,中国文化有异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由于许多留学研究生在来华之前并没有接受汉语课程,也没有了解过中国文化,使得留学研究生们表示在他们来华学习最开始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文化距离。W表示巴基斯坦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而中国人大多没有宗教信仰:

“中国与巴基斯坦有许多差异,首先是饮食方面,中国人吃猪肉但是我们因为宗教原因不能吃猪肉。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不懂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其它宗教,这让我们感到很奇怪。”

H和Ha同样有类似的感受,认为因为宗教的问题,使得中国人对他们的某些行为无法理解。同样他们自己也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宗教信仰。这让他们感受到了文化距离,给他们适应在华社会文化带来了阻碍。

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本国文化影响着他们对学术的追求。他们认为学习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一般在非工作日,留学研究生会选择做礼拜或者进行其他宗教或者娱乐活动,很少进行学习活动。

U表示:“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导师会要求学生在周末还要去实验室报道。坦白说,中国学生很努力,我们实验室的同学们经常在晚上十点以后回到他们的宿舍,这一点我很难做到,在周末我需要去做礼拜,我认为只有在周末好好的放松才能让我更好的学习。”

尽管十二位受访者都表示中国教授十分友好,与中国教授的接触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文化差异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文化距离的存在,在华期间存在的授课方式、宗教信仰差异以及其他差异的存在,使得来华留学研究生不能很好的适应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留学研究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的缺乏导致他们感知到文化距离,其感知的文化距离越大,社会文化适应难度也会越高。

3.2 语言能力

东道国的语言能力与国际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密切相关。留学生初到一个非母语国度时,语言是其适应社会生活最主要和关键的问题之一。(刘宏宇,2014:171-173)留学生与主族人群的社会交往以及东道国语言使用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语言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水平也会提高。(Church,1982:540-573)留学生的东道国语言能力越高,越能促使留学生与主族人群进行互动,反之,如果不能与主族人群进行良好的交往,留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如无助感,孤独感以及负罪感。(陈向明,1998:173-179)

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汉语水平影响他们的学术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由于汉语能力的欠缺,来华留学生在学术学习以及人际互动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十二位受访者除了来自应用语言学的N以及L,其他十人都表示因为汉语水平不足,导致他们在学术学习中遇到阻碍,这些阻碍使得他们难以适应在华学术生活。

E表示:“我们专业需要使用软件,但是许多软件使用都需要汉语,我发现因为我的汉语很差,使用这些软件很困难,这给我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Y也同样表示:“中国的研究偏实践化,这一点很好,但在学术学习中,学习新的软件对我来说很困难。有时我甚至不知道怎么操作这些软件,也没有人教我怎么使用这些软件。”

此外,来华留学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同样面临着同样的挑战。由于中国十非英语使用国家,尽管中国学生从小都开始接受过英语课程,但是出了大学校门,留学研究生接触的校外人群都不懂英语,这让留学研究生都表示语言问题是他们适应中国社会文化的阻碍之一。

N表示:“在中国,几乎所有场合指示牌都是由汉语书写的,但是英语是国际通用语,世界上由许多国家都是讲英语的,所以我认为中国应该更重视英语的使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留学生更好的适应中国文社会文化。”

I表示:“因为我汉语能力的欠缺,这阻碍了我跟中国人的日常交往,此外,因为中国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欠缺(尽管他们能看懂英文文献),中国学生不愿意跟我们进行交流,这也同样阻碍了我跟中国人的交往。”

其他留学研究生都存在着因为语言能力欠缺,使得他们在学术以及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阻碍了留学研究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此外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欠缺,使得留学研究生与中国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困难,这进一步阻碍了留学研究生的社会文化适应。

3.3 与主族人群的互动水平

研究表明,本土学生可能对与留学生建立友谊不感兴趣,这加剧了留学生与主族人群建立友谊的困难。(Ward,Bochner,&Furnham,2001)在本研究中,同样发现了这一点。中国学生因为自身英语语言水平不足,害怕与留学研究生交谈,因此对与留学研究生建立友谊不感兴趣。留学研究生尝试与中国学生建立友谊,但大多都是以失败告终。在留学研究生看来,中国学生对跟他们互动不感兴趣,与中国人进行互动很难,尽管大多数中国人很友好,但是他们与中国人很难建立友谊。

L表示:“我很想与中国学生建立友谊,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找中国学生的时候,他们总是说我很忙。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忙,还是只是一个借口。我很难找到机会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

Ha表示:“在学习过程中,我是被孤立的,我总是一个人摸索,我很希望中国学生能给我一些帮助,但是没有。可能因为语言问题,我与中国学生的交流机会很少。此外,我们专业是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分开授课的,这也减少了我们与中国学生接触的机会。”

T表示:“我在我们实验室的时候,会跟中国学生有互动,然而出了我们实验室,我几乎没有机会与中国学生进行互动。”

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与中国学生建立友谊很难,认为即便是在都是中国人的校园,也很少有机会和中国学生进行互动。尽管留学研究生自身很想与中国学生建立友谊,但是由于中国学生对与他们建立友谊不感兴趣,这使得来华留学研究生与中国学生的互动水平十分低。

3.4 刻板印象

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可能会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刻板印象。除了刻板印象外,对留学生的偏见和歧视还可能因文化接触的程度低而加剧,这也可能成为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的严重障碍。歧视和偏见导致一些留学生对东道国社会文化没有兴趣,从而导致留学生不能适应东道国的社会文化生活。(Ward&Kennedy,1994:329-343)

当来华留学研究生在他们的学科领域进行学习时,他们的经历也是各不相同。他们表示当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有时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他们认为中国人有时对他们存在刻板印象或者歧视。尽管他们知道主族人群对留学生持有刻板印象这一现象全球存在,但是当中国人无意识的表现出的那种负面的刻板印象仍然令他们感到难过。

H分享了他在工作室的一次不愉快的回忆:“在我们实验室,有个女生,对留学生的态度特别差,有次我想要跟她借东西,我还没有走近,那个女生立即捂着鼻子说‘滚!’。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我只是想向她借一下东西。这次经历让我感到很难受。”

F满脸落寞的分享了他的经历:“有一次坐公交,我站在那边,无意间碰到了一名女士的身体,她突然就生气的大叫起来说‘离我远点,不要碰我’。就好像我是病毒一样,让我不舒服。那次以后我就很少坐公交了。”

N同样表示:“当你坐上公交的时候,你旁边有一个空位,你会发现周围的中国人宁可站着也不会走向我旁边的那个座位。他们完全把你隔离了。你会感觉到心里很难受。”

其他受访者在公交车上或其它地点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中国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无意识的表现出了对留学研究生的负面的刻板印象,这些行为阻碍了留学研究生的社会文化适应。一些受访者表示,中国人的这些行为打消了他们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兴趣。

4.结语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1)来华留学研究生感知到的文化距离影响其在华期间的学术学习,感知的文化距离越大,社会文化适应难度也会越高。

(2)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语言能力影响其在华学术学习和人际交往,语言能力越差,学术学习压力越大,人际交往越不容易,社会文化适应也愈加困难。此外,中国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同样影响着来华留学研究生在华的社会文化适应。

(3)来华留学生与主族人群的互动水平影响其社会文化适应,互动水平越低,社会文化适应难度越大。

(4)主族人群对来华留学研究生负面的刻板印象同样影响甚至阻碍来华留学研究生在华期间的社会文化适应。主族人群对其负面的刻板印象越多,来华留学研究生就愈加失去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兴趣,从而也就使其更加难以适应中国社会文化。

因此,为了让来华留学研究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文化,留学研究生不仅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两国的文化差异,而且需要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中国学校方面需要安排留学研究生与中国研究生一起上课,增加留学研究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中国学生同样需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克服对留学研究生的刻板印象,以东道主的身份帮助留学研究生更好的适应中国的社会文化。

猜你喜欢

刻板留学生学术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中性自由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