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庐,风烟俱净的“画城”

2019-07-18杨莹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7期
关键词:富春江居图黄公望

杨莹

富春江是钱塘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沿江三百里风光,汇集众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从东汉时代起,经孙吴至唐宋,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胜。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把这里描绘成了仙境。事实上,富春江最美的一段在桐庐境内,其景色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山水风光带”。我此行长达一周的行程,正是为了一睹这儿的风采。

黄公望村,传说色彩的自然景观 

到桐庐采风,无论如何绕不过黄公望村。黄公望村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面,是去桐庐县的必经之村。村里有着上百棵百年柿子树,还有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科普基地、黄公望森林公园以及各种民宿,当地人说这里是富阳的“梅家坞”。

黄公望村最炫目的地方在于这里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隐居地,黄公望在这里完成了我国历史上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富春山居图》。从2010年开始,富阳市就规划建设黄公望隐居地,兴建游客中心,创建全国最美、最清洁的风情小镇。

黄公望村的入口处,是一个大大的盆景园,一排排葡萄架充满着田园气息。走进村子,一路前行,漂亮的民宿被一个个小花园环绕,一户户农家掩映在柿子树下:红灯笼、白鹤人家、泉水湾、三味农庄、大家苑……名字起得都十分有特色。

再往前,一条游步道依溪而建,走了10多分钟,来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地方,就是黄公望结庐处。走进一扇小门,几栋古色古香的小楼呈现在眼前。临岩壁而建的是南楼,一幅古画悬挂在壁上,一张画案正中而放,让人不禁联想起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的场景。

南楼的对面是“小洞天”——黄公望生活起居的场所。走进小楼,里面的陈设充满生活气息:厨房的灶头、柴火、水缸,客厅的古旧八仙桌,还有一侧的木床、木箱、衣柜,一应俱全。

黄公望当年结庐富春,正是为了远离尘嚣而求心安。如今,潺潺流水的筲箕泉,曲径通幽的游步道,凉风阵阵的竹径,幽静依旧,闲致依旧。当地一位工作人员说:“隐居地依势而建,打造的是原生态风情,除小洞天、南楼、筲箕碑亭、牌坊等核心建筑外,沿途还有一些如净因院、玄坛寺遗址和老虎头、九龙九湾、眠倒鸡、如意湾等民间传说色彩的自然景观。同时,整个山坞有160多种珍稀植物。”

我们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发现每家每户都有小型的书画工作室,吃、住、书画一条龙,完全成了一个“画家村”。《富春山居图》铸就了桐庐的山水文化,也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精神坐标。

严子陵钓台,山高水长

清文学家严懋功言:“自古名胜以钓台命名繁多:陕西宝鸡县渭河南岸之周吕尚钓台、山东濮州之庄周钓台、江苏淮安之汉韩信钓台、福建闽县之东越王余善钓台、湖北武昌县江滨之吴孙权钓台……吕尚、韩信、任昉三钓台较为著名,然均不及桐庐富春山严子陵钓台。”严子陵钓台在全国10多处“钓台”古迹中名列第一位,闻名于世。

我相信,看过《富春山居图》的人都想身临其境,登临严子陵钓台所在的山上看看古迹,俯瞰悠悠千年的富春江。我也不例外,乘船经过富春江七里泷一段,我们很快就看到一片古朴的建筑,这就是严子陵钓台。

舍舟登岸,迎面石牌坊上的“严子陵钓台”五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背面的“山高水长”四字是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的手迹。穿过曲曲折折的回廊,我似乎经历了一场文化的洗礼。从1993年开始,从全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当代100位著名书法家手中,征集书艺精品100幅,镌刻成碑,碑文出自古代诗人李白、白居易、苏东坡、杜牧、李清照等之手抒写富春江、严子陵钓台的华章诗篇,并在严子陵祠左侧的山坡上兴建了占地5亩的富春江碑林。碑林长廊犹如一条弯曲盘卧的巨大游龙,掩映在万绿丛中,给人以古朴典雅、气势磅礴的感觉。

严子陵钓台分东台、西台,故称“双台垂钓”。东台相传为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前方有株石笋,状如高士傲立,仪态岸然;西台为谢翱器哭祭文天祥处。站在台上远眺富春江,江水翡翠样绿得碧透,像一匹巨大的绿色锦缎绵延不断地流过;青峰逶迤,奇树悬生,猿啼蝉唱,瀑布飞泻。富春山水似乎都被赋予了灵魂,远离了嚣尘纷扰,让人内心有种久违的澄明。

茆坪村,文艺的味道

“画城”桐庐丰厚的文化底蕴人所共知,单单一个富春江,已经让桐庐名扬天下了。但是踏上这片土地后我才发现,茆坪原来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村落,是桐庐打造的慢生活旅游区上的一个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将这里作为艺术写生创作基地,打造“山水古韵画家村”,处处散发着古朴至雅的气息,一种浪漫的文艺气质让人怦然心动。

茆坪是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的一个村庄,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錄。自宋元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同行的是一个画家,来桐庐多次了。他指着远处一扇扇马头墙高高挑起的徽派建筑对我说:“看到那幢修建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建筑没?那可是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农居,桐庐籍国画大师叶浅予曾在里头小住过。”我不由得加快脚步走过去。推开老宅的门,发现里面竟然有人居住,这一下打破了我对古居的认识。

茆坪人尊重历史,修复古建,并且让现在的生活和古老的建筑相融洽。一位老人正在老宅的天井里拌鱼汤饭喂猫,一只黄白纹路相间的猫闻到腥味,几乎是从藤椅底下飞扑过去的。一人一猫对我们的突然出现并没显得惊慌,或许这里时常有人前来探访或考察,无论是人还是小动物,对此都习以为常了。

茆坪的大部分古建筑都有典故和传奇。譬如胡氏宗祠里,以胡国瑞为“鼻祖”。胡国瑞曾进士登榜,威镇鄢陵,官授侍郎。当年,原籍安徽的胡氏家族,几经迁徙,在宋理宗年间分徙到桐庐芦茨村,后分支到茆坪安家落户。胡氏的到来,兴盛了茆坪,也将宗族文化、徽派建筑文化流传了下来。但是如今的茆坪,没有嘈杂的商业,没有如潮的游客,我们慢慢走走逛逛,非常惬意。

我们沿着以鹅卵石和青石板铺就的马岭古道拾阶而上。路边一会是潺潺溪流,一会是古老的树木、竹林和建筑。走到高处,极目远眺,茆坪古村落群的粉墙黛瓦包裹在绿荫丛中,一方方的水塘散落其间,一层层梯田尽收眼底,如同一幅徐徐打开的画。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富春江居图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愿君读读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的旅行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富春江的绿
沁人的绿,醉人的美
《富春山居图》旧事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图》里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磁过滤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