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焦虑状况调查

2019-07-18商雪辉姜心言王秀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4期
关键词:青壮年焦虑肺结核

商雪辉 姜心言 王秀军

[摘要] 目的 了解及分析青壮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焦虑状况,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科2018年3月1日~6月30日新入院的18~45岁的初治肺结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问卷形式,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其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结果 96例青壮年住院初治肺结核患者SAS得分与我国常模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住院费用支付方式患者SAS得分比较,自费患者焦虑程度高于公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青壮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焦虑评分高于我国常模,而经常性的不良情绪可使免疫力下降,病情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延误治疗,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青壮年;初治;肺结核;焦虑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5(b)-00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anxiety status of young and middle-ag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itially treated,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96 newly diagnos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ged 18-45 years old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 Beijing Chest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rch 1 to June 30, 2018,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s, the anxiety status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the reas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AS anxiety scores of 96 newly diagnosed hospitalized young and middle-ag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China (P < 0.01). The SAS anxiety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self-pay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public medical care,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The anxiety score of young and middle-ag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itially treate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level. The frequent negative emotions can reduce the immunity and further worsen the disease, thus forming a vicious circle and delaying treatment,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 words] Young and middle-age adults; Initial treatme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xiety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目前每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00万例,我国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100万例,结核病负担仅次于印度,排全球第二位[1]。2010年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调中数据显示青壮年为结核病的高发年龄[2-3]。此年龄正处于人生重大时期,担负着主要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而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患病后受疾病本身及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不定等负性情绪[4-5]。其不仅影响正常的医疗处理及疾病痊愈,更使患者忍受双重痛苦。本研究着重调查住院初治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的焦虑现状,为临床护理及治疗提供参考,以利于采取相应的护理及治疗措施,减轻焦虑症状,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其康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3月1日~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醫院的18~45岁的初治肺结核患者96例,平均年龄(32.28±5.14)岁,其中男64例,女32例;未婚56例,已婚40例;高中及以下58例,高中以上38例;公费40例,自费56例;体力劳动者50例,非体力劳动者46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订的肺结核诊断标准[6],并符合以下要求:①年龄18~45岁;②意识清楚,智力正常;③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晓本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同意参与该研究。排除标准:伴严重心、肝、肾等疾病。

1.3 调查方法

以问卷形式,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7]进行问卷调查。此量表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SAS共20个项目,包括心理感受及躯体感受两部分,能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个体的主观感受,以汪向东等[8]提出的“国内常模”为对照。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选择符合抽样标准的新入院患者,在入院第3或4天,由调查者本人亲自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当场收回调查问卷并检查,以避免漏填及保证回收率。对于文化程度低,不了解问卷内容者,由调查者本人为患者逐条宣读并解释问卷内容。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96份,有效收回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6例青壮年住院初治肺结核患者SAS得分[(36.38±6.84)分]与我国常模[(29.87±10.07)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住院费用支付方式患者SAS得分比较,自费患者焦虑程度高于公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3.1 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焦虑状况分析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病程长,治疗时间长,费用高,而青壮年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担负着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生病住院不仅影响学习和工作,且经济负担加重,又因其对疾病认识不清,害怕对以后的生活、恋爱及婚姻造成影响,使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9]。因肺结核具有传染性,更使患者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焦躁心理。以往研究[10-12]也显示,青年患者的常见心理特点是焦虑急躁、患者角色难以适应、悲观失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住院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理解其希望疾病痊愈的迫切心情,热情、耐心、细心的向患者宣教结核病知识,安慰患者,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3.2 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显示,自费患者焦虑程度高于公费患者。自费患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少的农民及外地患者,肺结核病程长,服药时间长,费用高,且易反复,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青壮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住院后不仅使收入减少,面临失业,而且要面对庞大的医疗费用,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使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配合积极有效的抗痨治疗。

本研究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然而,本研究涉及的病例数少,上述因素患者焦虑程度是否无差别,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受精神因素影响很大。不良情绪不仅可导致肺结核的发病,患病后更因为疾病本身及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患者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经常性的不良情绪,使免疫力下降,病情进一步恶化,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延误治疗[13-16]。多项研究[17-23]显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肺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陈晓美等[13]研究显示,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生理机能、心理机能、社会机能、健康教育、总体生活和健康状况均与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针对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应积极开展心理治疗、护理,帮助和指导肺结核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配合积极有效的抗痨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4 [R].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

[2]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J].中国防痨杂志,2012,8(34):485-508.

[3]  陈曦,赵瑶,许琰,等.北京市肺结核患者抑郁和焦虑现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4):2749-2753.

[4]  王娟,盛丽丽.焦虑抑郁情绪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6):552.

[5]  孙凤杰.结核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9):71-72.

[6]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范实施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0-53.

[7]  Zung WW. Prevalence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anxiety in a family practice setting [J]. Am J Psychiatry,1986,143(11): 1471-1472.

[8]  汪向東,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35-237.

[9]  刘伶俐,张冬梅,程瑞霞.433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5, 37(8):758-760.

[10]  杜雨华,苏汝钊,周惠贤,等.116例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转归情况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1):19-22.

[11]  陆芹珍,袁松林,钱林美,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0):57-59.

[12]  范炜英.耐多药结核病59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75-76.

[13]  陈晓美,李丽娜,赵显超,等.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焦虑情绪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625-1626.

[14]  邹兰花.连续护理干预改善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2):120-122.

[15]  曾小丹.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晓率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7, 7(23):66-68,76.

[16]  沈炎琴.综合护理干预对国内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171-176.

[17]  张金萍,孙万玲,矫晓克,等.肺结核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感知能力的特点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7, 39(10):1050-1054.

[18]  吴郁美,赵丽萍.人文关怀护理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2):118-119.

[19]  刘瑞青.延续性护理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1):28-31.

[20]  沈炎琴.综合护理干预对国内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171-176.

[21]  陆凤英,黄捷晖.肺结核患者引入自我效能训练对其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4):162-165.

[22]  周永彪.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8,39(9):1761-1762.

[23]  田家雨.護理干预对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15):135-136.

(收稿日期:2019-02-22  本文编辑:王   蕾)

猜你喜欢

青壮年焦虑肺结核
The Interaction of Everyday Discourse and Professional Discourse—A Study of Generalized Argumentation in the Medicalization of Sleep*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青壮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