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实证分析
2019-07-18夏胜赵斯咏
夏胜 赵斯咏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引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研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不同类别的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寻居民消费增长的规律性、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及问题、预测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发展趋势、合理规划和布局我国商品和服务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
在本文中,笔者从《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搜集1994-2017年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五大主要指标数据,以此来分析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五个因素对于居民消费指数的影响(表1)。
(二)模型设立
本研究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因变量Y,将食品类消费价格指数、衣着类消费价格指数、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消费价格指数、交通和通信类消费价格指数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消费价格指数作为自变量,分别设为 X2、X3、X4、X5、X6。
构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不同类别价格指数的散点图。笔者发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各类价格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变动的方向基本相同,相互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试将模型设定为线性回归模型形式: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各类价格指数表
2015 101.4 102.3 102.7 102.0 98.3 101.4 2016 102.0 103.8 101.4 102.2 98.7 101.6 2017 101.6 99.6 101.3 103.6 101.1 102.4
(三)模型估计
利用Eviews10.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Y =17.3940+0.4040 X2+0.2678 X3+0.2441X4-0.2438 X5+0.1508 X6( 8.8015)(0.0273)(0.0743)(0.0986)(0.0951)(0.0575)
t =(1.9763)(14.8057)(3.6024)(2.4752)(-2.5644) (2.6217)
R2=0.9947=0.9889 F=409.0234 n=24
(四)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食品类价格指数每增长 1,平均来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增加 0.4040;衣着类价格指数每增长 1,平均来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增加 0.267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每增长 1,平均来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增加 0.244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指数每增长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减少 0.24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指数每增长 1,平均来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增加 0.1508。其中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的增加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降低与经验判断有所不同。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由多元回归结果可知,R2=0.9947,修正的可决系数为
=0.9889,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高。
(2)F检验。由模型估计得到F=4 0 9.0 2 3 4,由于=2.7 7,应拒绝原假设 H 0 :β2=β3=β4=β5=β6=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食品类价格指数”、“衣着类价格指数”、“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指数”、“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指数”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显著性影响。
二、结论与建议
(一)模型结论
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对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负向影响,其余自变量对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产生正向影响。
(二)对策建议
1.提高我国教育和医疗比重,降低食品比重
医疗和教育作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加大当前的医疗和教育改革,适时出台激励政策,增加我国教育和医疗的消费比重。因此,政府应该提高我国教育和医疗的比重,降低食品比重。
2.加强对我国物价变动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稳定增长离不开政府对我国物价变动的宏观调控。因此加强价格的监管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