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选择

2019-07-17康小明

中国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素质科学人才

康小明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日益临近,全球竞争格局也面临着深刻调整,我国在很多领域与科技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渐从隐性化走向显性化。特别是进入2019年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越演越烈,而在贸易战的背后,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科技发达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技术封锁和产业限制,继中兴之后,美国又从2019年5月开始对华为进行技术封锁,将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了技术管制的“实体清单”。众多学者担心已久的“修昔底德陷阱”似乎正在从历史走向现实。从长远看,国际竞争的基础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渐趋复杂的国内发展挑战,必须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出发,强化并完善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宏观背景

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的产业及社会变革,当前正面临着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和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将全面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还将对全球竞争格局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为了应对全球竞争格局的新变化,我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同时正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了顺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然离不开大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即将出现的现阶段,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领域正面临着诸多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首先是现代科技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日益深远,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对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各个社会领域带来巨大的挑战。

其次是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使得立足本土自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美国正在意图通过控制人才交流来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目的,一方面限制中国学生去美国相关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留学,另一方面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大量限制相关的高技术人才回国工作,对我国从科技发达国家引进高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

再次是优化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压力日益凸显。由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 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质量,一方面离不开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求基础教育能够按照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国民,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新时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短板

由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到以“成”人教育为核心使命的基础教育,也涉及到以“成才”和“成器”教育为核心使命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笔者将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方面探讨我国新时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原因。

1.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问题和原因分析

(1) 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根据中国科协2018年进行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虽然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5年的6.2%上升到了2018年的8.47%),但是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这一科学素质水平仅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20多年前的水平,而美国早在1999年就已经达到了17%的平均水平。根据预测,即使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也只能到10%左右,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当前20%-30%的指标差距甚大。造成这一现象与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体系缺失密切相关。实际上,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涉及科学教育以及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在内的综合系统。但是,我国的中小学往往只将专门的科学教育课程纳入科学教育体系,在其他与科学思想、科学思维等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仍然停留在学科知识和应试方法的掌握上,在这种宏观环境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出现离开基础教育后的大量公民普遍缺失科学精神的这一状况。此外,从在校学生角度看,我国于2009年由上海组队首次参加PISA 测试即获得了数学和科学成绩排名第一的可喜成绩,但是在2015年的PISA测试中却只获得第十的成绩(由我国经济和教育最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组队参加)。虽然该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参赛者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水平,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中学科学教育水平有待提升的现状。

(2) 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模式亟待完善

从助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我国的科学教育还任重道远。一方面,科学教育仍然大量地停留在课程或学科阶段,缺乏课程之间的融合以及与实际问题的对接,虽然部分一流学校也在陆续开展STEM或STEAM教育,但是受制于师资和教材,效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科學教育更多地让位于高考考试科目的教学和强化,狭隘的应试教育既忽视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也占用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此外,在高考指挥棒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老师和学生都以争“分”夺秒的精神过度强化题海战术和考试技巧,无暇顾及更为重要却一时难以量化显见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而这恰恰是科技创新人才最需要最宝贵的核心素养之一。

猜你喜欢

素质科学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毛遂自荐
科学拔牙
为国家选人才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