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高云外影 万里摹仙姿 叶学龄:慢门中的耄耋青春

2019-07-17徐渊明

中国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耄耋摄影家高龄

徐渊明

享譽国内外的著名摄影家叶学龄先生德高望重、德艺双馨,让人敬重、仰慕,他获得的国内外大奖难以计数,《融融母爱》 获第十九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热恋》 获第十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金奖,单凭这两个奖项,在摄影界已足以傲视群雄。

叶学龄自退休后开始摄影创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他就一直专注于生态摄影,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忘我投入,佳作不断,精品迭出。2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先后出版了十多部摄影作品集,展现了他高产的创作热情和高超的摄影技艺,更彰显了他为保护生态环境鼓与呼的社会责任。

大家料想不到的是,已经过了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居然还能拍出这样极具画意、动感十足、慢门摇摄的鹭鸟摄影作品,让人叹服不已,拍案叫绝。

叶学龄慢门下的鹭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美轮美奂。一只只飞舞的鹭鸟,在摄影家灵动的镜头里,似鹭非鹭,似真似幻,变化着不同造型,生发出各种幻象。或似凤凰于飞;或若白鹤亮翅;或像孔雀开屏;或如飞天仙子,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其中既极尽摄影本体的技术性和艺术美,又兼具浓厚的诗情与画意,耐人回味,叹为观止!

相机的快门就像画家手中的画笔,也可以随心创造不同的意象。慢门拍鸟,快门速度快了则太实,了无意趣;快门速度慢了又太虚,空无一物。叶学龄的慢门鹭鸟摄影作品,妙就妙在既抖出了动感幻影,又保持了鹭鸟头部的清晰,摄影技术拿捏得恰到好处,仿佛画家的神来之笔。

精美之至的影像,大多是叶学龄选择在日落时分拍摄的,这正是色调最丰富的时刻,所以拍出来的画面影调效果精美,像油画一样绚丽。由于叶学龄几十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热情、对鹭鸟二十多年的持久追踪,才能对鹭鸟的生活习性了然于胸,进而才能相对准确地预判并把握住鹭鸟变幻的形态,掌握恰当的决定性的快门瞬间,创作出这一系列造型优美的鹭鸟形象。一些作品将灵动的鹭鸟置身于空灵的环境之中,画面极简,充满禅意,令人回味悠长,通过唯美镜头下呈现的鹭鸟仙幻的形象,和非常强烈空灵悠远的意境感,给人们带来反思自然与生态的极大触动,在高于动物摄影的表象层面,让鹭鸟与人超越了神韵的交流。

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叶学龄已是患病多年的耄耋老人,这样的高龄、这样的病体,早就该颐养天年,但他却独辟蹊径,潜心用慢门拍鸟。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他战胜病魔奋斗在摄影第一线?又是什么激励他创作出这么多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

叶学龄曾告诉媒体记者,他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要唯美的镜头,通过这些鸟类摄影作品能唤起大家对生灵、生命、生态的尊重和感念,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他都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20多年来,他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从俄罗斯的手动镜头到佳能的“打鸟炮”、从高速快门拍鸟到慢门拍鸟,都能与时俱进,并拍出精品、拍出新意,靠的就是勇于探索、敢于攀高、永不止步的精神,不断地超越前人、突破自己,让人肃然起敬。

有心不嫌路远,青春不怕年高。姑且不提当年叶学龄在寒冬鄱阳湖的泥沼中拍鸟的艰难,就说当下的慢门拍鸟,大凡摄影人都知道,用慢门拍鸟,难度如登蜀道,比用高速快门拍鸟的难度大得多,且成功率极低,正因如此,大多数拍鸟人几乎都是抱着玩玩而已的一种态度,遇难而弃。

可是86岁的叶学龄却不顾高龄和身体有病的限制,不怕困难和挫折,以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意志,挑战自己,最终降服了慢门,并为我们奉献出一系列焕然一新、精彩绝伦的慢门鹭鸟摄影精品,标志着叶学龄摄影艺术又攀上一个新的高峰,更给年轻一代树立了一个“学为师表、行为世范”、锐意进取、慢中寓快、有志不惧年高的生命参照。 (作者为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猜你喜欢

耄耋摄影家高龄
Anything Flies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致敬钟南山老人
黄山老年大学摄影家协会作品选登
石台行
咏耄耋夫妻
摄影家胡小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罗剑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杨黎明眼中的锦屏
诗书画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