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分析和设计

2019-07-17徐寿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徐寿芳

摘 要 基于工作和学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理念,高职商科教学工厂提供课堂即工厂、学校即社会的真实学习环境,具有能力本位、资源合作和行动导向的学习内涵,让学习者实现任务导向学习、问题导向学习、自我引导学习和潜默学习。其以真实工作情境的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学生借助既有知识和经验,解决真实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了学习目标与工作目标、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学习方法与工作方法、学习评价与工作评价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商科教育;教学工厂;学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1-0044-04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将“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2]。这种转变的实现需要企业与学校跨界合作,需要产业与教育需求整合,需要共性与个性的教育制度创新。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学校、学习、教育这三要素,还要关注企业、工作、职业这三要素[3]。

在新的职业结构中,工作模式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工作任务的系统化。这种职业要求员工胜任的工作任务不再是片断式的,而是整体式的,具备项目的特征[4]。在对近1.4万条网络招聘信息分析发现,企业的招聘要求更侧重于学生软技能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要求,尤其是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责任意识、抗压能力、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方面[5]。如何在学校情境中进行匹配企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在完成专业技术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商科学生的软技能和职业素养,一直是高职商科教育要解决的难题。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类型不同,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是培养高职商科学生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必行之路。在高职商科教学中引入“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 TF)是落实《方案》的有益实践。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将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技术引入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课堂就能体验到未来的工作氛围,接触到先进实用的工作技能,通过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训练学生的职业软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6]。

一、高职商科教学工厂的内涵分析

(一)工作和学习相辅相成

工作和学习是相互影响的[7]。学习不是一项简单的读、写、听、说等活动,它是一项永不停歇的改变和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和能力不断被重新建构,形成经验并不斷反思。个体的主动性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过程中个体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要求,即学习是个体的一项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教育场所能够支持学习,但不能“生产”学习。学习也有其偶然性,它会发生在生活、工作、旅行等非正式场所,在现实中的各项活动和实践中个体的知识和能力被重构,这也是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还有自主性和行动能力方面的目标,关注着从技术掌握到社会行为改变,学习的焦点从知识到能力行动[8]。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经验,基于工作情境的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情境学习是一种基于工作经验的反思过程,也是主动学习的一种形式。职业教育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天然的联系,并不是独立的两极,它们在社会组织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演化。高职商科学生学习的聚焦点在于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基于工作情境的学习才能真正习得责任心、团队合作、同理心等内化于心的核心素养能力。

(二)教学工厂学习体现能力本位

《方案》第6条明确提出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结合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教学工厂的学习不是知识、技能简单的获得,而是掌握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知识,它的出发点就是促进学员的职业能力发展。以模块化改革职业学习过程,跨越职业边界,增加学习灵活性,体现能力本位。专业行动能力是能力本位学习过程的目标,包括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高职商科教学工厂提供真实的工作情境,模块化的工作任务,训练学生的客户服务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三)教学工厂学习突出资源合作

资源合作是指两个学习地点场所、业务项目、师资等的合作。《方案》第11条鼓励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第13条提出以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为抓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会直接影响和促进学生的职业学习进程,在学校和教学工厂进行不同学习地点场所的调整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变化,整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内容,促进整体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和职业能力。高职商科教学工厂一方面具有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和业务项目,另一方面具有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校企双方的教学师资,学生更容易适应不同的学习场所,实现学做一体,高效提升高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四)教学工厂学习实现行动导向

行动导向的落脚点在于建立学习领域课程,即将课程和学习过程同工作活动紧密结合。行动导向要求教学方法也要基于职业行动过程,学习环境有机会为学习者提供职业迁移的机会。教学工厂学习将学习过程置于真实的业务环境中,引导学生达到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提供培养职业能力、职业迁移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条件。高职商科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行动导向的学习,具有情境性、整体性特点,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行动中习得经验,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者行为分析

(一)以任务为导向,学习者实现“做中学”

高职商科教学工厂的学习以任务为导向,即以任务为载体,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操作来开展。它是一种对接工作过程的学习方式,在实现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任务导向学习的关键是设计“任务”,即从一个职业(群)选取典型工作任务,重新整合学习和工作以及职业学校和企业内与职业教育有关的各种元素[9]。任务导向学习的过程包括设计任务、实施任务、任务评价三阶段。设计任务需要依据职业(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实施任务即完成任务的过程,可能是生产某个产品或提供某项服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自主学习。任务评价用于检查任务是否达到了训练学生相关能力的目的,它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二)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可迁移

高职商科教学工厂的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即以真实工作环境的真实问题为载体,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习得知识和能力。在问题中习得的知识比抽象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这种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导向的更高阶学习。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学习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真实问题的学习环境。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就是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教学工厂内学习时的每个问题均为真实问题。二是学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学生基于现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如果问题不能解决,则需要扩展知识或寻求帮助,因此学习环境中需要提供额外的帮助。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在学生碰到棘手客户时,会有团队组长、有经验的实践指导教师等成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定期进行问题分析和总结,不断拓展学生服务客户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学生在教学工厂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高效沟通、客户至上、快速定位客户需求等可以很方便地迁移到真实的职场中。同样,学生在教学工厂中也会面临客户问题重复性高、无理取闹客户等情况,这些需要在教学工厂的学习提升阶段,合理归纳问题,训练学生总结能力及特殊客户应对技巧,化解学生的工作倦怠情绪。

(三)融入自我引导,学习者学会“学中做”

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即学习者在一定限度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工具及规则,具体情况由工作的实际要求确定。这样学习发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没有预设的整齐划一的学习目标,任务开放,学习的过程也很开放,因此学习者必须根据教学工厂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自己的学习活动。高职商科教学工厂需要每周安排晨会,工作反省是晨会的必做功课。晨会上,教师为学生营造环境,鼓励学生转换角色,积极分享工作实践过程,师生共同点评工作得失。通过对真实业务的反省,使学生的自我引导学习能力在教学工厂中得以养成。

(四)潜默学习,学习者内化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

潜默学习是教学工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学习方式多以随机的方式发生,学生在教学工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工作任务、工具和设备、工作流程、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学习。潜默学习通常被称为“做中学”,在观察其他同伴中学,在接受指示中学,在接受同事的监督或反馈中学,以此获得技能。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内的企业文化、团队挑战文化、智能签到系统、严厉风控行为预警等均给学生提供了潜默学习的环境,让团队合作、沟通表达、自驱自律内化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三、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设计

(一)教学工厂学习任务设计

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的任务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任务需要具有典型性,学习情境的设计需要匹配真实的任务环境,教学实施需要由校企双方的骨干教师共同开展。高职商科类专业的职业活动行为实施者是“人”,被实施的工作对象是“客户”,因此高职商科类专业的职业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客户”。这种职业活动内涵在指向被实施的工作对象时含义广泛,可以是客户的生理需求(如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等的基本消费需求),可以是客户的心理需求(如名牌、奢侈品等的消费需求),还可以是客户的管理需求(如法律、银行、电商代运营等服务)。客户将全程参与高职商科类职业活动的实施过程,且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开展工作任务,整个职业活动体现较强的个性化特征。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任务在设计时既需要关注“教”的属性,即从高职商科类专业的职业活动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并将高职学校和企业内与高职商科教育有关的各种元素进行整合,還要关注“学”的属性,即整合学习和工作的要素,让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利用知识和经验解决真实问题。

(二)教学工厂学习任务实施

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任务实施即提供客户服务的工作过程,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自主学习。学生是教学中心,教师则处于教学辅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帮助学习者熟悉企业工作规范,二是教师指导学习者制订工作计划,三是教师在学习者遇到问题时及时提供咨询和帮助,四是教师指导学习者对工作过程进行管理。

学习任务实施前还有一个准备工作,即招募学生。教学工厂的学习不同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具有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非常关键。因此参加教学工厂学习的学生首先要自愿,学生自愿报名后,由校企双方的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工作规范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才会进入教学工厂学习。

学习任务实施一般以日常排班制形式开展,每人每周上岗4小时/天*5天。学生签到上岗期间,企业骨干和校内教师组成专业指导组,对学生在真实业务处理中的问题进行实时帮助。学生签退后,专业指导组对学生当天的共性和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强化业务知识和技能。每天晨会要营造氛围,让学生自主进行业务技能和经验分享或疑难问题交流,训练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评价

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以企业者视角,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即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以教育者视角,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即评价学生在教学工厂学习中习得的软能力和职业素养。

(一)教学工厂学习结果评价

高职商科类专业的职业活动结果是“服务”。服务是一种操作活动,它以满足顾客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管理需求为主要目的,通常“没有质的产出”。而对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评价,也就是对工作任务产品的衡量。尽管服务没有质的产出,但服务同样有品质差异,其工作结果越是无形,其质量如何,越是取决于客户的感受。客户感受的主观性和难于精确测量,使得对服务的结果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直接受到客户的知识、经验、动机及诚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基于结果的教学工厂学习评价需要考虑如何将客户体验的主观性折计为相对客观的学习效果。

(二)教學工厂学习过程评价

高职商科教学工厂学习以任务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职场文化和规范,训练职业能力。因此,在对教学工厂学习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考量学生在教学工厂中习得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评价,即教学工厂学习过程评价。过程评价的指标选择可以参考软技能指标或核心素养指标,根据教学工厂的不同职场环境进行综合选取。过程评价的参与者不仅包括项目团队的指导教师,还要包括学习者及学习团队其他成员。以学习者、学习团队其他成员、团队指导教师为三个评价维度,设计不同的评价权重,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后续提升的建议。

参 考 文 献

[1][2]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9-02-13)[2019-03-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l.

[3]姜大源.跨界、整合和重构: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9-12.

[4]徐国庆,李政,等. 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理论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1.

[5]宋齐明.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本科毕业生——基于近1.4万条招聘信息的量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3):56-60.

[6]刘启东.从新加坡“教学工厂”看我国高职教学模式的调整[J].教育与职业,2007(35):50-51.

[7]赵文平.德国职业教育工作场所学习形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8(11):108-112.

[8]Widulle W. Grundlagen Handlungsorientierten Lernens[M].Handlungsorientiert Lernen im Studium.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2009:51-60.

[9]邢晖.创新铸造新时代职教“双师型工匠之师”——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98-102.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eaching Factory of Business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u Shouf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idea that work and learning are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influential, the teaching factories of business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vide a re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classroom is the factory and the school is the society. They have the connotation of competency-based, resource cooperation and action-oriented learning. They enable learners to realize task-oriented learning, problem-oriented learning, self-guided learning and silent learning. It designs learning tasks based on real work situations. Students use existing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solve real problems and complete learning tasks. It realiz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work objectives, learning contents and work contents, learning methods and working methods, learning evaluation and work evalu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siness education; Teaching Factory; learning design

Author  Xu Shoufa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