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2019-07-17钟寰周娴

价值工程 2019年13期
关键词:风险分担灰色关联分析熵权法

钟寰 周娴

摘要:基础设施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有一套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首先建立PPP项目风险分担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使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克服了專家判断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引入灰色关联分析的思想,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得到PPP项目风险分担比例。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模型有效性,为制订合理公平的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案提供参考价值。

Abstract: The key factor for the success of infrastructure PPP projects is that there is a reasonable risk sharing plan. Firstly, the risk shar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PP projects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PPP project risk sharing model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is constructed.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which overcom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pert judgment is too subjective; the idea of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introduced, and the risk sharing ratio of PPP project is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the gray correlation degree.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case,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reasonable and fair infrastructure PPP project risk sharing plan.

关键词: PPP项目;风险分担;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

Key words: PPP project;risk sharing;entropy weight method;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9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3-0057-03

0  引言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方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的模式,其收益来源于三种途径:用户付费、可行性差额补助和政府付费。根据运作模式,PPP项目可分为服务外包、特许经营和永久私有化,目前,中国的PPP项目主要采用BOT特许经营模式,占比70%以上[1]。

2014年以来,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积极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PPP模式,地方政府积极跟进并启动了各类基础设施PPP项目。PPP模式的普及推广是符合公用事业建设领域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现阶段社会大众日益提高的公共物品需求与相对滞后的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之间形成了基本矛盾;而另一方面针对地方债务风险,中央政府展开系列治理行动,剥夺地方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严禁地方政府通过企业举债或为企业债务提供任何担保,并要求地方政府尽可能地控制、转化债务,减轻总体的负债规模,这样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缺口无法得到满足[2]。由此,具有能够借力社会资本扩充资金来源;能够引入市场竞争以提高投资和服务效率;能够减轻债务压力、转化存量债务、控制负债规模等诸多优势与强大潜力的PPP模式是满足快速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需求的绝佳选择。

PPP模式取代政府传统投运模式提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关键是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方间的“合理优化的风险共担”机制,即通过风险转移给最可控的一方来合理分配风险[3]。在“让专业人士干专业事务”的原则下,公共部门尽可能承担起自身优势的相关风险,私营部门也会按其相对优势承担较多的、甚至全部的管理职责。因此,项目风险分担研究对PPP模式推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识别出影响PPP项目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风险分担。本文通过对湖南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安徽安庆市外环路工程PPP项目、河南洛阳市市政道桥PPP项目、河北唐山市滦县赤曹线滦州至青坨营段工程PPP项目、浙江丽水市丽阳溪水系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云南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工程PPP项目、湖南永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江苏南京市城东污水处理厂和仙林污水处理厂PPP项目、安徽池州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设施PPP项目、山东临汾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项目、海南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PPP项目、江苏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等近2年来财政部公布的一批PPP示范项目的风险总结和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PPP项目风险因素识别文献的总结,将PPP基础设施项目风险划分为全过程风险和阶段性风险两类[4]。

全过程风险,是指基础设施PPP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均可能发生的风险,主要分为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自然环境四大类[5],具体的风险因素见表1。

阶段性风险,指仅存在于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融资、建设、运营四个特定阶段的风险[6],具体的风险因素见表2。

2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

2.1 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法

目前国内常用的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对各个风险因素分担进行定性评价,缺点是受限于专家主观意识太强且不容易得到精确的风险分担比例;另一种是构建符合PPP项目风险分担特点的博弈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这种方法一般能得到精确的风险分担比例,但是模型的假设条件繁多且决定数值计算结果的参数设置主要凭借经验和大致估计,这些因素导致这种方法实际运用起来有很大局限性[7]。

基于此,本文尝试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采用了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风险分担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一种,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内在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方法。借用这种思想,我们需要先构造PPP项目风险分担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法客观合理的确定各指标具体权重,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各风险与政府和社会资本两方的关联度大小并以此确定具体的分担比例。

2.2 风险分担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特点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衡量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合理性的两大指标: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8],得到两级PPP项目风险分担指标体系,见表3。

在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阶段,首先由来自于不同背景(包括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PPP项目专家对政府和社会资本方两个风险分担主体的各风险分担指标一一进行打分,专家针对指标打分时分为1、3、5、7、9五个程度依次递进的等级,样表见表4。

2.3 指标权重计算

①建立评价指标矩阵。有6个评价指标,2个被评价方,故建立评价矩阵X,此矩阵中Xij表示第j个被评价方的第i个指标(其中i=1,2…6;j=1,2)。

4  结语

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有一套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但在现实中,作为相关法规的制定者,以往的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政府部门总是试图将更多的项目风险转移给社会资本方,这样就导致双方旷日持久的的前期谈判协商,导致时间以及金钱的浪费。因而,客观评估PPP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潜在风险,鼓励PPP项目利益相关人识别风险,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机制十分重要。

本文分析比较了两类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法,综合其优缺点,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引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过于依赖专家主观意识的问题;借鉴灰色关联度的概念,求出政府和社会资本方与理想风险承担状态下的关联度,得到具体精确的风险分担比例,相比较定性评价,定量的分担比例有较大的应用与参考价值。

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确定政府与社会资本方之间的风险分担方案后,他们与包括贷款方、供应商、运营商等第三方间又会进行风险转移,这是今后进一步的课题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柯永建,王守清.特许经营项目融资(PPP):风险分担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白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PP模式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3]邓小鹏,华建革,李启明,李先光.PPP项目风险分担方式研究[J].建筑经济,2008,12:62-66.

[4]JS,Pramudawardhani D.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of key drivers,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and risk allocation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5, 33(5):1136-1150.

[5]霍麗伟.PPP项目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

[6]黄恒振,周国华.公私合营(PPP)项目风险再分担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15,10:17-20.

[7]邢邦宁.基于PPP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

[8]郭艳.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分担及收益分配研究[D].安安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风险分担灰色关联分析熵权法
基于灰色关联的河南省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制造企业跨国并购财务决策
意外人身损害赔偿风险分担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