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戏曲演员角色的人物分析

2019-07-17张艳妹

牡丹 2019年18期
关键词:性格戏曲思想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认为,面对剧本和角色,戏曲演员要做到三点:一是知剧本之“精神”;二是认角色之“主意”;三是描人物之“光景”。第一条分析剧本的思想,找到“精神结穴处”。第二条“认主意”就是把握角色的主导动机,角色的动机和意志是其贯穿行动的动力。第三条“光景”是指角色的情感状态和外部特征。为此,下面分析如何认识角色。

—、由表及里,得角色之心

在生活中,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依据,是看他说什么、做什么,演员认识自己的角色,也要从角色的言论和行动入手来认识其思想品质。这个程序应该是“察其言,观其行,辨其色,鉴其貌,得角色之心,应演员之手”。其应该像一个中医大夫那样,进行一番“望、闻、问、切”。望,即观察行动;闻,即分析其

語言;问,即分辨其品质;切,即像从脉搏的律动探其脏腑一样,从外在表现寻幽探微,洞察其心灵世界。

(一)从台词中挖掘角色的意向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它交流思想,互相了解,实现自己的愿望。在戏曲剧本中,语言是剧本的主体,是介绍剧情、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进展、揭示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戏曲的语言包括唱词和念词两种形式,就其语言功能上划分,其中有自我解剖式的把思想活动、感情状态说出来、唱出来,可以称之为“表”;也有以人物身份进行对话或叙述,可以称之为“白”;还有以剧作者的身份对人物进行评价,如《空城计》引子中就有“阴阳反掌,定乾坤,保汉家,两代贤臣”。这是对诸葛亮的客观评价,绝不是诸葛亮自己当众的自我标榜。这一类语言,可以称之为“评”。表、白、评三种的语言形式,都是演员认识角色的重要途径。

1.通过角色语言,认识其思想本质

言为心声。剧作家用语言塑造人物,建构人物的内心世界,力求“肖似”,力求合“心”,即合乎人物的思想情感;力求合“体”,即合乎人物的身份性格;力求合“地”,即合乎人物的语言环境。演员则是通过写在纸上的语言,研究人物的心、体、地、分析人物的性格。

试看《十五贯》作者如何用语言塑造主观主义者过于执的,上场四句诗“可恨民风太凶恶,泼妇刁男讼事多,治国安邦刑为主,威严不立起风波”。过于执的自白说出他对民风的基本估计是“恶”,而治理民风的基本手段是“刑”。在他审案时,苏戍娟刚刚上堂,他就做出这样的判断:“看她艳如桃李,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怎会冷若冰霜?”貌美必定风流,这是他仅从表面现象做出的第一个推断。接着说:“与奸夫情投意合,自然要生比翼双飞之意。父亲拦阻,因此杀其父而盗其财。”过于执运用了一个荒谬的逻辑推理:貌美—风流—杀父盗财。紧跟着,他又做了自我肯定,“这案情就是不问,也已明白十之八九的了”。在屈打成招,错判此案之后,他临下场又自鸣得意地说:“胸中若无宏才,怎可迎刃而解。”摘录有特征的语言,使人们对过于执有这样的认识:他是一个封建社会官员,对于百姓有上智下愚的思维定势;在认识事物上,采取先有结论、而后推理的先验论,盲目自信,自我欣赏。人们的分析是由听角色“说什么”,探究其“想什么”,由现象到本质,去探索并建构过于执的精神世界,以此来“得角色之心”。

2.通过人物语言,理出角色的思想线和人物具体的思想脉络

“内心独白”是常用的创作术语,是指角色的思维活动,是没说出来的内心语言,包括角色的感觉、理解、判断和作出适应的决断。常常有人把“内心独白”和“潜台词”相混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潜台词是掩隐在台词深处的潜在含意,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体现角色的目的。

(二)行动中挖掘性格特征

行动就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欲求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这个活动是通过语言和形体两种基本手段来完成的。行动的过程体现出人的目的性和意志性。

舞台上一个艺术形象的塑造,正是由一系列的舞台行动来完成的。表演艺术就是行动的艺术。许多戏曲剧本就是以角色的行动来命名的,如《捉放曹》《武松打店》《春草闯堂》《救风尘》等,许多大戏的场次也是以人物行动来命名的。

剧作家为塑造某种性格,设计了人物一系列的行动。而演员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行动系列来挖掘出人物的性格,认识人物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外貌特征。例如,京剧《宋江杀惜》中的阎惜姣和昆剧《烂柯山》中的崔氏,都是“逼休”即强迫丈夫写休书。“做什么”是一样的,但在“怎么做”上体现出差异,崔氏“逼休”的方式是大哭大闹,急不可待;阎惜姣却以梁山书信为告发宋江的“物证”,以此胁迫,时而撒泼,时而阴沉,时而娇嗔,表现出超越年龄的老辣。正是因为“行动方式”的不同、“怎么做”的相异,两人才展现出性格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

二、由此及彼,理出关系网络

一出戏永久的价值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一个鲜明的性格,也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确立。这种关系越典型,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戏剧剧本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写人与人的关系。为此,研究人物性格,把他放在一定社会背景中,理清其纵横的关系网络,人们才会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一)在戏曲结构中认识角色的作用和位置

1.认识角色在形式结构中的位置

一般戏曲剧本在人物设置上有四类人物,即群众角色、类型人物、性格化人物、心理描写人物。性格描绘是辨识人物,而心理分析是揭示人物。性格描绘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已知领域,而心理分析是揭示人性格和品质的根源。演员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在剧本形式结构中的位置。定位,是为了认识角色的功能和作用,以便达到红花绿叶,各得其所,既到位又不越位的恰当处理。

2.认识角色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戏剧矛盾冲突往往把人物分成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他们都是为实现基本冲突,联结成关系网络,他们又都是体现主题思想的一分子,每个形象都有既定的任务,都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主题思想而存在的。

(二)在情节进展中把握角色性格的发展

性格发展的外部条件,是人物的客观境遇,性格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人物的意志力量。把握主、客观因素也是理解角色的重要依据。在戏曲剧本中,性格的发展有许多类型。一是“转变型”,例如,《西厢记》中崔莺鸾由严守礼教转变为叛逆礼教,《穆桂英挂帅》中穆桂英由消极退隐转变为挂帅出征。二是“成长型”,例如,《红灯记》中李铁梅由朴实、勤劳的工人家庭的女儿成长为自觉的无产阶级战士。

三、结语

戏曲演员要想把握剧本角色,必须做好人物分析。一是先宏观后微观,先吃透剧本的精神,后研究人物。二是由外部到内部,从分析人物历史、境遇、行动入手,然后转向思想、性格的研究。要想认识剧中人物,演员必须搞清人物历史、剧中境遇和人物行动,这是属于外部行为的分析。同时,要搞清人物性格、思想状况和对其评价,这是属于内在思想的分析。三是由共性到个性,对行当或同类型的角色作比较,找出区别同类型的个性特征,同中求异,其中包括表演手段的独特性。戏曲演员要在行当的共性中寻找角色的个性,以便更好地演绎角色,提升舞台演出效果。

(福建省东山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

作者简介:张艳妹(1975-),女,福建东山人,中专,研究方向:潮剧表演艺术与传承保护。

猜你喜欢

性格戏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猫的性格爪知道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