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2019-07-17汪灿荣

牡丹 2019年18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敬畏命运

汪灿荣

人们对“敬畏”一词的解读,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字面上理解,它具有“崇敬”和“畏惧”的含义;二是从含义上理解,它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虔敬态度。而敬畏生命伦理观的核心思想则是要求人们要表达对一切生命的虔敬。

一、生平及著作

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是传达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主要人物之一。1875年,施韦泽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从小精通德、法两种语言。他曾在巴黎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并获得哲学和神学博士学位。1904年,他前往非洲行医,在加蓬地区建立了自己的丛林诊所,义务为当地居民治病,直至逝世,他为人类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是一个行动的人道主义者,还是一位极具独特思想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

哲学家。

施韦泽的主要著作有《康德的宗教哲学》《文明与伦理》《文化哲学》等。他认为:“哲学的最终使命是成为普遍理性的引导者和监护者。”因此,真正的实践哲学就是从实际和事实出发,最终回归实际和事实。施韦泽认为:“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在他所有的著作中,最能代表他本人伦理思想的著作就是《敬畏生命》,其中主要传递的思想是:敬畏生命就是要做到尊重并认可其他一切生命的存在,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主张一切生命都是平等共存的。因此,人们应该尊重一切生命,关心它们的命运,最终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施韦泽认为,自然赋予万物生命,又最终将一切复归于无。在整个大自然中,“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要将敬畏生命的思想作用于实践,人们就需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和拯救其他生命,把这种行为看作是自己最大

的幸福。

二、施韦泽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

首先,施韦泽认为:“善便是保持和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灭和伤害生命,使生命的发展停滞不前。”只有这样规定善恶的本质,人才能够意识到自己不是个别的、独立的存在,才能让人类的生命意志中融入其他生物的生命意志,从而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提高其作为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分子的道德责任感,才能意识到维持整个生态环境平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其次,将伦理赋予一切动物和植物。伦理应该与一切生命都有关,只有当人认识到万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人们与一切生物都存在联系,人们必须尊重一切生命,肯定它们的价值,承认它们的存在,并关心它们的命运。人们要摒除那些生物等级的思想,坚持一切生命都是平等且独立的。

最后,敬畏生命是美好的理念。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常常需要牺牲一些生命。例如,人们常常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宰杀家禽、采摘蔬菜等。敬畏生命就是要认识到万物生命是休戚与共的,这就需要人类对其他生命提供一些必要救助,包括慈善募捐及救援、保护濒危动物栖息地、反对战争和核武器、保护水资源等。对于真正的伦理道德者来说,任何生命的存在都是神圣且有价值的,即便是害虫,它虽然在人们的厌恶、唾弃和捕杀中生存,但它也为自己的天敌(益虫)提供了食物,保证益虫更好地生存,维系着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人们应该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捕杀殆尽时,延续地球的生物链遭到破坏,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便是自己。不可避免的是,人们会遇到为了救助某些生物而不得不去牺牲其他生物的境况。面对这种情况,施韦泽认为,人们必须要对那些牺牲于人类之手的生命负责任。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才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的共同点不仅在于对生命的肯定,还在于它们都是从传统道德伦理出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施韦泽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阐述了一种“通过伦理的行为,人们才能达到一种天、地、人合一的自然境界”的伦理观,从这一点来看,它在很早以前就超过了欧洲的伦理思想。

关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长处和局限的问题,施韦泽认为,中国伦理思想的长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在一条正确的发展轨道上,其讲求在世界精神的意义上有所作为,它和“无穷无尽的存在”联系在一起,从实际的自然生态中抽离出伦理思想,再将其反归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状态。这样的伦理观在人类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中国伦理缺乏自我主导的激情,这种伦理的发展一直桎梏在某种稳定、安全的思想框架内,并且宿命论和性本恶的思想论断自始至终都不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所主张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思想仅仅表达的是对现实的简单认同。第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局限在自然关系的范围内,对于人与人问题的研究仅浮于表面,任何关于人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如克隆和机器人。

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建设性和局限性

(一)建设性

在施韦泽看来,人类面临的灾难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反过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和战争的肆虐。为了避免这些灾难对人类进一步的毁灭,他呼吁社会热心人士参与人类和平事业和动物保护运动,鼓励人们积极响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投身公益事业,鼓励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遏制其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欲望。他乐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激励了很多有志青年和热心人士投身于提供道德救助和义务救援的事业中。

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对于调整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人类在科技发展和物质丰富上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果,但是人类的精神生活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而逐渐衰退。海洋生物的過度捕捞、稀有动物的灭绝以及战争的肆虐,都是人们无限膨胀的利己主义带来的恶果。

(二)局限性

敬畏生命的原则本身包含了很多难以克服的矛盾。例如,人的生存和稳定发展需要很多物质加以保证,因此人们很难在数量和种类上做出规定,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为主体的自觉性。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人们很难发挥主体的自觉性,因而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在实践中会受到很大的约束。

(天津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敬畏命运
命运的更迭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命运秀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敬畏先烈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