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吻:中国建筑上的“避火”神兽
2019-07-17佚名
佚名
传说中的“避火兽”
“灾”字是“宝盖”下面一个“火”,足见人们对火灾的恐惧。据史料记载,汉代火灾频发,死伤损失惨重,让政府头疼不已,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加以预防,但火灾仍防不胜防,于是就有人求助于巫术。
根据记载,汉时南越巫师曾提到一种海兽,称其为“蚩”,并说它的尾巴可以“避火”;之后有大臣上书汉武帝,称将“蚩尾”放在宫殿内就可以免遭火灾。如今看来,世间或许并没有“蚩”这样的怪兽,但“蚩尾”能“避火”的说法在古代却流传甚广。后世根据《山海经》中的怪鸟“鸱”,将“蚩尾”雅化成“鸱吻”;工匠们通过想象,用琉璃塑造出鸱吻的造型,将其安置于建筑物顶上,用以提醒人们防范火灾。鸱吻位于古建筑屋脊正脊两端,其外貌奇特,龙(兽)头鱼(鸟)尾,双目怒睁,大张其口,仿佛要吞食屋顶一般。明代民间认为鸱吻为“龙生九子”之一,并将鸱吻这种奇怪的动作称为“吞火”。
科学的防雷神器
建筑物上的鸱吻除了装饰与警示作用外,还有一些实际功能。古代大型建筑正脊两角容易漏雨或损坏,而鸱吻的高度多在1米以上,所以可以起到加固屋脊、防止漏雨的作用。
此外,鸱吻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那就是“避雷”。鸱吻主体为琉璃等绝缘材质,但须舌却是导电的金属材质,这种构造被称为“引雷针”。在雷电天气里,高出屋脊的鸱吻可以率先接触电流,然后通过自身爆裂等方式中和电流,避免电荷骤然积聚引发爆燃,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鸱吻引雷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近代西方科学著作中也广有引述。17世纪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在游历了中国后,写成《中国新事》一书,书中说,当时一些鸱吻的舌须还连接着一根铁丝,通过建筑物内部深入地下。这是世界上关于避雷针最早的著述。
不同朝代的鸱吻样式不一
古代鸱吻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南北朝时的“蚩尾”不上釉,尾身竖直、尾尖向内卷曲,外部又雕刻出鳍纹,很显然只突出怪兽的尾巴。晚唐以后,蚩尾逐渐演变成兽头形的鸱吻,材质也从裸陶变为釉陶。
唐代鸱吻多为出土文物,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唐华清宫遗址出土的三彩鸱吻。此物为残器,长50厘米,殘高约60厘米,厚约25厘米,红陶质,釉色以绿、褐为主,内空上窄下宽。鸱吻两侧采用模压和手工雕刻相结合的制作技法,其阔口如盆,獠牙锋利,怒目圆睁,面目狰狞,此外还有腾云驾雾的双龙纹。唐代鸱吻的兽头造型影响深远,之后历代皆以此为基础。
宋代鸱吻多见于绘画,而辽金时期的鸱吻尚有实物存世。当时按建筑物体量,鸱吻的大小不尽相同,现存于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殿顶的一只辽金时期的鸱吻,由八块琉璃拼接组成,高达4.5米,上部宽2.6米,下部宽2.8米,中部较窄处约为2米,厚度约有0.68米。此鸱吻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呈现含口吞脊、尾端前伸的造型,吻身的鳞纹细微,耳朵后有足。这只鸱吻比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鸱吻还要高,是现存最高的鸱吻。
明代的鸱吻较之前的形态更加复杂多变,鸱吻的造型也逐渐变成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龙头型。明代鸱吻上部向内弯曲后又向下卷曲,而且鸱吻上还雕刻出龙鳞,栩栩如生。一些明代鸱吻背上还插着一把宝剑,据说是为了防止其“逃跑”。
清代鸱吻样式最为丰富,相关的礼仪典制也特别繁冗。
中国传统建筑精妙绝伦,而且每一个构件都可以说别有意义。鸱吻同时具备象征性、艺术性和实用性,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