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孩子与老师间的“消防员”

2019-07-17李爱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9年5期
关键词:消防员交流家长

李爱华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与老师的关系直接影响其对学习的兴趣。老师面对的是不同性格、不同智商的孩子,很难保证一碗水端平,将关系孩子的每件事都处理得妥妥当当。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偏听偏信,应稳住阵脚,做好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消防员”。

耐心听孩子说出事情原委

“战火”总是由具体的事情引起的。中国家长的常见做法是给孩子当头一棒,不问原因就批评、指责、建议。如果孩子因此生气了,就会选择不沟通不交流,闷在心里自我消化。其实,大多数孩子在学校遇到不公平待遇,都会想回家跟父母交流。只有家长能平等、开放地与孩子交流时,孩子才能敞开心扉,更客观地诉说事情的原委。当然,家长在理解孩子的同時并非一定要袒护自己的孩子,因为人总是有劣根性的,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总爱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家长要在孩子的诉说中寻找蛛丝马迹,找出问题的根源,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真诚地与老师沟通

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老师不是神,而是人,和所有的人一样会有喜怒哀乐。家长不要对他们要求过高,他们更需要家长的尊重和理解。

如果孩子和老师有了矛盾,家长可以这样做:找一个老师不忙的时间打电话给老师,真诚地询问老师,最近孩子是不是惹其生气了。家长应耐心地听老师把话说完,并主动把自己孩子身上目前存在的毛病说出来。老师听后如果正是自己要说的,而家长居然认识得这么清楚,气自然就消了一半,可能还会劝家长:“其实,孩子平时还是有许多优点的。”

我就遇到过一次这样的情况。我的孩子跟老师产生了一点儿纠纷,我打电话给孩子的老师说:“现在的小孩子太难教育,我们家里就这一个每天都弄得我焦头烂额,您说您工作那么忙,每天还要面对几十个孩子,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太了不起了。”老师听了家长能如此理解其工作,心里舒服了许多,反而自我反思起来:“其实,我那天也有点儿急躁,否则也不会……”我连忙说:“您教育孩子是为他好,是他自己不懂事,不该在全班同学面前和您顶嘴。”“是啊,我发现这孩子个性挺强,以后我批评他也要注意点儿方法。”

随后,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中,我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比赛,并亲自到场为孩子加油。从那以后,孩子感到了家长对他的认可和鼓励,在同学面前有自信了。老师感到家长对孩子很重视,教育他也格外用心。后来,期末开家长会时,老师还特意送给我们这几位经常为班级做贡献的家长一人一本书。社会上有一些坏风气,认为给老师送礼越多,老师就对自家孩子越好。其实,大多数老师还是品德高尚的,他们更需要的是家长对其工作上的肯定和精神上的支持。

促进孩子自我反思

找到孩子身上的病症所在,之后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了。要注意方式方法,切记欲速则不达,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有时,可采用想象和“演习”的方式。比如,让孩子扮作老师,在他讲课正在兴头上时,学生突然打断他的讲课要去上厕所,或者学生迟到影响他讲课,也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他会是什么心情?让孩子这样换位体验一下,要比家长强硬说教的效果好得多。

其实,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渐渐地学会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在学校遇到的问题。例如,当自己受了委屈、误解时,除了当众与老师辩解外,还可以怎样做?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出很多方案:如私下与老师交流、解释,还可以采用写信等形式。总之,青春期的孩子最忌讳的,就是家长直接告诉他该怎样做。即使家长说的是对的,他也会很不情愿。只有引导他渐渐地学会该怎样做,还可以怎样做,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之改变。他们最需要的,永远是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尊重。

家长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遇到师生矛盾这种问题,千万不要草木皆兵、方寸大乱。如果处理问题不够理智,结果不但没有帮孩子和老师“灭火”,反而可能会将战火愈演愈烈,甚至让他们剑拔弩张,那真是得不偿失。所以,聪明的家长在这时候应该做个冷静、理智的“消防员”。

猜你喜欢

消防员交流家长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