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菱花紫韵满香茶
——浅析“菱韵提梁”的造型美与内涵意蕴

2019-07-17周国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菱花花器茶香

周国新

《菱韵提梁》

紫砂壶,一个美丽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在人们的双唇之间流动时仿佛一阵茶香已经涌出,使人回味悠长。的确,紫砂壶最为人所知的功能便是泡茶了,其原料紫砂泥深藏于矿石底部,历经上亿年的风雨浇灌最终炼制了那淡淡的紫色,由于紫砂泥矿物质含量极高,制成的紫砂壶也就有着高透气性,使得茶叶的色香味可以完美的呈现出来,也就难怪人们将之称为“世间最好的泡茶器具”了。

紫砂壶从造型和工艺上看大致分为光器、花器和筋囊器三种,三种紫砂壶各有千秋,都拥有着大量的“粉丝”。光器又称“光货”、“素货”,也就是少装饰或无装饰的紫砂壶,以凸显紫砂泥的成色和精致的作品;花器即使仿造自然界中动植物形状制成,体现出自然和写实的特点;筋囊壶则是在花器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将植物筋纹清晰地刻画出来,以形成特殊的几何造型。如今的紫砂壶通常都是在这三种壶形上衍生出来的,可见紫砂壶文化的源远流长。

此件“菱韵提梁”就是一件典型的筋囊器作品,同时又结合了提梁壶的样式,典雅端庄,古色古香。此件紫砂壶整体外表呈朱红色,且颜色饱满均匀,细腻柔和又具光泽,温婉气质尽揽其中。紫色的泥土经过手工艺人的烧制由此展现出如此美丽润泽的红色,也可以称得上是自然与人类创造相结合的奇迹了。壶身呈椭圆形,圆润可爱,线条柔美流畅。壶嘴由壶身处向上伸展,弯曲有致,具有曲线美,既满足了倒茶的需要,又独具美感。壶盖为圆形,边缘呈波浪花型,美观可爱,上有壶钮一枚,宛若玉珠,与壶身的圆相互呼应。从整体上看,此壶较为简约,线条和面的结合十分匀称,因此形成的造型就极为得体了。

此壶比较特殊和出彩的部分就是“提梁”与“菱花”了。可见此壶上方有一圆润的环形提手,这也就是提梁了。相传提梁壶最初由宋朝大文豪苏轼所开创,随后运用与紫砂壶工艺中。此壶提梁光环细腻,工艺精湛,在使用时可有特殊的手感。从壶盖至壶面处有棱状图案,线条分布均匀,将壶面空间完美划分,具有独特的几何感,体现出筋囊器的主要特征。

所谓“菱”是菱属植物的泛称,比如“菱花”、“菱角”等。从此壶造型上看,它所模仿的应该是明艳动人的“菱花”,壶身处的几何图案正如菱花的花瓣一般。中国人历来有吟咏自然之物的风雅,菱花作为一种娇嫩美丽的花朵更是吸引人们的目光,唐代才女薛涛就在《菱荇沼》一诗中写下“何时得向溪头赏,旋摘菱花旋泛舟。”的美妙诗句,可见人们对菱花这一植物的喜欢。此壶选择菱花作为装饰和主体,体现出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深深依恋,自然是万物的母亲,人类从自然中不仅能体悟到美,甚至能获得别样的人生哲思,这一切都在此件“菱韵提梁”之中体现出来,在这朵娇小可爱的紫色菱花之中,包含的正是几千年来从未改变的人类对于自然的喜爱,和中国人心中那份朴素自然的美学情思。

一件艺术作品,无论是其材料还是装饰的选择,都不可能是简单的拼贴,它必定包含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审美观念。也许当年的供春所制成的紫砂壶是“无意而为之”,然而那古朴的供春壶已经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色彩。正如这件“菱韵提梁”一般,手工艺人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将自然界之中的娇媚菱花用一胚紫泥,一腔热火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出来,使得菱花重获生命之时也具有了新的内涵意蕴,这便是紫砂壶艺术的经典之处,它能使自然界中事物再次焕发生机。

结 语

菱花紫韵,茶香芬芳。沐浴在现代文明之中的我们,似乎已经很难安静地享受茶道生活,但我们的心却极度渴望这种安静与超脱。通过分析此件“菱韵提梁”紫砂壶艺术作品,我们了解到其造型的独特之处,感悟到其内涵意蕴的深刻之处。在闲暇之时,不需繁琐的茶道活动,用这“菱韵提梁”泡一壶香茶,在芬芳的茶香中去体会菱花的美,去感悟紫砂壶艺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菱花花器茶香
浮生遇到你茶香舍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封面人物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论紫砂壶“菱花提梁”的艺术审美
菱花开遍六方圆——浅谈“六方菱壶”制作灵感与意境美
四季茶香
来一杯午后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