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大类招生的探索与实践

2019-07-17邵志国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大类分数线差值

邵志国

大类招生于2001年北京大学正式实施“元培计划”以来,全国一些重点大学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目前,全国有110余所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211工程”院校中已有近一半多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不仅如此,许多地方性的普通本科院校也逐渐开始施行大类招生政策,大类招生制度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1]。吉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特色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也深受行业发展趋势影响,积极探索按大类招生制度改革,并以招生制度改革为着力点推动学校教育综合改革成为地方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地方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改革的必要性

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出台了高考改革方案或实施意见。此次改革被认为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高考改革。目前第一批上海、浙江试点省市完成了第二轮考试招生工作,第二批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四省市完成了首轮考试招生工作,接下来各省市将陆续全面展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对地方高校科学选才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志愿模式的改革使得各专业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将更加严重,加剧专业间生源数量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弱势专业的生存危机。实施大类招生,学生在分流时形成了专业间的直接竞争,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也可以为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注入活力,有利于拓宽专业覆盖面,构建新的学科和课程体系,对于推动学校改革创新,提升办学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

第二,录取批次的调整引发高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将会更加激烈,实力与特色之争将会更加明显,专业间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从而导致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下降的风险。实施大类招生,有利于应对越发激烈的生源竞争,吸引优质生源报考,还能有效保证多数专业的生源总体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学校招生部门的工作强度和压力[3]。

第三,选考科目组合的多元化致使学生入学时知识结构或基本素质能力构成和层次的不同,给高校教育教学造成了较大影响。按照大类招生培养人才,就可以打破专业界限,打通专业组内的基础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养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合适的条件,更加符合当前学科交叉、专业界限淡化的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符合一流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第四,专业选择的提前介入,对于考生及家长而言明显加大选择难度和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实施大类招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时间认清自己和专业发展前景,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自主选择喜爱专业,专业选择更有针对性也更为理性,进而减少考生进校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缓解考生因专业选择产生的焦虑。让学生在培养中获得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一流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大类招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因几分的差距而与自己喜欢的专业失之交臂而感到遗憾[3]。

2 地方高校大类招生改革的有益尝试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同时适应学校目前发展阶段人才培养改革的新需求,2018年吉林农业大学率先在省属高校中试点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改革。开设本科专业的所有学院全面实行大类招生,学院内隶属于相同学科门类和相近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在同一个大类下进行大类招生,独立学科门类下的专业仍然按专业招生。学校共有44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8个专业按专业招生。按专业类录取的学生第1~3学期,在专业类内统一培养。第3学期,依据第1~2学期所有必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和个人填报志愿次序进行专业分流。第4~8学期,进入分流后的各专业进行培养。按专业录取的学生,不参与专业分流。

结合学校所涉及到的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情况,对隶属于院系的专业进行了调整和整合,在不打破农、理、工、医、文、管、法、经、艺等学科门类,打破专业类,建立大类招生模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进行说明。

植物生产类,包含植物保护、农学、应用生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4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3个专业。按照学科门类划分,不突破专业类四位代码合并为大类招生,分别隶属于农学院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生产类,包含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草业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5个专业。机械类,包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6个专业。按照学科门类划分,把原隶属于中药材学院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调整到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突破专业类四位代码合并为大类招生,分别隶属于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类,包含生物工程、制药工程2个专业。按照学科门类划分,突破专业类四位代码合并为大类招生;不突破学科门类两位代码,生物技术专业按专业招生,隶属于生命科学学院。

3 地方高校大类招生改革的效果分析

使用的数据为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在各省第二批次普通类本科招生录取数据,不包含特殊类型招生。学校第二批普通类录取3439人,其中省内录取1413人,占41.1%,省外录取2026人,占58.9%。专业类招生录取2904人,专业招生录取535人。

3.1 录取人数比例情况

对比2018年和2017年(拟按大类合并)两年录取数据,结果显示,在超过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每10分作为一个分数段,在10—60分之间,每段分数的人数比例2018年均大于2017年;在60分—100分之间,每段分数的人数比例2018年均小于2017年;100分以上,由于录取人数较少,差距不大可忽略不计。平均分与分数线差值比较,2018年小于2017年。数据说明,中档偏下分数段的生源数量增加,高分段的生源数量减少,大类招生对生源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图1和图2。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可能由原来的分专业招生合并为大类招生,对分数中档偏下的考生降低了风险,但对于高分段考生不能直接录取到相对热门的具体专业而可能放弃填报。

图1 按分数段人数比例比较情况

图2 吉林省第二批理工类平均分与分数线差值对比

3.2 吉林省二批理工专业类录取情况

表1数据显示,13个大类招生(不含艺术类和社会学类)中有9个大类专业录取最低分与分数线的差值相比成正值,占69.2%。动物生产类、植物生产类Ⅱ两个专业类录取最低分与分数线的差值相比为1分,基本可忽略。虽然金融学类、中药学类两个专业类录取最低分与分数线的差值的降低幅度较大,但2017年拟按大类招生的金融学类仅有金融学专业招生,拟按大类招生的中药学类仅有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招生,专业个数的增减对数据产生了影响。有8个大类专业录取平均分与分数线差值相比成正值,占61.5%。整体情况来看,按照大类招生有利于提高录取最低分和生源质量。

表1 吉林省二批理工专业类录取数据对比情况

图3 录取最低分与分数线差值平均值趋势变化(理工)图4录取最低分与分数线差值平均值趋势变化(文史)

3.3 吉林省省外二批录取情况

如图3和图4数据显示,理科录取最低分与分数线的差值超过2017年有19个省,占76%,文科录取最低分与分数线的差值超过2017年有8个省,占80%,录取最低分与分数线差值持续提高,学校省外整体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3.4 专业(类)一志愿录取率情况

2018年实行大类招生,2017年拟按大类合并后一志愿录取率进行数据比较,如表2。

表2 专业(类)一志愿录取率比较情况

结果显示除艺术类外的14个大类招生中有8个大类一志愿率高于2017年,占57%,6个大类一志愿率低于2017年,占43%;8个专业招生中有2个专业一志愿率高于2017年,占25%,5个专业一志愿率低于2017年,占62.5%,1个专业与2017年持平。植物生产类Ⅰ、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中药学类、生物工程类和社会学类等5个大类一志愿率较2017年降低10%左右,幅度并不大;降低超过15%以上的专业(类)有生物技术、植物生产类Ⅱ、应用化学和园林,其中幅度比较大的应用化学和园林两专业。说明按照大类招生一志愿录取率高于专业招生,对于提高一志愿录取率的效果较为明显。

3.5 未报到情况

近5年来,学校总体未报到率维持在3%左右,2018年未报到率达到最低值为1.98%,2017年拟按大类合并后与2018年专业(类)未报到情况比较,如图5、表3。

通过比较,结果显示14个大类招生中有11个大类未报到率低于2017年,占78.6%,3个大类未报到率超过2017年,占21.4%;8个专业招生中有1个专业未报到率低于2017年,占12.5%,6个专业未报到率超过2017年,占75%;1个专业与2017年持平。说明按照大类招生未报到情况好于专业招生,对于降低未报到率的效果明显。

4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学校首次实施大类招生,社会认可度得到明显改善,省内生源质量趋于平稳,省外生源质量保持提升,大类招生录取情况良好,效果初步显现。但是,大类招生改革刚起步,改革过程中有可能将面临一些问题,如由原来的专业招生合并为大类招生,考生对何为“大类”不能充分理解和把握;“热门专业”融合到大类招生里,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可能对选择“热门专业”的高分考生放弃既定的选择,院校生源质量将受到影响;进行专业分流时充满不确定性,热门专业受到追捧,而冷门专业则“门庭冷落”,加剧了专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这对于各专业发展前景、学科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专业分流后的资源配置情况如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资源与设施等与扎堆“热门专业”的学生不相匹配,教学质量可能难以保障;专业分流办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分流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分流后的学生情绪和学习动力如何调节和保持等这些内在的影响因素应当引起思考和重视并加以破解。

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也是机遇。作为地方高校,应积极应对新一轮招生制度改革,结合自身定位和专业特色,以实施大类招生改革为契机,对大类招生改革进一步优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取得更好的效果,使得大类招生改革真正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人事分配制度、学生管理等一系列学校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大类分数线差值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关注
数字
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