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创新策略探讨

2019-07-16安璐

北方音乐 2019年6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新策略素质教育

安璐

【摘要】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在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中仍旧存在着音乐教学理论滞后、音乐教材建设不完善以及音乐教学方式单一化等问题,因此,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创新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在本文中,笔者重点探讨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创新的应用层面以及音乐课堂教育创新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新策略;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校教育中,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公共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修养和能力,也同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正在不断的规划与发展中,在此过程中,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创新策略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创新的应用层面

(一)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创新

在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中,音乐的聆听、欣赏、评论等教学内容的展开仍旧是围绕音乐教学目标而定,没有深层次挖掘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应该突破音乐课程的局限性,在音乐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寻找关联性,以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发展与思想素质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相关理论的创新、拓展和延伸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思索,如何在音乐教育发展中对高校学生进行核心素质教育,如何探索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领域,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只有音乐教育理论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够指导高校音乐实践的有效展开,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客观、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导。

(二)音樂教育中教材建设的创新

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在教材建设上普遍存在滞后性、不全面性,没有办法适应新时代高校的教育要求和心理需求,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中教材建设是一件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在音乐教材建设中,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首要需要遵守音乐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音乐教育内容和方式。同时,音乐教材建设需要遵循高校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出发,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生理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具有价值性的、适应性的音乐教材。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种新的音乐形式和种类应运而生,因此,音乐教材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能够根植于大众音乐生活进行音乐教材的补充、更新和创造。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由于许多学生并没有音乐学习基础,因此,音乐教材需要具有生动性、情境性的特点,让高校学生在轻松的、情景化的教材内容中更容易理解音乐理论,更适应音乐教育方式。音乐教育创新需要与民族音乐文化相互融合在一起。在音乐教育中,高校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西方的音乐教学理论,更需要从民族音乐形式出发,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从而树立音乐文化自觉和音乐文化自信。音乐教育理论是音乐教学实践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准备。各地高校对于本校音乐教材编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整体情况和学生情况进行音乐教材的研发、设计和发布,因地制宜地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创新活动。

(三)公共音乐教育的组织形式的创新

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应该具有更多的组织形式,而不仅仅是以教师为课堂核心。在公共音乐教育组织形式的创新中,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产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公共音乐教育也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不断探索音乐教育与音乐社团之间的融合,探索音乐教育与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融合,让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与潜移默化中加强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二、高校公共音乐课堂教育创新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互动式音乐教学策略的展开

在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沟通,更应该形成学生与教室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在系统化的教学沟通和互动中,可以塑造积极的、全面的音乐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氛围。对此,高校的音乐教师需要首先对高校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需求以及环境做出详细的分析,从行为学角度探究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和偏好,为后续的音乐课堂互动实践做好情况分析和方法铺垫;其次,在互动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地位,参与到学生之中,放松对课堂的管理权力,将自主讨论、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决策的权力留给学生,形成一种宽松自由的音乐教育和学习氛围,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种小组谈论活动、小组探究活动的展开应该与教师授课相互融合。学生也需要与整体的教学环境进行融合,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课堂中的多媒体环境、教学工具,在情景化的教学氛围中提升音乐学习的效率。

(二)利用音乐情境展开教学活动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育,更需要将具体的音乐情境融入到教学环境中。音乐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是社会中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的一种文化表现,在深层次中融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音乐会与聆听者和学习者之间产生共鸣,满足聆听者和学习者的情感诉求和心理需要。为了帮助学生提升音乐学习的效率,高校音乐教师需要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搭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感受和想象中,提升自身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音乐教育中情境教学法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与自身特点和课程内容相吻合的音乐场景,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联想中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音乐场景的搭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通过学生感官直接刺激,让学生能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音乐场景。对此,音乐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环境中的音乐展示以及视频展示功能,在试听化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到具体的音乐场景;另外一种是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场景的搭建。音乐源于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音乐的不同情感,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生活情景的回忆、联想,将生活实践纳入到课堂教学体系中,帮助学生将音乐内涵和素养联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改善课堂环境的不足,扩展音乐教育的运用边界。

(三)突破音乐教育的空间局限

尽管在高校中,公共音乐教育主要通过课堂形式来进行教学,但是在创新策略中,只有突破传统音乐教学的空间限制、联动整个高校环境,才能够实现音乐教育的闭环,产生良好的音乐教育效果。因此,音乐教育需要与高校的社团活动、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互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建无边界的音乐教育环境。首先,在高校音乐教育创新中应该重点关注音乐社团的建设、扶持和发展,在学生群体中拓展音乐社团的影响力。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对高校内部的音乐社团发展提供充分、专业的音乐教育资源,并在学生中加强宣传。除此之外,公共音乐教育也应该积极拓展自身的线上教育途径,通过高校自身的网课平台进行视频教育资源的发布,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空闲化的时间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结束语

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应该突破传统音乐教育的局限性,在音乐教育理论中融入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发展为最终教育目标。同时,在教材建设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高校环境、音乐教育客观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需求进行教材的创新化、时代化发展、更新和补充。在具体的教育措施中,音乐教师需要注重多元化课堂教学的探究,利用系统化的互动模式、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并不断地将音乐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和娱乐中。

参考文献

[1]杨慧娟.论学前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创新策略[J].艺术科技,2017(8).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创新策略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